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28版:成长金页
3上一版  
PDF 版
· 盘点09年就业,严峻与希望并存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2009 年 11 月 9 日 星期   重要律师声明
上一期  
 
    论坛 博客 推荐  
盘点09年就业,严峻与希望并存
  部分全国政协委员答记者问时指出:以往大学生就业比例36%左右,如果按照现在准备找工作的学生人数计算,大概只有300 多万学生能够找到工作,另外将近500万大学生面临着如何就业的问题。(人民网2009年3月7日)

  大学生“ 低工资时代”已经来临

  继大学生出现“800元最低工资”之后,近年又出现“零工资就业”。一些大学生四处求职碰壁,情急之下提出工作后半年或一年内不要工资。“大学生就业力调查”报告数据显示,目前“零工资就业”的人已占到采访者0.8%左右。

  “大学生就业难”催生的新名词

  “蚁族”——“大学毕业生低收入聚居群体”,与蚂蚁特点相似:高智、弱小、群居。“蚁族”已经成为继“农民工、下岗职工、农民”之后,第四大弱势群体。“蚁族”生活条件差、缺乏社会保障、思想情绪波动较大,挫折感、焦虑感等心理问题较为严重,且普遍不愿意与家人说明真实境况,与外界的交往主要靠互联网并以此宣泄情绪。

  “啃老族”——中国老龄科研中心公布数据显示:30﹪城市年轻人靠“啃老”过生活,65﹪家庭存在“啃老”问题。“啃老族”很可能成为影响未来家庭生活的“第一杀手”。“啃老族”无法就业的原因在于:绝大部分是独生子女,适应环境的能力较弱;在中等教育阶段,没得到专门的职业技能训练,在就业市场中没有优势。

  “大学生就业难”引发社会热议

  大学生就业问题一直是高校工作的重中之重。专家指出: “蚁族”现象在为大学生毕业后的状态敲响警钟:高校和有关教育部门在就业问题上不能只关注数字,更应该看到数字下面毕业生真实的生存状况和他们渴望教育体制改变的无力挣扎。

  2009年6月9日,中央电视台财经频道今日观察栏目报道的“84万高考生弃考现象”,引发对大学生就业压力和高考制度失修的热议。

  一边是受金融危机影响不断缩减的工作机会,一边是已经飙升到800多万的应届毕业生人数,严峻的就业形势让走出大学校门的年轻人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各地政府纷纷出台各项政策来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例如各地政府出台“鼓励大学生发挥自身优势自主创业”的政策、“帮助大学生转变就业观念,根据自身条件扎扎实实从基层做起”的措施、通过军队吸收13万名大学生、研究生扩招、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等。

  我们必须认识到,尽管政府部门出台相应政策,帮助大学生就业,但在市场经济的大趋势下,这些措施只能起到部分缓解作用,并不能真正改善大学教育与企业用人需求严重脱节的“结构化问题”。

  软件行业:高薪难觅紧缺人才

  中国信息技术人才培养高峰论坛指出:很多地方都出现了信息化人才短缺的现象,主要是缺乏“四类IT人才”:信息技术的研究和开发专业人才、信息技术的应用人才、信息化管理人才和信息化普及教育人才。未来5年我国信息化人才需求可达1500万到2000万人,软件学院的毕业生就业率仍是100%。据统计,中国IT业目前对软件人才的需求每年至少在40万人以上,主要缺乏高精尖人才与低层实战型人才。

  2009年7月29日,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IT业的平均工资为27730元(月平均4600元),仅次于金融业。

  2008年初,Google中国总裁李开复就放话:只要有合适的软件人才,有多少要多少!

  用人单位“渴求”何种软件人才

  经广泛深入调研用人单位的软件人才需求,发现较常见的仅要求“技术技能、职业素质、项目经验”的说法存在一定的缺陷。因为,技能合格仅是对专业人员的基本要求,融入团队的专业人员才是有价值的员工,用人单位真正渴求的是“技能合格、融入团队、追求卓越”的专业人才。

  用人单位聘用技能合格的专业人员:技能合格是专业人员的基本做事要求,包括系统知识结构、熟练技术技能和一定项目经验。系统知识结构使专业人员能够达到不同岗位、不同项目的需要,从而胜任更多的工作任务;熟练技术技能使专业人员满足用人单位快速识别员工能力、降低在岗培训成本的愿望;一定项目经验使专业人员按质、按量、按时完成自己负责的项目环节,从而不拖整个工程项目进度的后腿。

  用人单位欢迎融入团队的职业人员:融入团队是职业人员的基本做人要求,包括认同价值、行为主动和处世技巧。认同价值使职业人员能够做到与企业同理同心、融入企业文化、遵守企业规章制度;行为主动使职业人员能够做到追求工作实效、主动帮助同伴、及时回报同伴;处世技巧使职业人员能够做到识别同伴性格,并因人而异采用适当的交际方法。

  用人单位渴求追求卓越的成功人才:追求卓越是成功人才的必备素质,包括自驱力强、张扬个性和习惯卓越。自驱力强使成功人才能够做到拒绝平庸状态、勇于追求权利、获得他人尊重;张扬个性使成功人才能够做到敢为人先、勇担责任、不计小失;习惯卓越使成功人才能够做到追求完美、善提建议,并不断积累成功经验。

  专家支招:如何快速成为软件人才

  正如某软件企业技术总监所言:优良的工作环境、丰厚的薪资待遇,使得大量向往IT的有志青年趋之若鹜,软件行业并不绝对要求高学历,而是注重实战,对于喜欢计算机的青年人来说,可谓是放飞梦想的理想舞台……

  专家指出:虽然我国每年培养出大量的IT人才,但培养出来的学员并非全部符合用人单位的需要,IT人才的缺口仍然非常大。选择符合企业用人要求的职业课程,才能成为用人单位所渴求的软件人才!

  进步,痛并快乐着

  职业教育者必须深刻认识到:教育的竞争归根结底是教学质量的竞争,赢得竞争的关键则在于“理念”、“方法”和“就业”全面与众不同! 但提升教学质量绝非易事!需要施教者勇于自省、敢于创新、调动资源和不惧投入,可谓是一个痛苦、复杂的过程,个中艰辛,我们深有体会。

  仅以一事为例。坦率地说,2009年上半年,青大智全公司旗下的17家中心,个别中心个别学员就业状态不令人满意:两次面试未被录用;毕业三个月还未上岗;就业薪酬较低。就业专员上报的工作总结将以上现象归结为:金融危机的影响;大学毕业生的就业率也不过36%;个别学员入学时个人条件太差;个别学员面试时过于紧张。应该说都是事实,且有一定道理。但是,青大智全管理团队不服所谓的道理。8月下旬,要求所辖中心必须:严查教学过程、辅导活动、就业管理是否存在瑕疵;深入调研所有合作用人单位对学员的评价,包括面试评价、试用期评价、转正评价、晋升评价;撰写详尽的《教学自查暨就业调研报告》。9月初调所有中心校长回京研讨,从而在用人单位人才标准上有了深入、统一的认识。整理成文后,再反馈至用人单位征求意见,获得用人单位领导一致首肯。

  毋庸置疑,学员的就业率和就业质量才是衡量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唯一标准!只要学员就业好,我们再辛苦也是快乐的!

收藏 打印 推荐    
 
友情链接
 
现代快报版权所有 版权声明  | 投稿信箱 | 联系方式 | 网管信箱 | 广告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