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20版:博客周刊
3上一版  下一版4  
PDF 版
· 上网混,总要被人肉的
· 一次真实的网络寻人事件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2009 年 11 月 3 日 星期   重要律师声明
上一期  下一期  
 
3上一篇  
    论坛 博客 推荐  
一次真实的网络寻人事件
  不是只有抽九五至尊的周久耕才会被网友翻个底朝天,每天朝九晚五、低调收敛的你也可能成为人肉搜索的对象。数一数自己在网络上留下了多少痕迹——博客、论坛、开心、人人、QQ空间、淘宝、发布个人信息时留下的信箱地址甚至手机号码、还有常用的账号名、学校和单位的网上通知……足可以让你的前男友在一个小时之内就掌握你现在所有的情况。

  面对这样的人肉,我们谁也不要觉得太惊讶,难道你没有在谷歌百度里面熟练地键入某人的姓名,寻找他的蛛丝马迹?人肉从来都不只是那些网络红人的专利,其实我们每个人,只要能熟练使用互联网,我们都在不自觉地人肉别人的同时,也在被别人人肉。

  人肉搜索已经渗透到我们生活的每一个角落,无可避免——人在江湖飘,哪能不挨刀?

  全民人肉时代,已经到来。

  互联网的发展以人们的信息透明为代价,同时也派生了另一种应用——人肉寻人

  10月27日晚上,北京现代传播下属《生活》月刊忽然在新浪微博发布紧急求助信息,称该杂志的两位记者在10月26日前往昆仑山玉虚峰的途中与杂志社失去联络,已经超过24小时,希望网友广泛转发、帮忙搜救。随后的一天里,新浪微博、豆瓣、猫扑等各个知名网站论坛都参与了这项网络搜救,知名网络人周曙光、罗永浩、艾未未等也利用自己的个人博客转发搜救信息,参与其中的网友更是难以计数。微博客在伊朗掀起了“twitter”革命,在美国直播抢劫案全过程;在中国,博客、微博客、论坛和其他各种网络媒体联合起来,上演了一出惊心动魄的网络寻人记。

  整起网络寻人事件就是从这篇新浪微博客求助信息开始的

  在全球数万网民的共同努力下,失踪的记者最终被找到

  起 新浪微博发布搜救消息

  10月27日19点43分,《生活》月刊在新浪微博(☆)发布紧急求助信息:“《生活》记者晏礼中和摄影师彭杨军10月26日上午在格尔木前往昆仑山玉虚峰的途中,失去联络,已经失踪24小时,两人电话一直处于关机状态,在这里紧急询问有什么线索可以找到他们?或者有知道当地有关联络的人请给我们信息!谢谢。”

  20点01分,《生活》发布了两位记者的照片,并补充了几条线索信息:根据之前的MSN(☆)聊天记录,两位记者之前的计划是从野牛沟前往玉虚峰,试图找到深山中的苦修者。这几条消息发出之后,“《生活》记者失踪”成为新浪微博热门话题,网友们开始大量转发,同时纷纷回复留言,提出自己的搜救建议。

  承 国内外网站齐齐参与

  当天晚上22点,同属于现代传播的《周末画报》前工作人员健崔在豆瓣网发布求救日志。他接受记者采访时回忆说:“因为和两位记者失去联系超过24小时,我的前同事发短信问我能不能联系他们俩,我上网看了一下新浪微博,当时转发的人还不太多,我的豆瓣上有800多个好友,我就写了一篇日志发布搜救信息。”

  健崔的日志立刻得到响应,知名网络人周曙光随后在豆瓣提出自己的搜救建议:发布更详细的失踪者外貌行程信息,找到最后见到失踪者的人,同时去移动网站查询通话记录。在此建议之下,失踪记者的家人在驴友网上发布求救帖,公布了更详细的失踪信息。知名网络人罗永浩在其订阅人数极高的个人博客上转发求救日志。同时twitter上也有网友开始参与转发消息,健崔收到twitter网友的帮助建议:“理论上运营商日志会有手机最后在线位置相关信息。”几小时之内,搜救活动已经蔓延到海外。

  经过几个小时的网络搜救和信息搜集,搜救活动已经有了进展。28日2点43分,《生活》月刊在新浪微博上宣布缩小寻找范围,在网上寻找“10月25日下午谈定前往野牛沟这一带;26日早上9点出发,价格在2500元左右,时间达4-5天”一辆包车,试图联系失踪记者的包车司机。

  10月28日上午8时,微博客网站9911将“《生活》记者失踪”设置为排名第一的热门词条,加入网络搜救。艺术家艾未未、自由撰稿人庄雅婷均在个人博客转发了寻人消息。之后,健崔在猫扑论坛发布寻人帖,猫扑立刻做了置顶处理,动员网友参与。

  转 关键信息接踵而至

  多个网站、个人博客参与之后,找人的视野立刻扩大。10月28日早上6点,有资深媒体人士看到了网上的信息,帮助健崔他们联络到了当地政府高层。10月28日10点,健崔在几个搜救帖上宣布找到重要线索:“他们的车是一辆皮卡,车牌号码青H 55533!”包车找到之后,仅一个小时之内,各种反馈信息纷纷道来:网友某“国安”人士提供线索,找到失踪记者最后关机地点定位;西宁市热心网友提供了龙凤宫道长的手机号码;上海方面已经查到包车司机,是森林公安的退休干警,公安局证实司机告诉过家人28号应该回到格尔木。网友ryan帮忙咨询了青海移动当地分公司,被告知玉虚道场没有电力也没有移动信号,即便没有信号超过36小时也是一种正常现象,青海移动亦已经指派人去玉虚道场询问。

  10月28日11点20分,胜利似乎已经在望:热心网友青海联通工作人员正在查询失踪记者彭杨军的最后一次通话记录的定点位置;热心网友某国旅老板称联络到了当地一个道长,随后一位道长的儿子说见过两位记者。下午2点,网友yukp发来失踪记者彭杨军的最后通话时间,是10月26日11点18分47秒,并提供了主叫和被叫电话。

  “谢谢internet people,谢谢自由的internet world。”

  15点40分,健崔宣布收到确认消息“找到了!当地牧民发来了确认的消息,人员找到,今日晚些会与我们上海的同事电话联系,现在人们正在从牧区往外走。谢谢网络友人们的帮忙,谢谢所有关注的人,谢谢你们!”消息一出,所有参与的网站都长舒了一口气。定下心来之后,连续组织网络搜救的健崔并不疲惫,反而相当兴奋,将求救日志换成了一封公开的感谢信:“感谢热情、热心,并且能力超强的豆瓣网友和各界观光团……谢谢internet people!谢谢自由的internet world!”

  健崔10月29日接受记者电话采访时说,其实“失踪”的记者并不是真的失踪,只是进入了无人区和杂志失去了联系,他们的工作一直是顺利进行的。但是24小时不到的网络寻人过程却让他切身地感受到网络的巨大力量:“据我们统计,一共有3万多网友通过博客、微博客、论坛转发了我们的信息,参与其中的网友给我们提供了很多重要的资源,让我们联系到当地政府、军方和宗教界,得到他们的帮助。罗永浩、搜狐的方军这些知名的媒体人也给我们提供了很多帮助……网络帮我们整合了所有的资源。除此以外,其他的网络工具给我们提供了帮助,比如我们用Google地图准确地定位,然后拿出寻找方案。”健崔从1997年开始接触网络,他说这是自己上网以来最能感受到网络力量的一次。

  本版采写 见习记者 张润芝

3上一篇  
收藏 打印 推荐    
 
友情链接
 
现代快报版权所有 版权声明  | 投稿信箱 | 联系方式 | 网管信箱 | 广告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