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33版:成长周刊
3上一版  下一版4  
PDF 版
· 金陵书香看我家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2009 年 11 月 5 日 星期   重要律师声明
上一期  下一期  
 
下一篇4  
    论坛 博客 推荐  
金陵书香看我家
  

  白下教育:素质教育形成区域特色

  “每个孩子都是天才,这不是一种鼓励,而是基于多元智能理论的科学论断!”南京市白下区教育局局长庞中银是一位有着27年教龄的名师。在他的眼中,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特长,有自己的优势。随着江苏“五严”减负禁令的实施和教师绩效工资改革,庞中银说,教育将迎来黄金岁月,孩子们的个性将被更加充分地发掘,一个模式、一把尺子衡量所有学生、违背教育天性的评价标准可能成为过去,白下教育将在新的机遇之下向社会交出一份满意的答卷。

  想了解各校特色和优势吗?

  拨打96060,您可以来“点校”

  孩子要读小学,升中学了,读哪所学校好?是对口入学还是择校?

  这个困扰无数家长的难题,也是《成长》周刊“第一成长会”接到最多的求助热线之一。本期起,“第一成长会”全面推出“金陵书香看我家”,帮家长们解决这个难题。经南京市各区教育局牵头、《成长》周刊记者采访,家长心目中的知名小学和中学的校长们将出面介绍各所名校的全面而详细的信息,为家长了解学校提供最权威的参考。

  本期走进白下教育,以后陆续还将推出鼓楼、玄武等区。同时,您可以拨打96060,告诉我们您想了解的学校。

  下期预报:关注白下区热点中学

  在白下求学:

  幼儿园到高中一路名师名校

  白下区位于南京市东南部,是南京市中心城区之一,地处南京市商贸、金融、交通、信息、文化最密集的地区。教育资源丰厚,名校林立,现有区管中学12所(其中职教中心1所、民办初中1所),小学28所(含1所弱智学校),教办幼儿园8所。各类民办教育办学单位67家。在校中小学生、在园幼儿近5万人。

  现全区12所中学中有四星级高中4所、三星级高中(省重点高中)1所,国家级重点职业学校1所、省示范初中4所。28所小学中有省实验小学13所、市实验小学15所;9所公办幼儿园中有8所为省优质幼儿园,优质学校比例达95%以上。白下区有11名校长成为南京市名校长。教师综合素质较高,小学、初中、高中教师的高一级学历比例分别达80.9%、75.5%、7.5%。金陵职教中心“双师型”教师比例达66%。我区现有特级教师15名,教授级中学高级教师1名,市学科带头人53名,全国模范教师、省市劳模、优秀教育工作者、优秀青年教师等300余人。

  教育公平在白下区充分显现。区教育局年均减免近千户低保家庭子女各项就学费用40万元。各学校还结合自身实际,通过设立“爱心班”,减免特困职工子女入学费用,免除残疾学生所有入学费用等,对贫困家庭学生进行资助,确保他们顺利完成学业。为妥善解决外来民工子女的入学问题,对符合国家相关政策的学生实行免费就近入学,同时区财政每年对接受民工子女的学校给予相应经费补贴。

  每所学校都有素质教育“独家”特色

  白下区的教育质量稳步提高。全区各中小学、幼儿园在特色学校建设、教师创造力开发、学生主动学习、信息技术教育和德智体美劳诸方面的研究上,取得了一批科研成果。

  素质教育形成白下独特的区域特色。以“面向全体学生,坚持全面育人”为宗旨,以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为目的,深入推进素质教育,切实减轻学生课业负担,每一所学校都努力“彰显一个特色、塑造一种形象、形成一道风景”,目前已形成百花齐放、特色纷呈、生机勃勃的具有白下特色的素质教育。

  第三高中的女排、五中的平民教育、六中的艺术教育、南航附属高中的航模在南京市乃至省内外都有一定的影响;五老村小学的电影课程、石鼓路小学的版画教育、中山小学的科技教育、汉中门小学的开心教育等特色教育在南京市影响较大。全区各小学致力于以特色教育作为深化素质教育的突破口,28所小学均建立了特色项目研究所,并已正式挂牌;第一幼儿园的研究性学习、太平巷幼儿园的田野课程等在江苏省均有影响。小班化教育是白下区义务教育的一大亮点,目前白下区有12所中小学被列入市小班化教育试点学校,3100多名学生享受着小班化教育资源。

  白下教育在对外开放与合作方面成绩斐然。第一幼儿园在全省率先创办了国际部,多元的双语特色课程吸引了来自许多国家的幼儿入园;中山小学先后吸引来自美、英、韩、德、日等10多个国家百余位“小老外”就读;行知实验中学与韩国合作办学,创办了中韩班与韩中班;第三高中、石鼓路小学、第一幼儿园等7所学校、幼儿园被南京市教育局认定为可以接受境外学生就读的学校,有10多所学校建立了国际合作与交流项目。同时,我们还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方法,促进中外教师的交流与合作,全区有7所学校、幼儿园聘请外籍教师20余名,每年均组织100余名教师出国进修、培训、双向交流,对学校和教师的教育观念、教育思想、教育方法都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快报记者 黄艳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友情链接
 
现代快报版权所有 版权声明  | 投稿信箱 | 联系方式 | 网管信箱 | 广告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