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C5版:生活无锡
3上一版  下一版4  
PDF 版
· 工作时被翻斗车压伤左脚落下残疾
· 摊贩和城管玩起“躲猫猫”
· 20幅挂牌土地找到买家
· 中国队再夺一块金牌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2009 年 10 月 29 日 星期   重要律师声明
上一期  下一期  
 
下一篇4  
    论坛 博客 推荐  
工作时被翻斗车压伤左脚落下残疾
公司支付部分医疗费后让他找包工头解决剩下的事情,专家支招:可以层层往上追究
  目前,国务院法制办正在就《工伤保险条例》的修改向全民征集意见。据了解,这是《工伤保险条例》实施5年后首次修改并公开征求意见,新的条例在今年有望出台。与此同时,《生活无锡》在本周连续接到两起工伤索赔难的投诉,工伤索赔都难在那些地方?劳动者要注意什么才能在工伤后获得相应的补偿?市民对新的《工伤保险条例》又有哪些期待?《生活无锡》对此进行了调查。

  及时申请工伤鉴定方能确保自己的合法权益不受侵害

  没有合同,左腿伤残的他一筹莫展

  案例一:没有劳动合同该如何维权?

  46岁的何昭怀是安徽人,从2008年6月起就跟一个私人水电工包工头在无锡某建筑公司做水电安装工作。今年11月,何某在工作时被装满水泥的翻斗车压伤左脚,被工友们送到附近的玉祁医院,后因伤情严重又转到101医院、安徽六安市第二人民医院等地手术治疗。治疗期间,何某收到了公司转来的28000元医疗费用,自己垫付了将近10000元的医疗费。治疗终结后,医生诊断何某左脚踝关节粉碎性骨折,导致左下肢体功能严重丧失。随后,何某来到公司要求协商解决自己的事情,却被告知公司已拿出部分医疗费,剩下的事情要何某去找包工头。可包工头早已不知去向,何某想去劳动局反映问题,却苦于没有劳动合同。

  专家支招:《工伤保险条例》规定:用人单位实行承包经营,使用劳动者的承包人不具备用人单位资格的,由具备用人单位资格的发包人承担工伤保险责任。据此,伤者可以层层往上追究至有资质的开发公司,但须证明自己和这个公司存在事实劳动关系。

  案例二:公司转移资产不愿赔付怎么办?

  查瑞珍是江阴华士镇的村民,今年1月到江阴某公司主管车间生产管理,双方签了一份三年的劳动合同。8月4日,查某在车间做原料时发生意外,身上多处骨折,头部有裂伤。查某迅速向劳动部门申请了工伤认定。可随后,当查某向公司主张受伤期间的工资时,公司却拒绝支付。随后,查某又发现公司正在将土地厂房、生产设备等分开变现,即将遣散工人。按照工伤劳动条例,查某必须等六个月伤情稳定后才能去公司进行相关索赔,可是查某却担心到那个时候公司资产早已被转移完毕,自己一分赔偿也拿不到。

  专家支招:按照法律规定:公司在破产、撤销、解散进行资产变现、土地处置和净资产分配时,应当优先安排解决工伤职工的有关费用,而在此案例中,公司为了规避承担查某的工伤费用,钻了法律的空子,采用不申请破产但暗中转移资产的方式,让公司名存实亡变成了一个空壳子。对此,《工伤保险条例》并没有明确相关的制裁方式,查某所能做的只能是等待工伤鉴定等级出来后,通过当地仲裁工伤委员会要求公司支付赔偿,如果公司拒绝支付,查某可以提起民事诉讼。

  在无锡市劳动局工伤处工作多年的张处长认为:现在一些劳动者遇到“工伤索赔难”大多都是因为双方没有签订相应的劳动合同或者老板跑了,或者某些公司利用转移资产等方式拒绝支付赔偿、或者劳动者很难证明自己是因工受伤等等。

  工伤鉴定申请务必及时办

  一旦发生工伤事故,劳动者怎样才能顺利拿到应得的工伤赔偿呢?无锡市劳动局的一位负责人表示:首先,劳动者要和用工单位签订相应的劳动合同。其次,如果情况特殊的确不能签订劳动合同,那么在工作的时候一定要注意搜集自己和用工单位存在合法用工关系的相关证据。这些证据包括工资支付凭证或记录(职工工资发放花名册)、缴纳各项社会保险费的记录;用人单位向劳动者发放的“工作证”“服务证”等能够证明身份的证件;劳动者填写的用人单位招工招聘“登记表”“报名表”等招用记录;考勤记录;其他劳动者的证言等。此外,还有一些简单的小窍门,譬如在工伤事故发生当时就可以立刻向110报警,民警在事故现场的相关笔录就可以作为存在合法劳动关系的证据之一。如果这些方法都无法证明,劳动者也可以向有管辖权的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

  确定劳动关系后,一个很关键的注意点就是,要注意工伤鉴定的时效性。

  条例规定:用人单位应当自从业人员发生事故伤害或者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之日起30日内提出工伤认定申请。用人单位未在规定时间内提出申请的,从业人员或者其直系亲属、工会组织在事故伤害发生之日或者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之日起1年内,向用人单位工商注册地的区、县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注意了这些,一般都可以比较顺利地拿到应得的工伤补偿。

  据了解,目前国务院法制办正在就《工伤保险条例》的修改向全民征集意见,昨日,《生活无锡》也随机征集了不少市民的意见。

  市民王先生表示:目前的工伤索赔程序太过复杂。从最初两个月的申请工伤认定,到1—2年的劳动能力鉴定,到最后的工伤待遇支付。按现行规定,如果将索赔所有程序都走一遍,起码要两年,如果没有合同要靠举证来证明劳动关系的话,时间更是遥遥无期,最长时间可达6年。很多工伤者都耗不起这漫长的索赔程序,所以希望新的《工伤保险条例》能够简化这些程序。而市民周先生则认为:工伤赔偿难,难就难在许多工人都是跟着所谓的小老板干的,这些小老板为了节约成本,很多都不给自己的员工办保险,一旦员工出事,小老板就脚底抹油直接跑了,或者小老板根本就不承认工伤者是自己的职工。按照规定,开发商必须把工程包给有资质的公司,而不能包给没有资质的自然人,但为什么很多单位尤其是建筑业依然存在着这种非法用工的现象?一个很大原因就是我国现有的工商管理条例对用人单位不依法参保的,除责令改正、征收滞纳金外,缺乏相应的强制性手段,没有给予刑事和经济处罚。 唐奕 文/摄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友情链接
 
现代快报版权所有 版权声明  | 投稿信箱 | 联系方式 | 网管信箱 | 广告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