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4版:封面新闻
3上一版  下一版4  
PDF 版
· 酒后口角酿血案
高淳一副镇长被同事捅死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2009 年 11 月 5 日 星期   重要律师声明
上一期  
 
    论坛 博客 推荐  
酒后口角酿血案高淳一副镇长被同事捅死
  杀人后,犯罪嫌疑人没有逃走,只是称“我不是故意杀他的”

  要不是南京三山花园城502室的门口贴着警方的封条和告示,谁也不会想到,昨天凌晨这里发生了一起命案。命案中遇害的是高淳县砖墙镇一名副镇长,而用刀捅死他的,则是该镇财经所的一名工作人员,也是他多年的同事和曾经的部下。目前,南京警方正在进一步调查此事。■快报记者 是钟寅 李绍富 田雪亭

  发生命案的房间已被警方贴上封条 快报记者 是钟寅 摄

  现场

  502室已被贴上封条

  凶杀案发生在南京秦淮区三山花园城小区某楼栋五楼。这个小区是扬子石化集团职工的宿舍,大多数居民都是集团职工。居民们既是同事,又是邻居。记者昨天赶到现场时,发生命案的消息已经在三山花园城小区里不胫而走。“喏,就是那边杀了人!刚才好几辆警车停在楼下。”在居民的指引下,记者来到了案发的居民楼。这幢楼是一幢小高层,在502室命案现场的门口,深红色的防盗门紧锁,门口干干净净,没有任何血迹和脚印。若不是门上贴着两张秦淮公安分局的封条,谁都看不出这户公寓里发生过血案。

  门上还贴着一则通知:“本房间发生重大刑事案件,现本房间予以封存。未得到允许,擅自进入本房间,需承担法律责任。”落款和盖章是“秦淮公安分局双塘派出所”。由于案发的房屋无法通过窗户看到室内,记者只能试图通过门上的猫眼往里看,可惜无法看清。记者敲了敲门,里面无人应声。

  目击

  犯罪嫌疑人没逃走

  记者按响了对面503室住户的门铃,屋里出来了一位穿着浴袍的中年男士,他告诉记者,自己常年在外出差,在家住的时间不多,所以邻居的情况他并不清楚。“对面在几个月前搞过一次装修,后来换了人住,住进来的人可能是租户。”昨天,503室的房主在家休息,恰巧遇上命案发生。他想了想说:“大概是凌晨3点,我听到有沉重的脚步声,估计是有人上楼了。”他回忆说,当时门“砰”的一声关起,但并未听到激烈的打斗声,过了一会,他又听到一声闷响,似乎是有重物落到地上的声音。

  没多久,楼下就响起警车的警笛声。503室房主伸头一看窗户下,警灯闪烁,接着又听到大批人员“啪啪啪”上楼的脚步声。“我看外面人太多,就没开门,趴在防盗门上从猫眼里往外看,那时候门口堵满了警察,502室屋子里面有个三十岁左右的中年男人,惊慌地喊着,‘他喝酒打我,我不是故意要杀他的。’”据他回忆,当时嫌疑人并没有逃离现场,而是坐等警方过来。当警方到场后,嫌疑人情绪很不稳定,哭着说是自己先挨了对方打,不是故意要杀人的。

  由于楼道里没灯,光线昏暗,目击者没有看清嫌疑人的穿着和外貌,但他听出,嫌疑人的口音不像是南京本地口音。几分钟后,120救护车也赶到现场,将满身是血的一名中年男子抬出下楼,送上救护车前往医院。目击者称,直至天亮,警方才在现场完成调查取证,并把嫌疑人带上警车。他事后猜想,关门后不久房里传出的一声闷响,很可能是有人中刀倒地的声音。

  居民

  担心小区治安状况

  随后,记者下楼走访了几位正在院子里聊天的居民。据了解,嫌疑人和被害人都是高淳人,在镇政府在南京的一个办事处工作,负责招商引资。过去,这个房间除了住人,还有来搞报销之类的事情,一直有人进进出出。居民们听到的传言是,“昨天凌晨,两个人酒喝多了,回出租房后发生争执,结果就把人给捅死了”。但小区里还有一种传言,说其实当时人没有被直接捅死,当时送到了医院,现在也是生死未卜。

  小区保安的说法与居民的传言相似,一名保安告诉记者,自己凌晨来接班的时候,发现小区大门敞开,走进去才看到有四辆警车停在楼下,十几名警察在居民楼里进进出出。他向同事一打听才知道,原来是5楼发生了凶杀案。

  记者从小区物业了解到,这里出租户不少,管理难度较大,目前暂无相应的登记备案,出现这样的案件,物业也不清楚被害人的身份。小区居民对这里的治安状况也有意见,就在去年年底,这个小区也曾出现过一次伤人事件,一个在小区里租房的小伙子因为情感纠纷情绪失控,竟在小区里连续捅伤两位老人,然后试图跳楼自杀,幸亏警方及时处理,才没闹出人命。事后,有居民提议,小区物管最好能把租住户的信息进行登记,避免再发生恶性案件,可至今这个提议仍没有实现。

  警方

  酒后言语不合酿血案

  昨天下午,记者从警方了解到,凌晨3点20分,秦淮公安分局接到市民打110报警,三山花园城小区一对小夫妻打架,有人受伤。接报后,双塘派出所民警迅速赶到现场,发现情况和报警内容并不相同,一名中年男子斜躺在客厅地上,左腹部被人捅伤,血流不止,而他身边蹲着的也是一名中年男子。民警立即配合120医护人员进行抢救,并迅速控制了在场的犯罪嫌疑人。

  经初步调查,受害男子姓葛,现年40岁,高淳县淳溪镇人,与另外三名同乡暂住在事发的出租屋。前天晚上,葛某与三名同乡叫来朋友,一起到暂住地附近的饭店喝酒小聚。酒后兴起,众人离开饭店后,又相约到娱乐场所K歌。一直到次日凌晨3点多,大家才醉醺醺地返回住处。因酒后言语不合,同乡陈某与葛某发生口角并扭打在一起,后来陈某失去理智,竟持刀捅向葛某腹部,导致葛某动脉破裂,经抢救无效死亡。据调查,陈某今年39岁,是南京市高淳县砖墙镇人,与受害人是同事关系。

  记者调查

  两人相识多年,是老同事

  记者了解到,葛某和陈某相识多年,两人均在多年前在高淳县城买房居住,同时两人曾多年在一个单位工作。葛某是砖墙镇的副镇长,而陈某则是砖墙镇财经所的一名工作人员。

  昨天下午,记者来到高淳县砖墙镇,了解葛某和陈某的情况。葛某遇害的消息早已在政府内部和当地传开了,镇政府大院内,不少人都在议论此事,街头巷尾,不少人也在议论葛副镇长遇害一事。在砖墙镇政府政务公开的告示栏上写着,葛寿云,建筑副镇长,主要分管建筑、劳务、科技、环保和安全生产,并协助分管工业和招商引资,还负责二次改水工程。而陈某的职责一栏中,标明是负责审计和税务。

  “你们记者肯定是来了解我们镇政府葛副镇长的事,我们一大早就听说了,这个消息到底是不是真的啊?听说我们镇上的葛副镇长在南京被捅死了,而且是财经所的一名工作人员捅的。”在镇政府大院附近做生意的一名大妈听说记者前来,立即上前打探消息。

  “出事的葛副镇长我太熟悉了,前几天我们还在一起吃饭,没想到出了这样的事。”在砖墙镇集镇上,一名不肯透露姓名的中年男子称,陈某跟葛某以及葛某的妻子关系都还算好。

  据砖墙镇政府一名工作人员透露,昨天一大早,镇政府的领导就接到南京警方的通知,说是葛副镇长出事了。“本来我们镇一家企业的工厂要开工,葛副镇长是分管建筑方面的,我就打电话向他汇报,可电话没打通,后来我打电话给镇里的另外一个领导,他说葛副镇长在南京出事了,镇领导都去南京了。”这名工作人员称,具体出什么事,怎么出的事,到现在他们也不清楚,只知道葛副镇长遇害了。至于凶手是谁,他们还没听说。当得知凶手是该镇财经所的一名工作人员时,这名工作人员大为惊讶,连称不可能,质疑记者消息有误。

  “你说的财经所那位同志,我认识,是我们财经所分管审计和税务的,他们两人是十多年的老同事了,而且这些年来,还是上下级关系。”这名工作人员说。

  据介绍,砖墙镇因建筑企业比较多,而且企业实力都较强,建筑行业成了镇里的支柱产业之一。这些建筑企业大部分在南京有业务,镇政府为了方便给这些建筑企业提供服务,就在南京市区成立了一个建筑事务办事处,相当于镇政府在南京的一个办事处,只是这个办事处主要为建筑企业服务的。这个建筑事务办事处办公地点设在南京虎踞南路,同时该办事处在南京租有暂住处,葛某出事的地点,是办事处工作人员在南京的居住处。

  “财经所的陈某是建筑事务办事处的成员,而葛副镇长是专职分管建筑方面的。”镇政府负责宣传的李先生称,葛副镇长经常往返于高淳与南京办事处之间,这次过去,也是为建筑企业协调一些事。

  李先生还称,葛某和陈某以前同是旁边一个乡财经所的工作人员,后来两个乡合并成砖墙镇后,两人还是在财经所工作。葛某在砖墙镇财经所当过副所长,后来才提拔成了镇长助理,再后来成了副镇长。早在10年前,葛某就把家安在了高淳县城,其独子今年15岁,正在县城一所中学上初三。而陈某这些年一直在财经所工作,岗位基本上没有什么变化。陈某跟葛某一样,也是在早些年就把家安在了县城,其14岁的女儿也在县城一所中学上初二。

  工作人员:

  两人有点小矛盾

  葛某和陈某相识多年,两人平时关系到底怎样?高淳县财政部门一名不愿透露姓名的工作人员称,没有听说两人有过什么大的矛盾,也没见过他们有明显的争执。在这名工作人员印象中,陈某并不是一个脾气暴躁的人,平时为人也还不错,与同事关系处得也还可以,虽然有时会喝点酒,但酒量不错,以前还没发现有因喝酒丧失理智的情况。但这名工作人员也透露,葛某和陈某之间在小的方面确实有一些矛盾,这个镇里好多人都知道,只是不方便说,但想不到会有这样的结果。

  砖墙镇负责宣传的李先生称,在他看来,葛某属于那种胸怀比较宽广的人,为人比较大气,脾气也很好,很少听到他对下属或其他人发火。“工作能力也比较强,他分管的建筑行业,这些年发展很快,而且在他职责范围内的工作,每年都是提前超额完成的。”李先生称,没想到会出这样的意外。

  记者在砖墙镇街上走访时,遇到了自称是葛某亲戚的一名中年男子。说起葛某,他称,他虽然与葛某因村里的事打过架,但他认为葛某人还是不错的,没有架子,人很亲和,做事比较有魄力。

  目前,警方正在进一步调查此事。

  (周女士线索费200元)

  镇政府告示栏上的被害人照片

  快报记者 李绍富 摄

收藏 打印 推荐    
 
友情链接
 
现代快报版权所有 版权声明  | 投稿信箱 | 联系方式 | 网管信箱 | 广告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