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7版:中国新闻
3上一版  下一版4  
PDF 版
· 各界人士冒雪吊唁钱学森
· 2020年我国将实现小康
· 甲流疫苗接种范围将调整
· 寒潮催北京今冬初雪提前
· 违建楼竟是房地产开发项目
· 10件地震文物成“国宝”
· 侯耀华代言
十广告涉嫌违法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2009 年 11 月 2 日 星期   重要律师声明
上一期  下一期  
 
下一篇4  
    论坛 博客 推荐  
各界人士冒雪吊唁钱学森
钱老家门前络绎不绝,公众吊唁将持续几天
  11月1日,人们在钱学森家中设立的灵堂悼念钱老 新华社记者 高学余 摄

  北京入冬的第一场雪昨天悄然而至,但并没有阻挡自发吊唁科学巨擘钱学森的人们的脚步,钱老家门前的吊唁者络绎不绝。其中不仅有钱老的同事好友,也有曾为他担任警卫的武警战士,甚至素未谋面的敬仰者。据有关人士介绍,公众吊唁将持续几天,请吊唁者遵守秩序。

  风雪难阻吊唁客

  经过连夜的准备,昨天清晨8时,设于阜成路8号院内钱学森家的灵堂布置完毕,开始接受公众吊唁。在漫天的雪花中,一夜间被吹落的黄叶铺在通往钱老家的方砖路上,越发显得肃穆。钱老家楼门两侧放满了花圈,其中有中国工程院、西安交通大学等机关单位,也有以个人名义送来的花圈。随着前来吊唁的人增多,送来的花圈也逐渐向门口两侧延伸。在灵堂四周,摆放着钱老家人和有关领导敬献的花圈。

  风雪中,前来吊唁的老人由家人搀扶,打着雨伞缓缓走向钱老的家中。年轻人则一身的雪花,进入钱老家前,才郑重地抖落雪花,摘下帽子。前来吊唁的人中有很多身穿军服,有钱老以前工作单位的领导、同事,有钱老母校北京师范大学附中的师生们。也有独自一人赶来的钱老的仰慕者,71岁的张鹤鸣老先生就是其中一位,他昨天清晨闻知钱老去世的消息,立即从家中赶来,“当年钱老握过我的手,我记忆犹新,今天就是下刀子我也要来。”

  从昨天上午直到傍晚,前来自发吊唁钱老的人络绎不绝,仅上午就有数百人前来。吊唁者都表示,确定钱老追悼会的日子后,他们都要去八宝山再送钱老最后一程。

  朱光亚夫人表达哀思

  顶着漫天的风雪,孙家栋、栾恩杰、任新民……中国航天界的知名专家,一个接着一个,前来这里向这位中国航天事业的奠基人深深地鞠上三躬,表达自己的崇敬与悼念。

  “两弹元勋”朱光亚的夫人许慧君,在工作人员的搀扶下,代表朱光亚前来表达哀思。“光亚因身体原因不能来,一定要我代表他表达沉痛哀思。”眼圈通红的许慧君紧紧拉着钱学森夫人蒋英的手说,“钱老是光亚最敬重的人,他为中国航天事业建立的功勋无人能及。”

  公众吊唁持续数日

  昨天上午将近11时,总装备部的工作人员看到众多媒体记者,在风雪中已守候3个小时非常辛苦,在和钱老的家人沟通后,安排记者分批进入灵堂内采访,但是钱老的家人没有接受采访。

  钱老家一层的一个房间被布置成灵堂,正中挂着钱老的遗像,前方摆放着一排松柏,搭配有菊花、百合,整体环境大方、肃穆。来吊唁的人都在钱老的遗像前,深深地鞠躬三次表示悼念。很多人出来时,眼里都噙着泪花。

  钱老的儿子钱永刚和孙子在家中接待吊唁者,遇到钱老生前的好友故交,钱永刚都亲自送到门口。据和钱家熟识的吊唁者介绍,蒋英老人身体还好,但这些天很累,正在卧床休息。

  总装备部的有关人士告诉记者,钱老家接待公众吊唁将持续几天,时间是每天的上午8时到11时30分,下午1时到5时,请吊唁者一定遵守秩序,服从现场工作人员的安排。钱老的家人最近也一直忙于料理后事,也请吊唁者不要打扰钱老家人的生活。

  学生、卫士追忆钱老

  前来吊唁的范良藻是钱老回国后带的第一个物理力学研究生,直到昨天来吊唁,范良藻已经50多年没有见到钱老了。范良藻印象最深的是钱老的名言:“外国人没什么了不起,什么事中国人干不了?”钱老治学严谨又不失民主,这些都让范良藻受益终生。“50年的分别,50年的思念。”范良藻一边慨叹天降大雪悼念钱老,一边缓步离去。

  陈兆武曾是一名武警战士,2002年到2003年,他和战友们就站在钱老家楼门外,担任警卫工作。陈兆武知道自己守卫的是一位大科学家,但他只见过钱老一面,因为钱老身体不好,平时很少下楼。“今天我就是来看看钱老,看看我曾工作过的地方。”陈兆武说。

  综合新华社《北京晨报》消息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友情链接
 
现代快报版权所有 版权声明  | 投稿信箱 | 联系方式 | 网管信箱 | 广告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