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7版:民事
3上一版  下一版4  
PDF 版
· 小区里潜伏着57个“余则成”
· 楼上住户高空抛物
楼下居民无奈发“最后通牒”
· 捡到天价手机
· 80后小夫妻
成离婚诉讼主力军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2009 年 11 月 3 日 星期   重要律师声明
上一期  下一期  
 
下一篇4  
    论坛 博客 推荐  
小区里潜伏着57个“余则成”
他们整天都在打“小报告”,不过不是搬弄是非,而是在收集民情民意
  10月初的一天,家住安国村29号的王大妈抱怨,落水管破损无人修理,并流露出了对社区主任的不满情绪。此话不胫而走,很快便传到了社区主任耳朵里。

  别担心,担任“传话筒”的人并不是在搬弄是非。他们是社区的舆情员,24小时“潜伏”在你我身边。他们收集民情民意,帮社区拾遗补漏完善自己的工作,更好地为大家解决问题。

  57个舆情员各显“神通”

  昨天早晨,家住国泰民安社区的刘玉玲大妈下楼买菜时,恰巧遇到了神情黯然的娄奶奶。“你怎么了,看上去好像没精神嘛!”刘大妈关切地问。果然,一句话问到娄奶奶心坎上了。前天晚上,4个儿女又为她的房产问题,闹起了矛盾。娄奶奶很心烦:“我这还没死呢,他们就要瓜分我的房产,还吵得不歇火。”

  “奶奶,你不要烦,事情总有办法解决的。”刘大妈安慰娄奶奶之后,悄悄掏出一个随身携带的小本子,把这事记录下来。你千万别小瞧了这个记录本,上面一条一条记的可都是民声民愿!刘大妈不仅认真记录下来,还会找适当机会,逐条向社区主任汇报,督促、协助社区帮忙解决。

  “这是一个舆情员最基本的‘职业道德’。”刘大妈笑着告诉记者,国泰民安社区自2007年起就聘舆情员了。目前,已经有57个舆情员“潜伏”在小区。舆情员不拿一分钱报酬,凭借一副热心肠,广泛收集民意。

  在担任舆情员的3年里,刘大妈喜欢用下楼买菜、饭后散步的机会,找居民搭讪,了解大家对社区各项工作的褒贬,需要解决的实际困难,以及每户人家的家长里短。

  “我们每个人都有一套收集民情的方法。”刘大妈举例说,舆情员徐大妈没有带小孙子的任务,她经常搬张凳子坐在广场上与人聊天,很多“情报”就在不经意间谈了出来。

  陈老师喜欢下棋,结识了一帮“文人”,把一些平时不爱与大妈们搭讪的“文人墨客”的情况,也摸得透透的。

  “他们对社区工作的肯定,我们要向社区反馈,他们对社区工作的不满,我们更要去说。”刘大妈说,这样才能有助社区更好开展工作。

  “小报告”发挥大作用

  “舆情员及时反馈情况,往往能发挥很大作用!”国泰民安社区党支部书记王文宁介绍,最近舆情员的一个“小报告”,就及时协助社区解决了一个群体性纠纷。

  这起纠纷因社区健身队而起。该小区2007年由政府埋单,整治一新。位于安泰村小区的广场还铺上了塑胶,添置了很多健身器材。于是,一支健身队也应时而起。

  “大家每天晚上7点到8点一刻,在广场上跳一场健身操。”刘大妈说,由于孩子要考试,健身队曾一度停跳了一段时间。10月4日,大家再次恢复锻炼。这时,住在广场旁的一户居民就提出了反对意见,他们表示自家的孩子要上学,健身队放的音乐太吵了。

  “我们把声音调低了,锻炼时间也于8点钟提前结束。”健身队一名队员表示,他们做了让步,“把音乐调到站在后排的人都听不到的地步了,后排的人基本上只能跟着前面的人做动作。”

  不过,这户居民还是认为太吵,为了赶走健身队,这户居民弄来了两个大喇叭,每天晚上播放噪音,与健身队“唱反调”。此外,这户居民还曾在大家健身时,到广场上跳绳,或者往广场上扔垃圾。

  健身队也不示弱,有人坚持认为:“政府花钱出新的广场,就是给居民娱乐的,凭什么要赶我们走?”双方剑拔弩张,还曾经在某个晚上发生了“肢体接触”。

  “社区白天上班,晚上下班了,这些事情根本无从知晓。”王文宁说,刘大妈得知这一情况后,及时把事态发展向社区做了反映。

  “健身队锻炼身体值得提倡,这户居民嫌吵反对也没错。”王文宁说,换位思考老百姓都对。社区希望双方让步,调解的可能性很小。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刘大妈陪社区一起,与南京莫愁职业学校取得联系,并达成了让健身队每天晚上进校园跳操一小时的协议。

  “目前,我们正在给健身队队员做出入牌,很快就能让大家进校园跳操了。”王文宁书记说,社区希望居民体谅社区的尴尬境地,配合这次协调。

  社区和谐有他们一份功劳

  或许,国泰民安社区居民并不知道,身边有舆情员的存在。但不可否认的是,舆情员为构建和谐社区,立下了汗马功劳。

  社区党支部副书记朱华福介绍,10月5日安国村2幢12号煤气泄漏。当时,很多人看到这个事情,都走开了。附近居民很担心爆炸,凑在一起议论这个事。刘大妈恰巧路过,她赶紧通知了社区主任,请来了港华燃气维修工人,及时修好了管道。

  事后,有人以为是她请的维修工人,向她表示感谢。她主动将功劳给了社区,向大家解释:“是社区请人来维修的。”

  “刘大妈手上就有燃气公司保修电话,她完全可以自己打这个电话,而她却让社区来处理此事,完全是为了增强社区与居民之间的关系。”朱华福知道刘大妈的用意,且非常领情。

  “安国村29号的落水管坏了,按道理不是工艺装备厂出钱维修,就应该由物业担负责任。”社区主任介绍,老百姓一棍子打在社区主任身上,多少让社区主任有点委屈,这也多亏舆情员,让社区有机会向居民解释,并帮居民协调解决了这个事。

  “他们默默奉献,却一分钱报酬不拿。”王文宁表示,今年底他要把每个舆情员反映的情况梳理一下,评出最佳舆情员,给予奖励。

  快报记者 钟晓敏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友情链接
 
现代快报版权所有 版权声明  | 投稿信箱 | 联系方式 | 网管信箱 | 广告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