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32版:成长周刊
3上一版  
PDF 版
· 让孩子学会做笔记尤为重要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2009 年 11 月 2 日 星期   重要律师声明
上一期  
 
下一篇4  
    论坛 博客 推荐  
让孩子学会做笔记尤为重要
  要提高孩子的课堂学习效率,除了要求老师在“教”上下足功夫外,还取决于自己的孩子是否会“学”。而这记笔记,及时把与课文相关的学习要点加以记录、圈点或批注,以利于后期复习时消化和巩固,便是整个学习过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环。但在学习过程中,往往有一些孩子的课堂笔记质量不高,要么杂乱无序,要么丢三落四,这就直接影响了他们的学习效果。

  孩子笔记质量不高,其主要原因在于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一方面对课堂笔记的重要性认识不够,另一方面,没有掌握必要的做笔记的方法。这些不良习惯主要突出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一是不能主动记录课堂上所讲解或是讨论的重点或难点。有些孩子仅习惯记录老师在黑板上书写的内容,而常常忽视去记录老师讲解或是同学发言的内容,特别是那些课堂临时生成的精彩点评。更有甚者,有些孩子上课时注意力不集中,在课堂讨论交流的时候不注意听讲,而赶在快下课的时候,匆匆忙忙把老师写在黑板上的一点“精髓”抄在书上。这样的“断章取义”,充其量也只是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对于后期的复习的意义不大。

  二是课堂记录的内容不够全面。在笔记的内容上,有些孩子往往习惯于记录老师强调的或是个人不易理解的内容,而忽视从知识本身出发,去对所学的内容作较为全面的归纳和总结。这样做很容易造成某些知识点的疏漏。因为有些内容虽然易懂,但是如果不及时记录下来,加以归纳整理,就无法在平时的学习中得到有效的复习。

  除了让孩子正确地对待语文笔记外,我们还要引导孩子懂得如何用恰当的方式去记笔记,这一点在实际运用中也尤为重要。从笔记的目的以及所记录的内容来看,语文笔记大概可分为如下几种常见的形式。

  一是板书型。就是把板书的内容直接抄在课本上。这部分内容一般侧重于全文的结构、内容以及写法等。它们通常都是老师精心选择的内容,对课文的思路把握和内容理解有很好的提示作用,记录它们有助于从整体上把握课文的谋篇布局等。但板书的内容并不是面面俱到,因而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还需要老师及时对孩子进行提醒,让他们注意听讲,把一些重要的内容特别是那些课堂上临时生成,而又稍纵即逝的内容及时记录下来,以使自己的笔记既有骨架支撑,又有血肉充实。

  二是强调型。主要是就课文中所涉及的重点、难点或是词句理解等一些比较重要的内容。这部分内容更多的时候以老师口头强调的方式出现,如果不注意,在一篇课文的知识体系中就很容易成为漏网之“鱼”。

  三是批注型。一般侧重于对某些关键词句的赏析,或是文中某些突出的写法等方面的分析。这部分内容可以是老师讲解的内容,也可以是个人自主学习过程中所写的批注等。

  四是注释型。如对生字注音,形似字,或是对某些词语等进行解释。它一般作为文下注释的补充。这种方法对语言积累有一定的作用。

  五是摘录型。指的是孩子自己在参阅有关教学辅导书过程中,所摘录的有关内容,作为课堂学习的补充,以帮助消化巩固。

  六是答案型。即把课堂上老师所讲解的书后习题答案直接写在书后习题旁边,以便及时参考。凡此种种,都是一些常用的笔记形式。

  另外,从便于复习的角度看,现在许多老师都要求孩子把语文笔记直接记在书上,如页眉或是页脚的空白处。因此,我们还要提醒孩子在认真做笔记的同时,注意在书本上选择好恰当的记录位置,如属于课文总体内容的可以写在页眉页脚,而对于个别语句或是段落的批注则要写在相应的句子或段落旁。否则杂乱无序,就会给后期学习带来一定的麻烦。

  笔记事小,但对于学习意义重大,因此,值得我们家长关注。特别是对于一些学习缺乏主动性,上课容易分神的孩子,在他们的学习过程中切记要给予必要的督促和提醒,以帮助孩子养成做笔记的良好学习习惯。

  名师简介:张会齐,教育硕士,鼓楼区首届标兵教师,南京市优秀教育工作者。曾在省级以上刊物发表教育教学论文40余篇,所辅导的学生在各级报刊上发表作文数百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友情链接
 
现代快报版权所有 版权声明  | 投稿信箱 | 联系方式 | 网管信箱 | 广告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