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23版:早教Class
3上一版  下一版4  
PDF 版
· 宝贝被桌子撞疼了
快给桌子也揉揉吧
· 一张孕照轻松“性教育”
· 做个小小“文学青年”
· 儿孙自有儿孙福
· “吃喝玩乐”计划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2009 年 11 月 4 日 星期   重要律师声明
上一期  下一期  
 
下一篇4  
    论坛 博客 推荐  
宝贝被桌子撞疼了快给桌子也揉揉吧
  妈妈的烦恼

  孩子不小心摔跤,

  奶奶总喜欢“报仇”

  “宝宝不哭,奶奶帮你打桌子!真是的,撞疼我们宝宝,奶奶打!宝宝不哭……哎,我每次看到女儿摔跤时奶奶赶忙上去替她‘报仇’的场面就觉得很滑稽,这是什么教育方式啊?这不是教宝宝打人吗?我该怎么办呢?”日前,妞妞妈非常困惑地求助我们。

  确实,在日常生活中,经常会碰到这样的情况,家长为了安抚孩子,就会一边哄孩子,一边故意举手打那个“肇事者”,尤其是以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等老年家长居多,一边打还一边说:“我打过它了,它再也不敢欺负你了。”不少孩子看到大人如此夸张的动作和表情,往往也会得到安慰,甚至破涕为笑。这种行为到底好不好呢?对孩子的成长又有着怎样的影响呢?

  专家观点

  小板凳,马上就不疼了

  “这是一种不好的方法,是一种‘复仇行为’。它教给孩子遇到不痛快就去责怪别人,教给他不宽容和报复,不利于孩子的心理健康。”教育专家、快报“第一成长会”育儿专家尹建莉表示,“大人可能会想,桌子碰了孩子,我不过是打打桌子,桌子又不懂得疼,这有什么?我又没有教孩子打人啊!其实,家长并不知道,有时一个小女孩对心爱的布娃娃的感情绝不逊于她对同胞姐姐的感情;对一棵小草说话和对一个人说话一样;对一张桌子的态度与对一个人的态度一样。”

  “作为家长,要教孩子善待那些碰疼他的小桌子、小板凳,甚至地面。”尹建莉说,“假如小板凳碰疼他了,我们不应该去打小板凳,而是赶快轻轻地亲亲他的疼处,安慰孩子‘马上就不疼了,宝宝不哭了’,等孩子稍微好一些时,再像对待孩子一样,带着他一起给小板凳揉揉疼,告诉小板凳‘马上就不疼了’。”尹建莉表示,这样做不但没有让小板凳站到孩子的对立面,成为“加害”他的坏蛋,还能作为朋友分担痛苦,并让孩子意识到碰撞是双方的事,要互相体谅,孩子往往在给小板凳揉疼时,也就忘了自己的痛,情绪也会很快就好起来。

  尹建莉还提醒家长,孩子小时候,轻微的磕伤碰疼的事会经常发生,家长一方面要非常注意孩子的安全,另一方面这些事情发生时,不要过分大惊小怪,尽量以轻松快乐的表情面对,让孩子觉得这是多么平常的一件事。如果大人动不动就一脸惊慌失措,不但不能给孩子安慰,还能把孩子吓着了,除了皮肉疼,心理上也会产生恐惧。

  言行统一,以身作则

  尹建莉还表示,“给小板凳揉痛”与其说是一个技巧问题,不如说是一个教育观问题,她提醒家长一定要透过教孩子“给小板凳揉痛”这样的事,注意到家长所有的言行中蕴含的价值观的和谐统一,只有前后统一的东西,才能潜移默化到孩子身上,并稳定在他们的心中,成为他们做事的风格。

  “比如说哪天孩子不小心打碎了你心爱的花瓶,你忍不住对孩子大发雷霆;平时总对孩子讲我们要理解别人,可一旦孩子的想法和你的想法不一致时,就责怪孩子不听话,强行要求孩子听话,而不去细致地体会孩子的感受,这样你的教育行为就不统一了,会混乱孩子的价值观。”“总之,善良和豁达是相随的,一个能给小板凳揉痛的孩子,他对别人会有更多的理解和爱心。”尹建莉如是说。快报记者 袁永红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友情链接
 
现代快报版权所有 版权声明  | 投稿信箱 | 联系方式 | 网管信箱 | 广告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