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26版:发现 民国南京老报纸
3上一版  下一版4  
PDF 版
· 民国早期的一次报纸大灭绝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2009 年 11 月 2 日 星期   重要律师声明
上一期  下一期  
 
    论坛 博客 推荐  
民国早期的一次报纸大灭绝
  自 1912年1月1日中华民国成立伊始,南京就成为瞩目之地。作为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和南京国民政府的所在地 ,它毫无疑问成为中国的政治、文化中心:人文荟萃、资讯发达。这一点,从南京新兴的报业上,便可见一斑。而新旧交替的历史时期,各种思潮此起彼伏,家事国事天下事,都成为百姓关注的焦点,所以,报业发达也是必然。

  历史学家周策纵曾经统计:“1917到1921年间,全国新出的报刊有1000种以上。”即年均200种。而作为民国的首府——南京,这里的报刊情况又是如何呢?《发现》周刊记者请教了南京师范大学新闻系的方晓红教授、庄曦博士和文学院的李伟老师,他们在记者面前展开了一幅民国南京精彩纷呈的报业图。

  ■民国时期南京曾办过哪些报纸 ■民国时报馆是如何推销报纸的 ■当时报纸上的广告大户是谁

  民国首都曾经出现过哪些报纸

  在南京图书馆,记者发现,民国时期南京出现过的报纸前后总共有30多种,有《中央日报》、《人民晚报》、《大同晚报》、《大华晚报》、《大厦晚报》、《大道报》、《文化日报》、《中报》、《民生报》、《民报》、《民国日报》、《江南晚报》、《扶轮日报》、《每日晚报》、《京报》、《和平时报》、《建设日报》、《首都晚报》、《南京新报》、《南京日报》、《党军日报》、《朝报》、《南京人报》、《新民报》、《新南京报》等。这些报纸有些还另外办有晚刊、副刊等,而且还不包括一些杂志刊物。

  不过记者在这些报纸中却发现一个问题,这些报纸大都是从1927年后才开始有的,其中最早的就是《民生报》,在1927年10月21日创刊。而在此之前的报纸都没有找到,那是否意味着在1912年到1927年之间,南京没有一份自产报纸呢?

  南京师范大学新闻系教授方晓红告诉记者,民国初年报业上发生了一件大事,史称“癸丑报灾”。1912年,以孙中山为首的南京政府政权不稳,很快就被袁世凯复辟。袁世凯当了“民国大总统”后,第二年,即对报界进行“整肃”,对很多和他不一心的报刊报人进行了打压,查封了很多报馆,制裁了不少报人。1913年的年底,经过袁政府清洗、镇压,全国范围内,得以继续出版的报纸只剩下139家,和民国初时500家相比,锐减了三分之二。

  经过这一事件后,报刊的重心也发生了变化,原来的报刊大多是以政治为重,更多的是宣传式、党报式的,评论、政论的文章充斥于报刊,而“癸丑报灾”后,更多报纸不敢议论政治,从而向商业报刊转型。

  于是,在无形的作用下,先前报纸的形式开始发生大变化。民间报业开始兴盛起来,特别是在国民政府定鼎南京的1927年到1937年抗战全面爆发的十年,即所谓的“黄金十年”。在此期间,民间报业迅猛发展。南京也不例外。

  南京最早的民营报——《民生报》

  而南京最早的一份民间报纸就是《民生报》,《民生报》是著名的新闻商人成舍我1927年10月21日在南京创办的。这是成舍我创办的第二份小型报,之前他曾在上海创办《世界报》系列。而《民生报》在南京出现后,因其新鲜的样式和内容而大受欢迎,红极一时。《民生报》当时的社址在中正路上,中正路如今在南京已经消失了,大致位置就在如今的白下路和中山南路交界处。

  《民生报》的报纸是4开报纸,就跟现在我们看到的都市报一样,只有大报一半大小。《民生报》不仅外形与党报不同,版面设计和内容也非常新颖,内容短小精悍,并以电讯快捷、言论公正、敢于批评时政受读者欢迎。据成舍我自言,《民生报》不仅是当时南京“第一份小型报”,“也是民国政府统治下首都最早的一份民营报。”《民生报》最初每天只出1张,后来逐渐增加到了每天4张,非常受百姓喜欢。

  1934年7月,因登载了揭发汪精卫部下贪污渎职一事,触怒了汪精卫。《民生报》被封,这份广受读者肯定的报纸,前后只存在了8年。

  第一个现代化的报业集团——《新民报》社

  《新民报》1929年9月9日在南京新街口北中山路创刊,创办人是陈铭德、吴竹似、刘正华等。南京沦陷后,《新民报》在1938年1月15日迁到重庆。之后版面由过去的对开两张,改为4开1张。言论立场为“中间偏左”,重视副刊。其副刊由张恨水及张慧剑主持。

  抗战胜利后,毛泽东前往重庆参加和平谈判,其间应民主人士柳亚子的邀请,毛泽东题送了一首自己写于1936年的词《沁园春·雪》,这首词最后辗转由《新民报》首次刊发,一时在山城引起轰动,被视为一首气势如虹的杰作。

  抗战胜利后,报社总管理处由重庆迁回南京。1946年元旦出南京版晚刊。10月10日南京版日刊复刊,同时在南京、上海、北平、重庆、成都等五地发行,成为拥有5个分社8份报纸的民营报业集团。《新民报》坚持在重庆的一贯风格:重视社会新闻,注重版面设计与标题制作,副刊的品位较高,很受读者欢迎。

  1948年7月8日,因受上海《新民报》晚刊牵连,南京版被迫停刊。

  文学性最强的报纸——《南京人报》

  1936年4月8日,张恨水出资创办了《南京人报》,张友鸾任副社长兼经理。因为报纸是由文人张恨水创办,所以此报是南京诸多报纸中文学色彩最浓的报纸。记者在南京图书馆翻阅《南京人报》的缩微胶片时发现,报纸总共才6个版面,而时政民生新闻就只占两个版面,其他都是副刊性质的内容,栏目多样,其中有一个版面就是张恨水主编的副刊“南华经”,上面连载他自撰的两部章回体小说《中原豪侠传》和《鼓角声中》,很受读者欢迎,销量高达1.5万份。

  1937年12月9日南京沦陷前4天被迫停刊。抗日战争胜利后,《南京人报》1946年4月6日在南京复刊。张友鸾任总经理,郑时学(拾风)任总编辑。1949年2月报社被国民党特务捣毁,报纸被迫停刊。南京解放后,1949年7月7日复刊,1952年4月终刊。

  国民党的第一大报——《中央日报》

  民国时期的民间报纸身世飘摇,而官方报纸的经历也好不到哪里去。民国时期,作为国民党喉舌《中央日报》也几度面临起起落落。

  《中央日报》是蒋介石当政时的主流媒体,是国民党的第一大报。《中央日报》于1927年3月22日在汉口创刊,诞生在轰轰烈烈的北伐战争中,由国民党中央宣传部主办。不过创刊初期它曾经反对过蒋介石,所以蒋介石对这段时间的《中央日报》是不承认的。

  得到蒋介石为首的国民党政府承认的《中央日报》是从1928年2月1日在上海重办的《中央日报》。1929年2月1日,《中央日报》迁到了首都南京,社址定在南京复兴路157号,在1935年,《中央日报》还曾更新设备,扩大版面。1937年6月,又增开了庐山版。可好景不长,1937年12月南京沦陷,《中央日报》辗转来到长沙复刊,1938年9月1日又迁到国民党陪都重庆,先后增设长沙、昆明、成都等地方版。直到1945年抗日战争结束才返迁南京。1949年4月23日,《中央日报》在大陆停刊,前后出版计22年。

  做标题抢眼球早就是报纸的看家本领

  民国老报纸从版面来看,数量不多,《中央日报》这样的大报总共也就3大张,每张又分四面,但里面的内容却非常全面,大致是如下分配的:第一张首先是封面,封面主要是一些广告和启事,第二面是当下发生的国家大事,第三面是各地的时事消息,第四面是国内和国外的一些政务活动等消息;第二张开辟了“各地消息”版面,这里就有很多都市新闻,涉及社会、民生、教育等问题,特别是教育新闻,比如哪里的大学院校招生了,记者还看到一则“女子理发专校招生”的消息。除了“各地消息”,作为党报,《中央日报》还开辟了专门的“党务”版面;第三张开设有副刊和商情两个版面。其他都是广告版。

  跟今天的报纸比较起来,当时报纸版面虽然不多,但时事、教育、民生、文化娱乐、财经等各方面消息也都占全了。

  不过相对民间报纸来说,《中央日报》的标题比较正规,远不如民间报纸来得辛辣,吸引人的眼球。

  记者在一份1946年5月的《首都晚报》中看到很多都市新闻,比如“新街口大打出手”、“碑亭巷男女同车,是夫妻是姘夫,浪荡街头成何样”、“白鹭洲艳尸案”等文章。

  当时报纸的标题跟今天的不同,前面是一个大标题,在结尾又有小标题,比如“碑亭巷男女同车”,这是大标题,文章结尾又出现“是夫妻是姘夫,浪荡街头成何样”这样的小标题。但不管形式怎样,读上去都非常辛辣、扎眼。

  副刊为何会成新思想和文学的摇篮

  当然,一份报纸怎样吸引人,关键还看其内容是否吸引人,是否顺应民心。在当时,由于时局不稳,报纸动辄就会遭到封杀,所以在时政新闻方面的内容也不敢太过激进,尤其是在国民党首都南京,但有一个板块却是各种思想火花不断涌现的地方。这就是副刊,因为副刊游离于政治之外,属于纯文化范围,于是这里成了文人骚客展现自己思想的好地方,很多新思想都是从这里涌现出来的。

  而民国报纸文艺副刊的兴起,据说还和缺稿有关,在一本专门研究民国副刊的书中,讲述了这样的故事,《新闻报》编辑孙玉声曾经面临这样的窘境:因为当时时局比较混乱,交通经常受阻,外地消息往往要经过数十日才能到达,即使近的地方的消息也要两三天才能到达,电报通常又是惜字如金,只能发几个字。所以“每日报中材料,颇感困难。一届冬令封河,京津各道消息不通”。不得已,当时的报纸就开始用论说充篇幅,夹杂诗词杂稿充版面。于是副刊开始发展起来,而后成了各杂家思想汇聚的地方。

  民国时期报纸上的广告大户是谁

  民国时期的报纸,除了形式上略微不同(当时都是竖排版),不仅内容上跟今天的报纸没有多大区别,而且在广告方面也与当下是异曲同工。如今我们看的报纸上的广告五花八门,但大户主要是房产、汽车、家居等,而民国时期放眼望去,最多的就是香烟、剧场、戏院、商场等广告,这些都是报纸的广告大户,在《中央日报》上,常常出现半个版、一个版的香烟广告,而且那时的广告都是手工画的图画,因为当时照相技术还不发达,很多画面都是用手绘的妙龄女郎来代言。

  从广告的版面来看,所占比例不比今天少,仅从《中央日报》来看,虽然三张共12版,但每一张里起码有两面是整版的广告,剩下一半才是新闻内容。

  民国时期的报纸广告,除了这些香烟广告大户外,还有一些时令性的广告和一些启事,比如五六月份夏天到来的时候,报纸上就会出现各种汽水、清凉油等广告,如著名的“金陵汽水”常常是在这时的封面版上出现。

  为推销报纸老总亲自当托儿

  民国时期的报纸之间也有竞争,特别是民办报纸,主要是以盈利为目的,所以报纸的销售量对它们来说才是生存的根本。为了扩大自己的销路,各大报纸在宣传上也是竭尽所能。

  比如价格上,当时南京的第一家民间报纸《民生报》就比其他媒体要优惠。当时很多报纸除了打出零售价格,还把各种邮寄和打折的条件也列明了。比如在一份1946年的《首都晚报》上,打着“每份售国币一百元,每月三千元,平寄每月加收六十元,航空寄加三百六十元,直接订阅纪念定户八折优待”的字样。

  看来当时的报纸不仅有优惠,还能空运到外地。从中也不难看出,民国晚期的物价已经上涨到什么地步,一份报纸已经上百元,而民国早期《中央日报》才“三分”钱一份。

  为了扩大自己报纸的影响力,除了在价格和服务上下功夫,当时的报纸宣传还用到了“托儿”,《民生报》的创办人成舍我就曾经亲自上马当托儿,他曾经跑到人多的报摊前买自己的报纸,一边买还一边假装看,边看还边赞扬自己的报纸说:“哟,这份报纸很好看,很不错。”

  “人皆玳瑁,我独乌龟”

  民国之前的报纸,主要是刊登发表个人主张的文献,还没有职业记者一说。“记者”这个词第一次出现,是在1905年上海的《申报》上,如民国初年的黄远生、林白水、邵飘萍等,都是当时的著名记者。而办报人成舍我还创办了一个专门的新闻学校来培养记者,记者一边在后方学习理论,同时也在新闻前方实践。

  但那个时候的记者真不好当。由于交通工具和通讯设备的限制,记者常常会抓不到好稿,因而挨批评。比如,成舍我对记者的管理很严格,每天都会亲自比较各家报纸版面的优劣,树立几个“假想敌”,如果发现落后于人,他就会责问记者。1947年,南京特派记者报道某地发现了大乌龟的新闻,次日另外几家报纸报道称不是乌龟而是玳瑁,成舍我很恼火,立即致电记者,里面有“人皆玳瑁,我独乌龟”的话,一时传为笑谈。

  民国南京诞生了许多报纸,更滋养了许多杰出人物,他们既是报人,又是记者,把自己的理想和追求倾注在字里行间,留下了许多令人称道的事迹……

  本版主笔 快报记者 戎丹妍

  本版摄影 快报记者 辛 一

  香烟产品是民国时期报纸的广告大户

收藏 打印 推荐    
 
友情链接
 
现代快报版权所有 版权声明  | 投稿信箱 | 联系方式 | 网管信箱 | 广告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