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C5版:生活无锡
3上一版  下一版4  
PDF 版
· 无锡轨道交通1号线明天开建
· 放心早点吃出螺丝钉?
· 荡口古镇明年年底前典雅亮相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2009 年 11 月 6 日 星期   重要律师声明
上一期  
 
3上一篇  
    论坛 博客 推荐  
保护性修复10个大工程,原住民回迁保留原生态
荡口古镇明年年底前典雅亮相
  西接新区鸿山,东接苏州的无锡江南古镇荡口,到了明年年底就能以一个独具江南水乡浓郁文化特色的古典姿态与世人见面。《生活无锡》昨日从无锡市锡山区荡口古镇保护性修复部门获悉,作为无锡市重点建设的五个历史文化街区(古镇)之一,荡口古镇正在紧张地实施古建保护、临建拆除等工作。整个保护性修复工程结束后,世代居住于此的原住民,也极有可能会回迁,以保持整个古镇的原生态文化。

  荡口古镇历经千年风雨

  据考证,荡口古镇始建于汉朝,形成于晋朝,目前属于无锡市锡山区鹅湖镇境内的该古镇,有8000亩水面的鹅湖、近1000亩水面的南青荡,还有苏舍荡、白米荡、嘉陵荡等,是典型的江南水乡。沿着北仓河两岸,至今仍基本保留着原始风貌的明清古建筑群、植福寺古戏楼、三公祠、圆通寺、甘露寺、老义庄、华蘅芳故居等,让多次前来考察的知名文物保护专家阮仪三直呼这里是保存完好的“无锡后花园”。

  明清及至近代以来,世居于此的华氏家族为当地遗留了丰富的物质文化遗产。据县志记载,单明清两代,无锡华氏就出了37名进士。明代首创铜活字印刷的华燧,近代科学家华蘅芳、华世芳兄弟,第一个用工尺符号记录大量琵琶曲谱、琵琶古曲《十面埋伏》曲谱的编写者、清末民族音乐演奏家华秋苹,首创乱针绣法的民间刺绣艺术家华图珊,均祖籍于此。近代以来,这里更是群星涌现,《歌唱祖国》的作者、作曲家王莘,著名漫画家华君武,均为本地人;国学大师钱穆、钱伟长叔侄曾启蒙于此;中科院院士钱临照、钱临希兄弟,著名音乐家刘天华,著名教育家顾毓秀等也曾在此地教育桑梓。

  保护性修复10项大工程

  2008年,荡口古镇作为无锡市重点建设的五个历史文化街区(古镇)之一,开始全面保护性修复工作。据了解,整个保护性修复工程包括北仓河沿岸古街工程、华氏始迁祖祠修复工程、囊义庄修复工程、华蘅芳、华世芳故居修复扩建等10大工程,重点放在保护荡口古镇整体空间格局和历史风貌,保护荡口古镇内真实而丰富的历史文化遗存,保持荡口古镇的原真性等方面,以使其再现江南水乡古镇的风韵。

  据了解,整个荡口古镇的保护性修复围绕义庄文化、名人文化等展开,预计到明年10月,将基本完成荡口古镇核心区的修复建设,以及申报中国历史文化名镇的工作。核心区28公顷范围,北仓河一河两街及主要文保点也将于明年年底前以典雅的姿态亮相于世人面前。

  原住民回迁保留原生态

  荡口古镇的核心区域在于北仓河两岸,在这条东西走向,河路并行的狭长地带中,有6处省市两级文保单位、20多处明清历史建筑,以及与街区风貌有密切关系的民居、义庄、古井、古树。目前荡口古镇保护性修复部门正在做的工作就是保住这些古建筑。

  昨日在荡口古镇,这里原本鳞次栉比、新旧叠加的鸽子笼建筑已经基本被清除干净,随处可见的砖瓦砾堆中,一幢幢看起来有明清风味的古建筑大多用围网、脚手架搭了起来。古镇保护部门的工作人员说,这些围起来的建筑都是明确将保留下来的,他们会在保持原汁原味的基础上邀请有资质的古建修复队伍进行修缮,这个花费要比拆除重建大四倍,但为了保持古典韵味,他们将不惜一切代价。据了解,根据规划,除华蘅芳、华世芳故居,华氏老义庄,华君武旧居、王莘故居、北仓河两岸石驳岸码头和义盛桥、花颜桥、卖鸡桥等明清旧宅、桥梁将受到重点保护外,街区内一些被专家认为有历史有年代的古建筑也将保留,即使它并不是文物保护单位,此外“一街一河”“有河无街”和“前街后河”的空间格局也将得以保留,且历史建筑必须维持现高,一般建筑也有高度限制。

  尤其让人高兴的是,尽管目前在保护性修复工程中搬迁了一批原本居住于此的居民,但根据未来规划,整个荡口古镇将主打“文化”和“生态”,恢复原本北仓河两岸浓郁的商业、文化氛围,集中展示推广当地糯米年糕等特色名小吃和绷绣、江南丝竹、丝弦宣卷、评弹等传统文化,所以现在搬迁走的原住民,只要有回迁的意愿,都可以提前登记。将来等整个保护性修复工程结束,这些原住民很有希望通过各种方式回迁。金辰 陈超

3上一篇  
收藏 打印 推荐    
 
友情链接
 
现代快报版权所有 版权声明  | 投稿信箱 | 联系方式 | 网管信箱 | 广告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