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5版:国际新闻
3上一版  下一版4  
PDF 版
· 在巴格达,你不知死神何时光临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2009 年 10 月 27 日 星期   重要律师声明
上一期  
 
    论坛 博客 推荐  
新华社记者前方归来,为我们讲述暴力阴影下的伊拉克首都
在巴格达,你不知死神何时光临
  伊总理马利基(中)抵达爆炸现场视察。新华社/路透

  10月25日上午11点30分左右,伊拉克发生两年多来最为严重的一次爆炸袭击,目前已造成155人死亡,500多人受伤。爆炸不仅造成两名中国厨师受伤,而且导致我驻伊大使馆和新华社巴格达分社门窗受损,天花板坍塌。

  频频的爆炸声中,那个城市的人们如何生活?我驻巴格达人员怎样工作?新华社记者惠晓霜曾在巴格达分社工作一年零三个月。去年底从巴格达归来的他讲述了在那个战乱城市里的经历。

  驻地饭店经常遭袭

  此次发生在巴格达的两起自杀式汽车炸弹袭击,距离中国驻伊使馆和新华社巴格达分社所在的曼苏尔饭店只有50多米,导致部分房间天花板坍塌,门窗玻璃迸裂。获知这一消息时,惠晓霜已回到国内。“曼苏尔饭店已经几次遭到袭击了,有的是专门针对饭店,有的则是‘殃及池鱼’。”11层高的曼苏尔饭店和此次受袭的巴格达省政府大楼和伊司法部大楼都位于巴格达市中心。

  就在惠晓霜抵达巴格达前2个多月,曼苏尔饭店一楼大厅里遭遇自杀性炸弹袭击,数十人伤亡。“同事告诉我,大厅里脑浆和肌肉碎片飞得到处都是。”惠晓霜说,带着同事“安全第一”的提醒,他抵达了巴格达。半个月后,就亲眼目睹了一起爆炸,“爆炸规模不大,死了一两个人,站在窗前可以看到浓烟升起。”

  没多久,曼苏尔饭店外又先后发生两起爆炸,距离25日的爆炸只有十几米远。

  在巴格达,曼苏尔饭店是相对比较安全的地方,几家外国媒体办事处和部分伊拉克国会议员常年驻扎和居住在此。惠晓霜每天都能看到一辆装甲车或者坦克守在饭店门前,但这并不能阻挡流弹和漫无目标的炮弹。“经常有迫击炮弹、流弹飞进院子,或者射到墙上。最危险的一次,一枚火箭弹落到使馆的车子旁边,幸好是发臭弹,没爆炸。”

  “首席”数次大难不死

  在巴格达,新华社记者接触最多的伊拉克当地报道员。“他们都是本地人,对当地情况非常熟悉。”从上世纪90年代起,这些报道员就跟新华社合作。其中,就包括“首席”报道员贾迈勒。2003年,美国对伊拉克发动战争时,贾迈勒冒着枪林弹雨,为新华社在全球第一个发出了“巴格达城上空响起空袭警报”的报道。

  在贾迈勒的身上,惠晓霜看到生活在恐怖袭击阴影下的当地民众是如何的艰难。2006年什叶派和逊尼派穆斯林暴力冲突的顶峰时期,贾迈勒一位与世无争的朋友,就因为是什叶派,到市中心领取配给食品时被逊尼派武装人员开枪打死。

  新华社在费卢杰市的报道员埃萨维,因为与守卫关卡的伊军警打了一声招呼,就被“基地”组织认为他与军警关系密切。当天,埃萨维一家五口在家里被杀戮。

  贾迈勒的汽车上有一个弹孔,他上街时曾遭遇流弹袭击。贾迈勒告诉惠晓霜,他曾带着女儿去一家购物中心,第二天那里就遭受炸弹袭击。就在几个月前,他和家人在一家餐馆吃完饭刚离开,一枚汽车炸弹就在餐厅外引爆,将他们刚刚坐过的座位炸毁。

  “贾迈勒的生活是巴格达人生活的缩影,类似的悲剧不断在他们周围上演,他们每个人的生活都提心吊胆的,不知道哪天死神就会降临。他们每个人都渴望和平安宁。”惠晓霜说。

  警察开枪代替鸣哨

  “巴格达是新闻记者死难最多的地方之一。”惠晓霜说,虽然伊拉克人普遍对中国人很友好,但当地有一些恐怖分子、犯罪集团可能会出于经济或政治目的,对为中国人服务的当地人进行绑架。“因为当地不少人会认为,为外国人服务会拿到高薪。”像贾迈勒这些报道员,如在街头现场进行采访,无论如何不能透露自己的身份和目的,否则可能遭遇不测。

  在巴格达街头,惠晓霜天天能听到枪响。起初听到枪响时,惠晓霜还以为外面发生了武装冲突,但渐渐他明白了:当地警察和安全部队把鸣枪当成了提醒的方式之一。“比如,警察在街头执勤,如果遇到堵车,而又有重要官员的车队马上要通过,那就会放几枪,催促车辆快速通过,就像我们国内交警吹哨子一样。”

  快报记者 常毅

  袭击重创公众对政府信心

  巴格达市中心25日遭到连环自杀式汽车炸弹袭击,造成至少132人死亡,512人受伤。袭击重创公众对政府信心,使明年国民议会选举蒙上厚重阴影。

  一些分析师说,袭击经过精心谋划,目标指向政府机构,时间正值各政党讨论选举法,显示袭击意在破坏政治进程。

  联合国、欧盟、阿盟、美国、法国和伊朗等国际组织和国家纷纷发表声明,对袭击事件表示强烈谴责。目前尚没有组织认领这一袭击。

  伊拉克定于明年1月中旬举行国民议会选举。路透社说,明年国民议会选举时,伊总理马利基阵营希望依靠安全形势改善争取大量选民,袭击将打击伊政府改善安全局势的努力。爆炸发生后,不少市民谴责这起暴行的同时,批评政府安全措施不得力。新华

  伊总理矛头暗指邻国

  爆炸发生几小时后,马利基抵达现场视察。他谴责“基地”组织和前总统萨达姆的复兴社会党发动这一袭击,并指责其邻国叙利亚庇护该党的残余分子及支持者。

  马利基称,最新的连环炸弹攻击案,令人想起了8月19日在外交部和财政部所发生的死伤惨重的卡车炸弹攻击案,当时约有100人丧命。而在当时,马利基就公开指责过叙利亚。此后,两国分别从对方撤回了本国大使。宗和

  ■国际观察

  美军去留成难题

  针对此次连环袭击,美国国务卿希拉里说,恐怖袭击的目的是破坏伊拉克恢复稳定和自主的努力,但是她说袭击者不会得逞。她的话似乎从一个侧面暗示,这不会影响美国的撤军计划。而就在当天,美国共和党参议员麦凯恩则更加明确地表达了这一相同的观点。

  然而,分析师们却指出,伊拉克所发生的这次恶性连环爆炸袭击事实上却给希望从8月份开始从伊撤军的奥巴马出了个不小的难题。这是因为奥巴马政府原本打算在2012年前完成美军从伊全面撤军,自从美军于今年8月向伊交出安全控制权之后目前正在朝向这一目标靠拢,但是如果这次连环袭击之后伊安全局势再度恶化,并到不可收拾的地步,那么美国军方可能将不得不修改撤军时间表,从而推翻2012年撤离伊拉克的决定。

  另一方面,如果届时美军被迫改变撤军计划,继续留在伊拉克,那么这同样危险:一是,将大大失信于伊拉克国内各政治派别及各教派;二是给极端组织、恐怖组织留下破坏伊拉克稳定的口舌,并因此成为武装分子袭击的目标。美军是走是留陷入两难。钟合

收藏 打印 推荐    
 
友情链接
 
现代快报版权所有 版权声明  | 投稿信箱 | 联系方式 | 网管信箱 | 广告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