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54版:完全披露
3上一版  下一版4  
PDF 版
· 15年寻亲,她终于找到了亲爹娘
· 八名女白领联手智擒骗婚男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2009 年 11 月 5 日 星期   重要律师声明
上一期  
 
下一篇4  
    论坛 博客 推荐  
15年寻亲,她终于找到了亲爹娘
  “夜深了/宝贝你怕不怕黑/天冷了/宝贝你在哪里睡/你的脸上是否挂着无助的泪/没有你/我的心已碎……”这是多位网络原创音乐人精心制作的歌曲《别让妈妈的世界泪雨飞》。

  为帮助走失、被拐、被遗弃儿童寻找亲人,全国多家媒体启动“宝贝回家”计划,一起关注被拐卖和走失的孩子。

  喜讯传来。“宝贝”宋艳红,在媒体帮助下终于圆了她15年的寻亲梦,找到了家。

  3日,在合肥,她与亲生父母相见。依偎在母亲的怀里,25岁的宋艳红像个孩子,哭成了泪人。安徽省公安厅介绍,宋艳红是安徽省首个通过公安部打拐办首批60名已解救的未查清身源被拐儿童找回亲生父母的人员。

  全家举杯庆祝团圆

  现场目击

  爱相会 那一刻,眼泪纷飞

  时间:11月3日 9:40

  地点:安徽省公安厅技术大楼3楼会议室

  期盼的空气中,流动着一丝焦急,每次会议室大门的打开,都会吸引在场所有人的目光。

  “DNA鉴定需要两次,上午进行的是13个位点的鉴定,如果对上了,就不排除他们的亲子关系,然后再进行18个位点的鉴定,才能最终确定;如果13个位点没对上,那他们就没有亲子关系。”省公安厅刑警总队工作人员介绍。

  初步鉴定结果原本要在上午10点出来,但为了慎重起见,时间被推迟了。

  分离15年的亲人能否相认,全靠即将揭晓的答案。过程,确实很残酷。

  “我很激动,几个晚上都没有睡觉了。”宋艳红有些激动,也有些紧张。

  上午11:15,省公安厅刑警总队总队长于振恩走进会议室,“13个位点经鉴定,相符!”

  现场响起了一片叫好声,宋艳红的眼泪立即飙出。

  时间: 11月3日 16:15

  地点:澳瑞特酒店

  省公安厅对面的澳瑞特酒店,宋艳红休息的地方。得知DNA初步鉴定结果后,宋世军夫妇赶到这里。

  电梯刚在九楼停下,情绪激动的妻子王可英就一下跪倒在地,向民警致谢,“我们已经找了十几年!”

  16:20,省公安厅刑警总队DNA室主任法医师郑卫红宣读最终的鉴定结果:“经鉴定,宋世军夫妇与宋艳红的DNA匹配,宋世军夫妇是宋艳红的亲生父母。”

  话音未落,不管是宋艳红,还是宋世军夫妇,都已经是泪流满面。

  积攒了15年的相思和离愁在这一刻猛然爆发。王可英立即上前,抱住女儿,母女俩抱头痛哭。

  “妈!”宋艳红轻声叫了一声。

  “谢谢你们帮我找到了女儿,谢谢你们。”王可英又一次跪倒在地,向所有曾经帮助过宋艳红寻亲的人致谢。

  “我妈妈瘦了很多。”扶起母亲后,宋艳红的手一直被母亲紧紧抓着……

  情景回顾

  伤离别 十五年,天各一方

  当事人:宋艳红

  “大年初一,我走失在人海”

  1994年,10岁的宋艳红被人带到广东省惠州市惠东县乞讨。年幼的她在陌生城市的街头站着,除了挨饿受冻外,还时不时会因为要不到钱而被打,也就在这一年的大年初一,她在茫茫人海中走失了。

  “我那时候不想去乞讨,但每天如果不能交上足够的钱,就会被打得浑身都是伤痕。”幼时的经历让宋艳红至今仍不愿提及。

  “不过我很幸运,碰到了我的养母。”宋艳红走失的那天,她碰到了带队到惠东县演出的陈女士,“她看我可怜就带我去吃饭,吃完饭之后,给了我100元钱,让我回去。”

  宋艳红说,“但是我怎么都不愿意走,后来她也觉得这是个缘分,就收养了我。”

  时间一晃就过去了十几年,随着年龄的增长,儿时对家乡的零星记忆,让宋艳红越来越难以释怀,“我要找到我的父母!”

  开明的养母很支持宋艳红的想法,宋艳红由此踏上寻找亲生父母的坎坷道路。

  

  当事人:宋世军夫妇

  “为找女儿,我们举家南下”

  从宋艳红走失的那天起,宋世军夫妇就一直在找她。为了找女儿,宋世军一家甚至都从阜阳临泉老家搬到了广东惠东,在女儿丢失的地方住下。

  “我们就在那里一边捡破烂,一边找女儿。”王可英一边哭一边说,“挨家挨户去问,碰到学校也找,也到派出所去问过,一直都没有我女儿的消息,我的眼睛都快哭瞎了。”

  “我们一家都背井离乡。有人说何必为了女儿这么苦呢,但我们管不了这么多,就想把女儿找到。”宋世军说,“我们找算命的,人家说女儿在东南方向,我们就往那个方向找,这么多年一直没放弃。”

  宋世军夫妇在惠东一呆就是15年,“我们俩一个出去找,一个就在住的地方等着,就怕女儿忽然想起自己在哪走丢的,走回来又看不到我们怎么办。”

  记者见证

  苦相寻 回家路,坎坷崎岖

  宋艳红的印象里,自己的名字和老家安徽这两个信息记得最准确,其他都只是模糊的印象。

  “家里每年都会下很大雪,吃的是面条和红薯稀饭。”宋艳红回忆道,“家里住的是红砖瓦房,农忙的时候奶奶还会去割麦子。” 种种回忆,都反映出宋艳红的老家应该是安徽北部地区,而她也在安徽北部找了很久,“淮北、宿州、阜阳,找了很多地方,但始终都没有找到。”

  一次次的寻找都以失望告终。

  寻亲的道路如此坎坷,执着的宋艳红却始终没有放弃。

  今年4月,宋艳红来到合肥,虽然有好心市民和民警的帮忙,但是最终还是失望而归。

  宋艳红的努力赢得了更多的支持。

  全国多家媒体推出“宝贝回家”计划,在报端公布后,得到社会广泛关注。作为找家的“宝贝”之一,宋艳红立即决定来安徽寻亲。

  10月31日,她再次从东莞坐飞机到合肥。“不管怎么说,有这么多人帮我,我觉得很开心,我不应该放弃。”

  11月1日中午,在合肥刚吃完午饭的宋艳红接到了一个来自阜阳临泉县杨小街乡新集村的电话,说宋艳红很像他们十几年前走失的女儿。

  “当时接到这个电话时,我一看是安徽北部的,心里就又有了希望,同时也有一些忐忑。”虽然有些激动,但是经历过这么多次的认亲失败,宋艳红还是决定先问清楚。

  “我们通了很长时间电话。”宋艳红的心情再也无法平静了,“他们说女儿是大年初一在惠东县走失的,当时我就感觉心里紧张起来了。”

  小院子里的几间砖瓦房,村里的小路,田地的位置……电话那头所说的东西,与宋艳红脑海中的记忆一点点重合了。

  按捺不住的宋艳红,当天下午两点左右从合肥出发了,她的目的地就是阜阳市临泉县杨小街乡新集村。

  11月1日下午5点,新集村。

  天已经快黑了,但是在村边的路口,宋艳红还是看到了很多人在那里等着她。

  宋艳红见到了给她打电话的宋世军夫妇,“他们一看到我就说,我跟他们儿子长得好像。”

  “你看她都没变样,跟小时候一样。”“你看她头上的旋,再怎么变,这个旋肯定是不会变的。”……

  村民们你一言我一语,让宋艳红越发觉得自己找到了家。但是15年的时间,现实中很多东西都已经改变了。

  “我记得家里是砖瓦房,现在已经是两层的房子了,以前村子里很多人,但是现在感觉人很少。”虽然在看到对方后,宋艳红很肯定地说他们是自己的家人,但是经历过很多挫折和失望的她,心里仍然有一丝的忐忑。

  11月2日,阜阳市公安局刑警支队采集了宋世军夫妇的血样,带回省公安厅刑警总队法医科进行DNA鉴定。

  “11月2日晚上11点半左右,宋艳红才回宾馆,但是由于她太激动了,突然皮肤过敏,送到医院吊水,折腾了大半夜。”省公安厅打拐办唐庆美科长说。

  11月3日凌晨,辗转反侧的宋艳红可能都没料到,15年漫漫寻亲路,会在这天的下午,画上圆满的句号。

  据《江淮晨报》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友情链接
 
现代快报版权所有 版权声明  | 投稿信箱 | 联系方式 | 网管信箱 | 广告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