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4版:民生
3上一版  下一版4  
PDF 版
· 下岗女工努力就有春天
再就业的她成了民族团结先进个人
· iphone手机
开售两天突破百台
· 昨天开幕就签大单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2009 年 11 月 2 日 星期   重要律师声明
上一期  下一期  
 
下一篇4  
    论坛 博客 推荐  
下岗女工努力就有春天再就业的她成了民族团结先进个人
  周晓红,今年46岁,是建邺区南苑街道健园社区的社区书记。居住在该社区的少数民族群众说起她时,脸上往往带着和善的微笑。今年9月底,她作为全国民族团结先进个人,去北京参加国庆60周年观礼,并代表全国749名民族团结先进个人,在国务院第五次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发言。会后,所有代表和国家领导人合了影,“最难忘的是胡锦涛总书记,他跟我们一一握手,那双手很温暖。”

  周晓红近照 快报记者 赵杰 摄

  说角色——

  铜头铁嘴橡皮肚子飞毛腿

  初见周晓红,体形偏瘦,身高1米53,说起话来语速很快。就是这么一个娇小的社区书记,把健园社区的民族团结工作搞得有声有色。可当初,她压根没有想过自己会干上这份职业。

  周晓红原先是一家企业的检验员,2000年她37岁的时候下了岗。一次偶然机会,看到建邺区要招社区工作者,她抱着试试看的态度去应征。

  “当时我想社区不就是调解调解矛盾,发发老鼠药吗?”可是后来周晓红才明白,“小巷总理”不易当,她总结出这个角色要“铜头铁嘴橡皮肚子飞毛腿”。

  需要说明的是,周晓红工作的健园社区居住着回族、满族、维吾尔族等14个少数民族300多户人家,800多人,这在东部城市并不多见。

  在此情况下,周晓红建立了少数民族台账,还成立了“民族之家”和“民族之家艺术团”,把少数民族兄弟姐妹团结在一起活动。

  她希望——

  社区的每个人都平平安安

  通过一桩桩事情,社区少数民族的兄弟姐妹都知道了周晓红,大家有什么事也都会找她帮忙。记者采访中,一位居民说起了2008年的一件事。那年一月,一场百年难遇的大雪袭扰南京,眼看着雪越来越大,周晓红开始担心起社区里64岁的独居老人孙宏银(回族),因为他是智障人士。

  第二天一大早,她就来到孙宏银家,发现他家大门紧锁,临走前,她特意在门上做了一个记号,等到下午再去时,那个记号纹丝未动,她心里立刻有种不祥的预感,赶紧带领工作人员冒着大雪找遍了方圆几公里,直到晚上10点多,才在一个超市外的空调主机下,找到蜷缩着取暖的孙宏银。

  周晓红说她永远忘不了那一幕,找老孙的过程里她几次落泪,“我就希望咱们社区的每个人都平平安安的。”

  为工作——

  她自认不是好母亲和好妻子

  大部分的精力和时间都给了社区,周晓红觉得自己并不是一个好母亲和好妻子,说起这些,她的声音低了下来。

  “我丈夫是名驾驶员,和我一样,眼睛一睁,忙到歇灯,加班是常有的事。”周晓红说,他们很少有时间顾及女儿的生活和学习。去年,女儿高考三天,特别希望妈妈能请假陪她,可那几天社区有事要处理,“那几天,女儿就自己独来独往,我晚上回去一看,她考试期间都吃的方便面,还只吃了几口。”周晓红说那时心里很不是滋味,一个人偷偷哭了好久。

  丈夫有时也会埋怨周晓红,说她不顾家。“有一次我过生日,他开玩笑说,不送我别的,就送张折叠床,让我可以住在社区里。”但丈夫埋怨归埋怨,还是很支持她的工作。“每次社区一有事,他就说你快去吧,他明白我是个心重的人。”

  发言前——

  她一口气吞了16颗响声丸

  这些年,周晓红不仅把“民族之家”搞得有声有色,还帮助居民解决了水管改造等民生问题,成了少数民族群众的“贴心人”,先后获得了南京市“十佳社区工作者”、“五一劳动奖章”等荣誉称号。

  今年9月底,她被邀请去北京观礼新中国60华诞,还参加了国务院第五次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并且在会上作代表发言。

  “我真是高兴坏了,从来没想过自己能在新中国60岁生日时去北京。”周晓红说,北京的每一天她都激动着,总也看不够似的。住在京西宾馆的前一晚,因为第二天要开会,她激动得一晚上没睡着,又怕嗓子不够响亮,一连吞了16颗响声丸。

  2009年9月29日上午, 当主持人宣布来自南京市建邺区南苑街道健园社区党委书记周晓红代表749名先进个人发言时,全场掌声雷动。

  通讯员 钱年华 林厚彬 解菁

  快报记者 赵丹丹 钟晓敏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友情链接
 
现代快报版权所有 版权声明  | 投稿信箱 | 联系方式 | 网管信箱 | 广告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