第A3版:封面新闻
3上一版  下一版4  
PDF 版
· 涨不涨给个痛快话!
· 如果“僵尸”同时发作
那就是一场大地震!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2009 年 11 月 9 日 星期   重要律师声明
上一期  
 
下一篇4  
    论坛 博客 推荐  
涨不涨给个痛快话!
■有市民一周收到三次油价上涨短信
■国家发改委声音滞后再遭质疑

  “又一个乱猜的!”昨天,南京车主程先生又接到了朋友提醒他晚上油要涨价的短信,哭笑不得,随手就删了,“最近有哪次预测是准的?”

  确实,近几轮成品油调价的时间选择着实让人“捉摸不透”。一些网友发帖质疑发改委,“规定什么‘22个工作日调一次’,无非就是个摆设!”还有网友认为,对成品油价格这一公众高度关注的焦点,国家发改委应该对其调整与否及时作出表态,而不是每次总是滞后,“任你猜”!

  “今晚涨价”短信一周接到三次

  “今夜油价要涨!”“有时间去加满油!”最近几天,车主们没少接到诸如此类的短信。其中,较为集中的几次分别是10月29日、11月3日、11月5日,这三天都是人们根据国内成品油定价机制所确定的“22个工作日”这一调价周期“测算”出来的。因为这轮周期中间有一个国庆长假,所以在10月29日实际并没调价之后,又有了“剔除长假”的3日、5日两个新的时间窗口。

  “一周接到三次!”车主程先生一边把短信翻给记者看一边感叹,“一开始接到这样的短信还转一转,或在办公室跟同事相互提醒一下,现在都没感觉了,不知道哪次能‘蒙对’。以前可不是这样的,好几次都是下午说要涨,晚上就真涨了……”

  程先生所说的“以前”,主要是指年初新的定价机制刚实施后的几轮调整。对此,在中央路一家加油站工作的小张也颇有感受:“前几次夜里调价,一般我们这儿下午就排队了,都是接到短信或者听人说要涨价才过来加油的。现在这种情况好多了,问的人也少了。”

  “咋就不能给个痛快话”

  对车主来说,不涨价固然是好事,但这并不代表这轮调价取消,这根弦始终悬在人们头上。一些网友连呼“不能急了”,“咋就不能给个痛快话!”

  每次只要“22个工作日”这一调价窗口一到,油价调整与否就会成为社会各界共同关注的话题。今年以来,国内成品油价格共有7次调整。从这一频率当中不难看出,不能简单地下结论是“一月一调”。对此,国家发改委、中石化等都曾有过相应的解释,称油价调整还须综合考虑经济运行情况、石化企业经营状况、社会承受能力、国际油价变动趋势等各种因素,并不是22个工作日一到就非调不可。

  例如,这一轮调价的时间窗口之所以一再落空,有观点就认为与全年经济数据有关。中石化有关人士对快报记者称,这一轮油价调整的影响将直接传导至11月份、12月份的经济运行中,而对全年GDP实现8%的增长目标而言,这两个月的走势至关重要,2009年度能否完美收官在此一举。因此,也使得这一次调价所需要考虑的问题更多。

  公众对此显然并不买账。“‘22个工作日’的定价机制是国家发改委自己定的,既然有了制度就应该按制度执行,如果因相关情况不按期执行,也总得‘吱’一声,别让全国亿万同胞自个儿瞎琢磨……”大多数网友认为,成品油是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商品,主管部门应该保证其价格变动充分透明,不光是调价时发通知,对各种传言与猜测也应该及时发出权威的声音。

  遗憾的是,近几轮调价几乎都经历了“瞎琢磨”阶段。其中最受抨击的,要算9月2日那次涨价:从8月25日讨论涨还是不涨,直到8月29日才有消息传出,国家发改委称油价暂不上涨,最晚可能推到“十一”以后。不料刚过了两三天,调价通知就发出来了。面对质疑,发改委说“我们没说不涨价,是媒体自己说的”。闻此言,网友们唯有无奈:“反正通知都下了,谁去追究啊……”

  预计涨幅每升3毛钱左右

  至于这一轮涨还是不涨,“瞎猜测”仍在进行中。可以肯定的是,这次将是涨价而不是降价——因为国际油价此前持续上涨,且全国各地的成品油批发价格已经全部上调,汽柴油价格每吨涨了50-200元不等。

  其次,“22个工作日”的定价机制,是指当国际市场原油连续22个工作日的移动平均价格变化超过4%时,可相应调整国内汽、柴油价格。而连续22日内布伦特、辛塔、迪拜三地国际原油价格移动变化率已达到8.67%,远远超出了4%变化率的调价条件。

  同时,涨幅高低也已经能够大概测算出来。11月4日三地原油平均价格是77.55。对照上次调价时的三地油价的水平,业内预测本次成品油提价幅度在400元左右。也有不同看法认为要高于此幅度,主要是考虑到先前国内油价几次上调幅度未到位,本次提价幅度可能会超过500元。测算下来,93号汽油的涨幅在0.30元左右。上一次调价是9月30日,江苏93号汽油的价格从6.04元降至5.89元。而这次调价一旦确定,93号汽油价格将重回6元关口以上。

  中石化有关人士昨日对快报称,调价时间越来越逼近,“就算像国家发改委所说那样剔除了国庆长假,也已超出了调价周期,该涨了。”

  不过,国际原油的价格又发生了新的变数,11月6日纽约油价4天来首次下跌,收盘跌破了80美元。虽然这次调价涨势不可免,但会否因国际油价的变化而考虑控制涨幅,同样尚未可知。

  快报记者 郑春平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友情链接
 
现代快报版权所有 版权声明  | 投稿信箱 | 联系方式 | 网管信箱 | 广告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