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30版:争议爱
3上一版  下一版4  
PDF 版
· 80后 结婚主力 变离婚大户?
· 这些话题正在被争议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2009 年 10 月 31 日 星期   重要律师声明
上一期  
 
下一篇4  
    论坛 博客 推荐  
80后 结婚主力 变离婚大户?
  “80后”这个群体是最近几年的结婚大户,同时也为离婚率作出了“贡献”。今年上半年南京平均每月约有840对夫妻离婚,其中“80后”、年龄不到30岁的夫妇离婚率最高,约占离婚总数的30%。有位“80后”网友在情感论坛留言:“我身边同学结婚的,已经有三分之一离婚了。”作为新时代的结婚主力军,80后的婚姻到底怎么了?为何过把瘾就死?我们试图了解80后的爱情故事,还原他们的婚姻历程,从中得出些经验或启示。

  争议一

  距离是第一杀手?

  齐燕(化名)和老公一起坐在了玄武区婚姻登记处的离婚室里,记者瞄了一眼两人正在填写的表格,发现他们学历都不低,全是硕士。办完“分手”后,齐燕告诉记者,她和老公是大学同学,硕士毕业后两人的年龄都不小了,在家人的催促下办了婚礼。结婚后的第三天,她接到了美国一家大学全额奖学金的邀请,就这样,婚后两个月,她便飞去美国继续攻读博士,老公则留在南京高校当讲师。这个国庆节,齐燕飞回南京,想劝老公和她一起到美国,可老公却摇头不愿意,觉得到了国外没有自己发展的地方,而男人如果靠女人也很没面子。就这样,双方都坚持留守在各自的城市,结果那就是分道扬镳。齐燕悄悄地告诉记者,其实两人并不是不爱对方,只是结婚半年多,两人在一起的时间,不超过10天,她一个人在国外也挺寂寞的。对于两人的离婚,最难过的是婆婆,老人家说,其实都是两地分居惹的祸,要是齐燕不出国就没事了。

  “以前还有组织可以找,两地分居组织还给往一块儿撮合,现在,人口流动性这么大,组织哪里管得过来啊。”玄武区婚姻登记处的工作人员分析,在一年高过一年的离婚率里,约有三成是因为长期两地分居。80后们工作压力大,独立性强,谁都不愿意为了对方舍弃自己的一切。

  难道两地分居,夫妻就一定要分手?今年26岁的朱敏却不这样认为。结婚后,丈夫被调派到广州的总公司,每个月只能回来一次,而她从不担心两人感情会变淡,相反,距离产生美,两人每天都会发短信聊天,感觉对方就在自己身边。

  江苏省社科院城市发展研究所丁宏博士认为,社会在发展,人口在流动,以前要办调动,迁户口,才能够到外地工作生活。现在这一切都省略了,买张火车票飞机票就可以走天涯,想在哪里落脚就在哪里落脚。于是,两地分居的越来越多,牛郎织女的爱情就是要经得起考验和妥协,不管谁退一步,那对婚姻都是功臣。

  争议二

  婆婆是不可避免的第三者?

  华峰和林琳是典型的80后一代,一年前刚刚领了结婚证。小夫妻住的两房一厅公寓,和华峰父母家在同一个小区内,也就“一碗热汤”的距离。照理说,与上一辈人相比,林琳和婆婆的相处应该容易得多。因为,小两口不再与长辈同在一个屋檐下,距离稀释了很多矛盾。同时,在经济上两代人各自独立,不必为经济问题而发生矛盾。但林琳坦言,婆媳矛盾仍是令她最感头疼的家庭问题。因为婆婆经常会突然打开他们家的门,好像是突击检查一样。看见还没来得及洗的锅碗和衣服,就会数落她半天,甚至连看见他们吃方便面也要说,就好像是林琳在毒害她儿子一样,“婆婆就好像是第三者一样,如影随形,让人受不了。”最终,林琳因忍受不了而和华峰离婚。

  有人认为,80后的离婚中还有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媳妇学不会与婆婆相处,婆媳矛盾是许多80后女性提出离婚的重要因素。“挑战亲情”的唯一后果只能是失败。80后的男孩子一般都比较依赖母亲,“老婆可以再找,妈妈只有一个”这种想法很普遍。而男性在这种婆媳关系的处理上往往也不成熟,很容易引起问题。

  而对于婆媳问题,在小萍的眼里则一点也不难。其实在没有结婚前,婆婆曾瞧不起她,因为她来自苏北农村。结婚后婆婆也经常挑她毛病,不过小萍总是不吭声,“婆媳关系最重要的一条就是,把婆婆当成自己的客户一样对待。客户要吵架,你得做好客服工作。不管有没有道理,对客户不能正面冲突,好话得说在前头。”婆媳关系正是这样好起来的,再加上小萍的嘴甜,“妈妈”叫个不停,陪婆婆烫头发,给婆婆买生日礼物,她就是这样一步一步地把婆婆给收服的。“我的工作这么忙,每天都是早出晚归的,要是没有婆婆给我带孩子,我肯定要疯掉。”小萍说,生完宝宝4个月,她就上班了,宝宝还有家里全靠婆婆一个人忙。

  江宁区婚姻登记处的王主任表示,婆媳关系是千古难题,老年人上了年纪,容易产生孤独心理,渴望和小辈生活在一起。即使遇到“不讲理”的婆婆,儿媳一方也要主动伸出交流之手,巧妙地用智慧去化解婆婆的顽固。

  争议三

  “小三”在婚姻中如影随形?

  和很多80后一样,罗娜也是闪婚,从两人相识,到去民政局登记结婚,只用了不到三个月时间,因为交往第二个月她就意外怀孕了,他们迅速结婚。“韩剧看多了。”罗娜一直憧憬婚后美好的生活。可现实生活与罗娜的憧憬完全是两个概念:在罗娜的眼里,丈夫没有家庭责任感,脾气暴躁,经常把小孩丢给保姆出去找朋友喝酒吃饭。而更令她忍受不了的是,丈夫一次喝醉酒后回家,她帮他换内衣的时候发现了其出轨的“证据”。虽然事后他一再解释说是因为醉酒而做错事,可是罗娜还是要离婚。“什么都不要,也要离”。在婚姻登记处,罗娜在离婚协议书上签名后,毅然结束了婚龄仅一年的婚姻。“现在的女人怎么那么要强?以前只听过休妻。这倒好,如今是休夫了。一次出轨,她二话不说,说离就离。”看着拿到离婚证书后扭头就走的罗娜,这名被“休”了的丈夫牢骚满腹。

  对此,白下区婚姻登记处的徐主任表示,古时有“休妻”,由于女性天性重家庭,再加上再婚要比男性困难,所以很多女性即使丈夫有了外遇,也大多是采取隐忍的态度。而近年来,南京市离婚率不断上升,值得关注的是由女方提出的比例,已由5年前的2:10上升到现在的10:3,今年1至7月,仅白下区650对离婚夫妻中,就有80%是由女方提出的,出现了历年来少有的“休夫”现象,在离婚战役中,她们的态度主动、强硬,立场坚定,因为80后的女性有学历、有地位、有财富,她们不像过去需要依附于男人才能生活。

  争议四

  只有闪离才能“调停”矛盾?

  2008年8月8日,婚姻登记所的空前盛况让人记忆犹新,但一年过去,已约有60对小夫妻“say bye”。江宁区婚姻登记处的王主任告诉记者,“登记刚一个星期,就来了5对小夫妻办离婚,还有一对第二天来的,看了真是让人痛惜啊!”王主任了解到,这对小夫妻其实才认识一个多月,有一天,两人一起出去散步,听到很多人在聊8月8日结婚,男孩就问女孩,想不想也在8月8日结婚,那可是千载难逢的机会。女孩子也觉得有意义,就答应了。可是婚后的第一个早上,两人为了牙刷怎么放发生了争执,女孩认为牙刷头朝上放比较卫生,可男孩20多年来的习惯是将牙刷头朝下放,结果谁都说服不了谁。加上是否让婆婆住进新房等不是问题的问题,促使二人“闪离”。

  在鼓楼区婚姻登记处,一对“80后”的小夫妻办了离婚手续,而他们似乎轻车熟路,打印好离婚协议书,领表格。女方是1986年出生的,小夫妻去年8月8日结婚,到去年底离婚了,今年6月份又来办复婚,没想到才好了几个月,长假一过又来办离婚了。“结婚离婚,在他们眼里就好像是过家家,反正不用单位出证明,甚至父母都不知道,就这样草率。”

  只有闪离才能“调停”?其实不然,鼓楼区婚姻登记处的夏主任介绍说,很多夫妻分道扬镳时,可能会说“我不适合你,你可以找个更好的!”或者“我和你结婚是个错误!”等等,但是从“围城”里走出来后又想回去的却不少。据初步统计,今年一季度南京八城区结婚登记8783对,其中复婚的就有298对,比去年同期增长30%。除去节假日,婚姻登记部门在今年一季度实际上班约60天,意味着平均每天有5对夫妇吃“回头草”,这其中就会有1对80后小夫妻。爱周刊记者 项凤华

  离婚需要“缓冲期”

  根据婚姻登记部门抽样调查南京500对离婚夫妻发现,结婚1年办理离婚登记的夫妻,占离婚登记总数的比例高达8%。结婚2-3年办理离婚登记的夫妻,占离婚登记总数的比例高达12%。也就是说,在离婚登记当事人中约有20%婚姻关系维持不到3年。在这些离婚当事人中“80后”占了相当大的比例,其中有90%的夫妻双方都是独生子女。

  面对“80后”夫妻越来越高的离婚率,记者想起不久前曾看到这样一个新闻,上海有一家“离婚公司”推出了一项“试离婚”服务,让打算离婚的夫妻签订协议,接受一段为6个月的“缓冲期服务”——让夫妻双方“补习”婚姻知识,再决定是分还是合。婚姻毕竟不是易耗品,既然已经步入了婚姻的殿堂,就要用心经营而不是轻言放弃。从这个角度看,这项服务看上去不错,小夫妻俩不妨都给双方一个台阶下,冷静一下,不要一闹矛盾就想到离婚,有的根本不给对方时间改正。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友情链接
 
现代快报版权所有 版权声明  | 投稿信箱 | 联系方式 | 网管信箱 | 广告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