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4版:民事
3上一版  下一版4  
PDF 版
· 老小区“十大怪” 鸡狗贼 一块来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2009 年 11 月 9 日 星期   重要律师声明
上一期  下一期  
 
3上一篇  
    论坛 博客 推荐  
老小区“十大怪” 鸡狗贼 一块来
网帖揭批南京老小区种种“怪象”,快报记者实地调查,发现市民早 已见怪不怪
  近日,有网友在都市圈圈网论坛上发了一篇帖子,列举了南京老小区的“十大怪”:鸡鸣、狗吠、破墙开店、治安差、践踏绿地、牛皮癣、下水道堵塞、敲锣打鼓收破烂、垃圾扔桶外、环境嘈杂等。帖子图文并茂,生动地还原了老小区的市井百态,辛辣地展示了老小区在管理上的滞后,可谓是原汁原味。帖子一出,立即在网上引起了强烈共鸣。很多网友跟帖留言,大呼自己是“深有同感”。

  这几天,快报记者调查了南京多处老小区,发现这十大怪不同程度地存在。

  快报记者 孙玉春 赵守诚 是钟寅 实习生 马薇薇 文/摄

  居民对门口的“牛皮癣”见怪不怪

  十大怪

  之一

  鸡打鸣

  地点:雨花新村、能仁里

  11月6日,记者来到雨花新村小区。在小区一楼一户人家的门口,坐着两位八旬老人,该住户门口有个院子,前面还有个类似于花圃的地方,只不过种的是葡萄、丝瓜之类的,在其间就有四五只鸡在玩耍,都是黑色的,有大有小。

  问起鸡的事情,老太太说,这是儿子喜欢养的,儿子不在家,他们就帮着照看照看,“养鸡也不是为了下蛋,纯粹是乐趣,以前他喜欢养鸟,现在喜欢养鸡了。”

  老太太说,这几只鸡可不是从市场上买的,都是自家一只老母鸡孵出来的,如今老母鸡一大家子已经有六口子,其中光公鸡就有三只,而且还学会了大清早打鸣。“我早晨也不管这些了,反正能睡得着就睡,睡不着就起来。”老太太称。

  当天下午,记者在能仁里看到,小区十多位老人坐在院里晒太阳。提起小区养鸡,老人们气愤地说,后面一户人家,将房子出租给人养鸡,整天叽叽喳喳,臭不可闻。可这小区没有物管,跟民警反映也没用,居委会也不过问。

  一位老人领记者来到养鸡屋,原来是邻近雨花新村一楼的一户人家,只见院内放着一个半人高的铁丝笼子,里面养着十几只鸡。养鸡的中年女子称,主要是在这儿卖鸡,她在郊区有养鸡场。刚说了几句,院内传出汪汪的狗叫声,一声接一声,从能仁里小区出来的几个放学孩子吓得赶紧躲在一旁。居民们诉苦,一楼这家承租户卖鸡养狗,可坑苦了楼上的居民。叽喳吵闹不说,还污染了空气,特别是夏天,引来许多苍蝇蚊子,从来没有清静过。

  十大怪

  之二

  狗乱吠

  地点:五所村、中央路、南湖

  小狗睡在马路中央

  11月7日下午,记者来到下关五所村小区,小区内有2000多户,记者向几位住户了解养狗的情况,“你算是找对人了,我们都不养狗,但这里的狗太多了!”一位老大爷说,小区里面很多人都养狗,狗整天乱窜,冷不丁就会从花丛里面跑出来,吓人一大跳,都是邻居,碰到这种事还不好发作。

  “养狗是自己的兴趣,可是不应该让大家承担这个结果,”另一位老大妈说,她家楼上就有好几家养狗的,夜间经常被狗吵得睡不着不说,白天出了门,总是能看到随处乱拉的狗粪和狗尿。

  “现在狗还不算多,到了晚上六七点钟,那才是最热闹的时候。”老大妈指着地上还有两摊狗的尿迹未干说,“养狗的人,都是把狗带出来解决大小便,这不是污染环境吗,全指望着环卫工清扫了!”

  对于这个问题,记者发现,大家都是碍于情面,即使社区或者物管,也没有好的解决办法。

  “这是个社会现象,以前说是有钱人家养狗,现在是什么人随便都养个狗,有些狗搞得脏兮兮的,也在小区里乱跑。”据居民称,现在是很多年纪大的人养狗打发无聊,寻找慰藉,年轻人也有部分养狗的,还要想方设法给狗打扮得花枝招展的,穿衣戴帽还有小靴子。

  而记者在鼓楼中央路一小区采访时,听居民说起了一件因狗引发邻里矛盾的事情:小区住在顶楼的两户邻居,一家是两位老人,老太太心脏不好;另一家则养了条虽然不大却很凶狠的狗。有次老人从外面回来,小狗突然在门里面狂吠,老人身体随即就感到不适,最后住院医治无效死亡。这位老人的女儿为此多次向110、社区反映此事,但是却无法解决这个问题,狗主人根本不配合。最后,这家人干脆卖了房了事。

  前晚,记者在南湖小区步行半个小时,前后一共看到37位遛狗的市民,其中仅有8个人是用链子牵着狗,大多数人都是让狗自由地溜达,家住沿河村的居民徐小姐提起“狗患”就气不打一处来,她原本还是挺喜欢小动物的,可前不久她被一只小贵宾犬给咬了。“那只狗在我身边又是嗅,又是吠,我就用脚赶开它,哪知道小家伙对着我小腿肚就是一口。”那天,徐小姐正好穿着裙子,小腿当场就给咬出血,她不得不去医院打了狂犬疫苗。

  徐小姐在下夜班的时候观察到,深夜11点左右,南湖一带甚至还经常能看到带着大型犬出来逛的居民。“狼狗、大型猎犬、雪橇犬,什么都有,按理说,这些狗都不让在城里养的。”

  十大怪

  之三

  贼惦记

  地点:大桥南路、能仁里

  小区治安的好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管理,对于老小区来说,基本都是单位房改房,如今有了产权,单位不再过问,人人自扫门前雪,既无业主委员会,也不需要交物管费,自然就谈不上物业管理。

  昨天下午,记者来到大桥南路36号,这里有四栋五到六层的居民楼,据老住户王先生称,他们的房产原来是一家建设公司的,后来产权归了各人。说起治安,他表示,“不行啊,我家就被偷了两次了。”他家就住在一楼,曾经被贼光顾过,“估计是夜里被偷的。第二天早上发现儿子的笔记本电脑不见了。后来又被偷了一辆自行车。”

  不光是王先生家,邻居家也多次失窃,他说,去年有一次,大白天的几个老太太在楼道门口聊天,看到几个学生模样的人走进去,过了一会儿又大摇大摆地走出来。后来就听说五楼的一家失窃了,丢了不少钱。最后小偷是抓到了,但是钱已经被挥霍掉了。

  “失窃的事情,各个老小区基本都有,不过要是最近进行过老小区出新的,有公共物管的,一般都会好得多。”一位居民说,要是没有物管,那么居民只有自己想法自保了。

  能仁里是个开放式小区,没有物管,也没有围墙和门卫,有多个通道可以自由进出。这让居民进出很便捷,也为小偷打开了方便之门。

  尤其是住宅楼外墙的煤气管道,中间用不少钢钉固定在墙上,小偷就以此为踏板,翻窗进室,猖狂行窃,3楼一户人家就曾在夜里被贼光顾过,拎走了一台手提电脑。

  在老小区轻易得手尝到甜头,小偷越来越胆大。前不久,能仁里一位居民下班回家,掏出钥匙却怎么也打不开门,原来门被从里面反锁了。他以为父亲在家,可敲了没人应。打电话才得知父亲在外面,家里没人。这位居民只得撬开门,结果发现小偷光顾过了,行窃时听见敲门声,才跳窗跑了。这个贼后来在鼓楼作案时落网,被警察押到能仁里指认现场。

  十大怪

  之四

  车乱停

  地点:西石坝街、爱达花园

  自行车、电动车容易失窃,汽车停在小区里面倒是轻易没人偷得走,可是汽车乱停,也成为那些无车居民心烦的事。

  前天,记者在西石坝街27号原省政协职工居民小区内,就看到了不和谐的一幕:一辆越野车停到了居民楼后面的树池里面,汽车上面就是香樟树,车身已经紧贴着树身。一楼住户蒋奶奶说,这辆汽车停在这里已经10多天了,也不知道是哪位邻居停的。“这样停法,肯定对树有伤害,但是我们也管不着啊!”

  蒋奶奶说,西石坝街小区在夫子庙地区,闹中取静,是个养老的好地方。可是小区人虽不多,车却不少,加上小区面积不大,只有一条道路进出,车子停不下来,经常会停到中间的马路上,影响其他车进出。“有些则是你把汽车停在自家门口,一辆后来的车就堵着你的车尾停靠,叫你出不去。”蒋奶奶说,为此,邻居间没少吵过,但是矛盾依旧。

  在应天西路上的爱达花园小区,记者发现停在小区内的私家车很多,但小区内没有足够规模的停车场,大量汽车只能停在小区的公共过道上,甚至就在“消防通道 禁止停车”的告示牌前,还停着一辆面包车。停车难的问题,逼得居民只能打起绿地的主意。

  在紫藤园的楼前草地,不少已经被车辆轧得枯黄,甚至草地露出光秃秃的泥土。居民李奶奶看得很心疼,“你想想,汽车发动的时候,轮子下面有多大的摩擦力啊!这么薄的一层草坪,碾个几次,什么都不剩了。”

  记者注意到,即便是在绿地上停车,居民们也有不同的方式。有的居民只把一侧车轮轧上绿地,另一侧车轮还是留在普通的水泥通道上,尽量少破坏绿地,又不影响通道的通行。可还有一部分人,则干脆仗着自己车子越野性能好,车完全开到草地上停放,车轮下有一道深深的车辙,显然车主已经对此习以为常。

  十大怪

  之五

  店破墙

  地点:瞻园路、雨花新村、西石坝街

  近水楼台先得月,小区居民破墙开店在老小区可谓屡见不鲜,按照大家的想法,有赚钱的机会,为什么不干呢?居民破墙开店,往往是看别人家这样做了,跟风现象十分明显。

  记者前天来到雨花新村,在共青团路小学门口,记者看到有好几家居民破墙开店,做学生的生意,对于这种现象,当地居民早已见怪不怪。

  在秦淮区瞻园路附近,记者曾调解过一起破墙开店引发的纠纷。一家住户买了套邻巷口的房子,拿到房子之后就张罗着在卧室墙上开了个门,里面的床、家具全部清出去,城管上门封了一次门,他还是顽强地把门再次打开。可是即使这样,他家门口还有个出摊的,是隔壁居民楼的邻居,在他家门口卖面点,搞得他做不了生意。为此两家吵得一塌糊涂,最终对方没有让步,他的店也没有开成。

  同样是在西石坝街27号小区,日前也因为破墙开店而发生过纠纷。

  11月5日,夫子庙街道在该小区外面修建景观围墙,前面的都砌好了,最后不到三十米的一段围墙,却碰到了一户破墙开店的,眼看施工队要封他家的门,居民出面阻止,双方发生冲突。最后是出动大批城管和民警,又进行说服教育,才得以继续施工。而围墙一砌好,这户居民的生意也就泡汤了。据施工队负责人介绍,因为这家,他们的围墙从去年砌好前面的后就停工等待,现在才真正解决。

  十大怪

  之六

  牛皮癣

  地点:丁官营、王府大街

  在长白街丁官营小区,不仅临街围墙公告栏贴满牛皮癣小广告,连居民楼外墙、楼道间都被小广告占领了。包括赌圣牌技、办证刻章、计算机家教、陪读托管、开锁换锁、钻墙孔、家政服务、男科门诊、性病不孕等等,乱七八糟,大煞风景。

  “这些贴牛皮癣的人也太‘敬业’了,才出新没几天,又来贴了,小区的楼道全给糟蹋了。”市民王先生看着自家楼道墙壁上又被小广告占据,苦笑不已。他住在白下区王府大街的一个小区里,他过去每天回家,只要进了楼道满眼就是小广告,贴了一层又一层,别提心里有多堵。

  几个月前,他所在的小区完成出新,不仅楼体外墙被重新粉刷,就连楼道里也重新刷过涂料,当时工人从墙壁上铲下厚厚一层小广告。王先生看着洁白的墙壁,终于心里感到舒坦了。

  可惜这份喜悦没有维持多久,几天之后,他在楼道洁白的墙壁上又看到了“牛皮癣”。此后,贴小广告的人仿佛是打起了“抢滩登陆战”,每天墙上又会多出几个,而且都还集中在最显眼的地方。

  有居民将此情况反映给了相关部门,后来工人再次来粉刷墙壁,可效果却没有上一次理想。稀薄的涂料根本遮掩不住五颜六色的小广告,广告上所写的“疏通下水道”、“办证”等字样清清楚楚,就连号码也能一字不落地看见。有的小广告还升级换代,打起了“便民服务”的招牌,把制作相对精致的广告,贴在了小区门口的屋檐上,进进出出的居民,天天要从下面经过。

  十大怪

  之七

  下水堵

  地点:秦虹小区、中山东路小区

  在秦虹小区,居民们经常为家里闹“水灾”犯愁。特别是周末,楼上楼下用水高峰,细细的下水道不堪重负,就要罢工。污水排不出去,一层层上溢,连住在3楼的人家都常常污水漫脚,家里臭不可闻。

  小区居委会一位工作人员对此深有感触,她原来在2楼有套房子,经常下水道堵塞,水流不出去,楼上几户人家的污水全灌进她家里,排涝抗洪成了家常便饭。脏水排出去后,家里还弥漫着一股臭味,“我实在受不了了,就把房子卖了,在雨花台区买了套新房,新小区下水管道粗,就没这毛病了。”

  秦虹小区当初是作为安居房开发的,下水管口径太小,十多年来,居民饱受淹水之苦。有的人家装上防溢装置,污水只能排出,不能倒灌,这样逼着污水更上一层楼,倒灌到上面楼层的人家。有的住户干脆堵死自家下水管,单独接上新管道,从外墙直接通到一楼的下水管道。

  中山东路小区是20多年前开发的老小区,排水管太细让居民苦不堪言。为此,楼上很多人家都在水池下面安装新管子,在墙上打洞,接出的排水管从外墙直接通向一楼的下水道。

  十大怪

  之八

  破烂王

  地点:能仁里、中山东路小区、五所村

  记者在能仁里小区了解到,有5辆三轮车常年盘踞在能仁里小区,每天晃来荡去收破烂。对这几个三轮车主,居民们都已是熟面孔。其中一位专门收购旧手套、旧衣服,每天大呼小叫的,十分烦人,也没人管。

  时常一大早,中山东路小区都响起嘶哑的吆喝声,“收破烂哟,收破烂哟,有酒瓶旧报纸卖吗——”一些民工推着三轮车,在居民楼间转来转去,高声呼喊。伴随着吆喝,有时还敲着铃铛。有时,居民们睡得正香,被这些一声高一声低的喊叫声吵醒,不胜烦躁。

  收垃圾者有时还会“顺手牵羊”。“收废品喽!”五所村小区内传来冗长的喊叫声,记者看到一名四十岁左右的女子骑着小三轮慢悠悠地穿梭于各栋楼间。当她骑到一辆垃圾车旁时突然停下,朝四周瞅了瞅后突然伸手提走了上面的一个纸盒。

  十大怪

  之九

  垃圾堆

  地点:丁家桥平安里

  昨天,记者走访城区多个小区,发现环卫工人对乱扔垃圾怨言最多。有很多地方,垃圾桶的周边地块有大片黑色的污渍,正是垃圾长期乱扔的结果。

  在丁家桥平安里52号车棚旁边的一个角落里,记者看到一个环卫部门设置的垃圾桶,但是令人遗憾的是,好多袋生活垃圾就是被扔到了垃圾桶外面,堆放在那里散发出臭气。

  随即记者来到平安里54号,一句更加雷人的标语出现在眼前,“垃圾放此不是人!”标语是写在居民楼对面的墙上的,正对着居民楼。记者随即向一位居民了解情况,他称,这里以前经常有人下楼就顺手丢垃圾,每每臭气熏天,这个现象持续了好长时间,后来不知哪位高人写了这个标语,结果还真有效,之后就很少有人在这里乱扔垃圾了。

  这位居民称,他们这幢居民楼附近确实没有垃圾桶,但是在隔壁,也就是二三十米的地方,设置有好几处垃圾桶。其实大家只要稍稍勤快一点,负责一点,把垃圾送到垃圾桶扔了也就完了,有些人偏偏做不到,还要逼得人出此下策!”他摇着头说。

  十大怪

  之十

  半夜吵

  地点:游府新村、平安里

  游府新村小区东侧居民楼一楼是门面房,有一家做烧鸡公生意,饭店门口铁丝笼里养了十多只大公鸡。这饭店时常营业到凌晨,居民们深更半夜被咯咯咯——鸡的惨叫声吵醒。原来,夜里有食客来吃鸡,伙计现场宰杀,公鸡凄惨的叫声划破宁静的夜幕,吵得小区不得安宁。

  在平安里,同样也是这种情况,外面马台街上多家烧鸡公生意火爆,每到晚上,推杯换盏,吆五喝六的声音,总是能传到居民的耳朵里,让人求静而不得。“一楼的住户是好了,房子高价租出去,人也搬走了,我们就惨了!”住在楼上的一位住户称,烧鸡公的后场就设在小区里面,宰杀鸡时的惨叫声本身就令人心烦,卫生问题也不好。

  ■编后                                                                    

  老小区的怪是因为政府管理缺失

  很多人将老小区的种种怪象归咎于居民素质的参差不齐,认为居民们既是始作俑者,也是受害者,其生活在自己创造的恶劣环境中多少有点咎由自取的意味。持这样观点的人大有人在,但毫无疑问,这是种谬误。没有人愿意生活在垃圾成堆,鸡狗齐鸣的环境之中,政府管理的缺失,才是这一切背后真正的原因。

  老小区因为没有完善的物管,但并不意味着政府的基层组织可以置身事外;养鸡养狗的规定政府早就出台,但真正出面管的时候只出现在阶段性的突击检查中,并无常态、长效的管理机制……可以说,城市居民的大部分日常行为,都有规范。无论是上述的鸡狗管理、还是小区停车、破墙开店,关键在于政府部门的着力点,如果能拿出景观道路整治的决心来,老小区的这些个怪,必将成为历史。

3上一篇  
收藏 打印 推荐    
 
友情链接
 
现代快报版权所有 版权声明  | 投稿信箱 | 联系方式 | 网管信箱 | 广告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