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9版:完全披露
3上一版  下一版4  
PDF 版
· 保加利亚11岁少女刚当新娘又当妈
· 美国萌生“无手机一族”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2009 年 11 月 2 日 星期   重要律师声明
上一期  下一期  
 
3上一篇  
    论坛 博客 推荐  
美国萌生“无手机一族”
  在这个几乎是人手一部手机的时代,仍有一些人坚持不用手机。他们不喜欢手机的原因很简单,就是厌恶那种时刻能被人联系到的感觉以及时不时要看手机屏幕的习惯。有一些人坚持不用手机之后发现自己的生活变得更加有规划了。不过也有一些人虽然厌恶手机,但在没有手机一段时间之后发现生活确实不方便,于是还是痛苦地选择接受手机。

  格雷格里·韩主动不用手机,他觉得没有手机的生活更有规划了

  美国手机用户快要赶上总人口数

  大约20年前,我们生活在这样一个世界里:我们要在离家之前约好和朋友碰面的地点,如果我们的车胎半路上漏了气,我们要到最近的电话亭向外求助。不过,后来我们有了手机。生活因此也发生了改变,我们可以随时约与朋友会面的地点,出了什么问题我们也可以随时打电话与外界联络。

  对于很多人来说,手机已经成为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打电话、发电子邮件以及搜索餐馆并且收听音乐等都要用上手机。经过20年的发展,根据皮尤的一项调查显示,目前美国成年人中有85%的人拥有手机。另外根据美国联邦通讯委员会的数据,手机的普及速度要比有线电视和个人电脑快很多。而根据一些市场调查公司的调查数据,2008年,美国拥有2.7亿手机用户。到2009年年末,美国的手机用户将增至2.8亿。今后几年美国的手机用户将继续增加,预计2012年美国手机用户规模将超过3亿,和美国的总人口差不多。

  有一小部分人不喜欢有手机的感觉

  尽管手机普及率已相当高,但也并不意味着每个人都有,而且实际上有些人不止有一部手机,这表明没有手机的人数量也不算太小。对于那些现在还没有手机的人,根据皮尤的数据,要么就是老人,要么就是没有受过什么教育的美国人,当然也有些人因为经济原因没有手机。“这些人的日子过得比较紧,花钱买手机并且跟上时代变化的节拍对他们来说开销不小。”皮尤中心负责该调查项目的主任李软妮说。除此之外,一直有很少的一部分人主动选择不要手机,不是因为买不起,也不是因为不会玩。不要手机的原因很简单,就是因为他们不想用手机,他们非常厌恶手机铃声响起的那种感觉,非常厌恶手机屏幕以及那么小的写字板。更重要的是,这些人认为手机破坏了人们进行面对面交流的机会,他们对于自己独处的时刻非常享受,而且一想到没有人知道如何联系到自己就会感到很兴奋。

  这些主动拒绝使用手机的人大概占到所有没有手机的人的不到5%,也就是大约上百万人。美国国家宽带任务委员会的消费者研究主任约翰·霍里干称,“尽管现在有不少手机用户对手机侵入个人生活的现象越来越不满,但这些人大部分只是不太愿意使用最新的技术而已,不会完全放弃不用。而那些真正完全不使用手机的人则是在向世人表明他们完全能掌控自己与外部世界的联系,不过其人数相对比较少。”

  没人能联系得到其实是一种奢侈

  林达·姆波亚就是一位主动不用手机的人,她住在纽约布鲁克林,目前在一家非赢利组织从事艺术和教育方面的工作。姆波亚有一个朋友住在布鲁克林一幢公寓的顶层,由于公寓的门铃坏了,所以每次去找朋友她都用一种特别的方式与对方取得联系。到了朋友公寓的楼下之后,姆波亚会挑逗住在一楼的狗,然后狗就会叫,朋友听到很多狗叫之后也就知道是她来了。“这个系统运作得挺不错。”姆波亚说,尽管那些狗的主人未必同意这么做。没有手机,姆波亚也没有觉得生活中缺了什么。

  格雷格里·韩也拒绝使用手机,他今年34岁,工作是作家兼编辑,居住在美国洛杉矶。格雷格里·韩不用手机并不是因为他抵制新技术,其实他是博客高手,写博的主要内容还与科技有关,讲的主要是一些最新潮的科技小玩意。格雷格里·韩一开始不用手机是想省点钱,不过后来逐渐觉得不用手机的生活挺不错,“我感觉我能从没有手机的生活中受益,没有铃声,也没有电话响的声音,更不会有一种老想着看手机屏幕的冲动。”格雷格里·韩说,“当我外出或者到别的地方的时候没有人能联系到我这其实是一种奢侈。”格雷格里·韩认为对于他来说没有手机最大的益处是生活要比有手机的时候更有规划了,不会再有一个电话就打乱生活安排的现象出现。

  虽然有时会很麻烦但还是不想买手机

  对于那些拒绝使用手机的人来说,没有手机的生活很让人享受。但一旦出了什么事情,联系起来也很费劲。格雷格里·韩的母亲最近因病住院,由于他没有手机,他们家的通讯是这样进行的,首先是他的母亲打电话给他的妹妹,然后妹妹再在网络上给他发一条即时短讯,然后他在电脑上用网络电话Skype回复。而当格雷格里·韩要到外地出差的时候,他会向他的老板开列出一系列的联系方式,如果实在联系不到,紧急情况下应该联系谁的名单也会开列出来。这有点类似于伍迪·艾伦电影《再来一遍,山姆》中的那个有点神经质的角色托尼·罗伯茨的现代版,他每过一分钟都要更新自己的联络方式,这部电影拍摄于1972年。

  姆波亚也会遇到类似的情况。她一般会在和朋友见面之前选择好时间和地点,口袋里也会带上零钱,万一发生什么情况能直接拨打付费电话,但她的很多朋友还不习惯于提前一段时间来规划自己的社交生活,最近的一次聚餐就需要姆波亚和另外两个朋友进行三方协调,过程实在是相当费劲。“这样的事情我只能定期做,我没有那么多时间和精力来协调,特别是当有人没有手机的时候,我还真不习惯。”姆波亚的一位朋友说。

  尽管联系起来有些麻烦,但这实际上是意料之中的事情,因此无论是格雷格里·韩还是姆波亚都没有想过要买一部手机,毕竟出事情的机会还是比较少的。

  也有人最终扛不住变成手机一族

  没有手机的人在制订各种联络计划时的痛苦足以说明今天的世界是如何依赖手机,因此也有人会扛不住转而成为手机一族。22岁的詹娜·卡佐斯现在也没有手机,因为她觉得自己随时都能被联系到是一件很可怕的事情,所以倾向于通过传统的书信和别人保持联系。但过不了多久这一切就会发生改变。

  当卡佐斯在佛蒙特州上大学的时候,那所学校位于乡村地区,她曾有一次决定开车到马萨诸塞州为父亲庆祝生日,事前并没有通知父亲,想给他一个惊喜。不过车开到半路,变速器坏了,由于没有手机卡佐斯不得不步行半英里来到最近的一家加油站,通过付费电话给父母打电话,不过因为事前没有联系,父母当时并不在家,于是给父母留了一条信息以及付费电话的号码,在加油站等了一个多小时希望父母能回复。“遇到当时这种情况真的想有一部手机。”卡佐斯说。今年冬天卡佐斯想找份工作更加坚定了其买手机的决心,因为要在朋友家住上几个星期,又没有自己的固定电话,“没有手机真的是不可能。”卡佐斯说。新闻晚报

3上一篇  
收藏 打印 推荐    
 
友情链接
 
现代快报版权所有 版权声明  | 投稿信箱 | 联系方式 | 网管信箱 | 广告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