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9版:聚焦重阳节
3上一版  下一版4  
PDF 版
· 冬到海南夏去北戴河
南京推出“串门养老”
· 老年服务专业 大半学生改行
· 独居幸福指数明显低于偶居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2009 年 10 月 26 日 星期   重要律师声明
上一期  下一期  
 
下一篇4  
    论坛 博客 推荐  
冬到海南夏去北戴河 南京推出“串门养老”
花费不多玩得舒心,目前已有近万名老人到指定的外地养老院小住
  全市60岁以上户籍人口有99万(占总人口15.85%),目前正以每年近5万的数量增加。如今,南京养老机构档次偏低,高端老年公寓数量为0。现有的228家老年福利机构中,床位数20246张,平均每千名老人仅拥有床位约21张。超过90%的机构只能提供基本的住养服务,能提供康复服务的机构只有10家左右。

  根据南京市老龄办的最新统计数字,南京是全国老龄化程度最高的城市之一。现代社会和城市条件下,南京的老人如何养老、提高晚年生活质量?南京极度缺乏的养老院在建设、管理上,如何更契合老年人的需求?近日,记者从南京市民政局了解到,在以居家养老为基础、社区养老为依托、机构养老为补充的三大养老方式上,南京又新推出一种异地养老,让老人们“串门养老”,冬天的时候到海南,夏天的时候到北戴河、秦皇岛。

  ■记者探访 南京养老主要有四种模式

  南京市民政局老龄办主任程晓表示,虽然经过近几年政府的大力支持,南京养老床位数量不断增长,但是根深蒂固的传统观念让大多数的老年人还是愿意待在家中养老,因此南京也推出了以“居家养老为基础、社区养老为依托、机构养老为补充”的养老服务体系并形成规模,此外,还新推出一种像候鸟一样的“串门养老”。记者昨天对这四种养老模式进行了探访。

  模式一:

  居家养老

  优点:政府花钱买服务

  缺点:难满足特殊老人

  昨天中午,记者走进鼓楼区的徐奶奶家,70岁的她正坐在客厅里吃饭,服务员王阿姨正在阳台上洗衣服,“小王洗完衣服,在走前会帮我把药一一分好,中午吃哪一种药,要吃几颗,晚上又吃哪一种。”徐奶奶告诉记者,她的眼睛看不清药品上那些小字,幸好有这么个细心的人每天来家里帮她。

  当记者问:“为什么不选择到养老院?那里有很多老人,可以做伴!”徐奶奶说,她也想过这个问题,但是南京目前养老院的费用太高了,一个月至少要1200元,而她每月是靠政府的抚恤金生活,请人回来照顾的费用是政府付的,每天一两个小时左右,帮她做些家务事。

  据了解,居家养老服务是政府花钱为困难老人提供生活照料、家政服务和精神慰藉等服务,“通常情况下是每位老人每天一小时服务,这能够为老人解决一些困难,对于一些特殊的老人,这些服务远远不够,还需要其他的服务进行辅助,才能让困难老人生活得更好。” 程晓说。

  模式二:

  社区养老

  优点:不离家门统一照料

  缺点:设施少不能大众化

  近两年,南京的不少社区兴办起托老所,白天到托老所吃饭、娱乐,晚上回家享受天伦之乐。记者了解到,最近,玄武区台城花园社区被明确为南京市唯一的全国老年宜居社区的试点。“该社区专门设立了日间照料室,为社区里的老年人提供多种多样的活动方式和场所。”玄武门街道民政干事王耀然告诉记者。

  上午9点,日间照料室负责人顾女士正在厨房里洗洗切切,“加上外送到老人家的,今天我们一共要准备24个老人的饭,”顾女士说,今天中午有三菜一汤,清蒸鲳鱼、青椒炒干子、茭白炒肉丝、西红柿蛋汤。“我们的菜会根据老年人的特点做,有的老人有高血压要低盐,有的老人有糖尿病要少糖等。”

  正在交谈的时候,李爷爷和老伴走进来,大声说:“我们今天要出去逛逛,中午来吃饭呀。”李爷爷告诉记者,他们有的时候懒得做饭,就来说一声,预订一下饭,到中午直接跑过来吃,很方便,价钱也不贵,一份5块钱。吃完饭,把桌子上的盖板拿下来,就可以打麻将。大家凑在一起,聊聊天非常快乐,这样能消磨到晚上回家。

  “社区养老主要的问题还是场地跟设备,无法容纳更多的老人。”程晓告诉记者,社区的日间照料室设备比较有限,无法满足所有老人的需求,比如有些老人想唱歌、跳舞,但又担心声音太大,影响附近居民休息,所以有的时候很为难。

  模式三:

  机构养老

  优点:住进去啥也不用管

  缺点:吃饭不由己,远离亲友

  “公寓青山点将台,天然氧吧多青睐。”张从心老人到南京市社会福利院已入住一年,对这里很满意,还特地作了一个对子。“儿女工作忙,我不想给他们增加负担,所以就住到这里,有工作人员照顾,住进来啥都不用管,住了一段时间身体也硬朗了许多。”老人指着楼下花园内各式各样的菊花告诉记者,每天下楼看看菊花,远眺一下四周的青山,生活起居很规律。

  对于老年公寓,老人们也有自己的看法,虽说这里有专人照顾,但他们说也有不方便的地方。“吃饭由不得自己,每天吃食堂做的饭,不像在家里想吃什么做什么。”张老说,这里在浦口,离城区远,进了老年公寓后,以前的朋友圈子都给抛开了,很想念以前的老朋友,如果要好的朋友还能常聚聚,也算是让他比较欣慰的了。

  南京市劳动部门曾经做过一次调查,问及被调查老人“您选择哪种方式养老”这一问题时,有92.37%的老年人选择“居家养老”,只有7.63%的老年人选择“住养老院”。

  当问及“选择养老院地点”时,虽然有10315人对养老院所在地点没有特别要求,只要环境好就行。但是仍有6294人偏向选择自己原居住地附近,这是由于他们希望能在比较熟悉的环境中生活,并希望附近有他们比较熟悉的人可以经常相互来往。

  模式四:

  串门养老

  优点:住下来慢慢玩

  缺点:安全存在一定问题

  在与张从心老人的聊天中,他经常会提到太仓养老院,“那里的野猪肉好吃,那里还有个农业园,种了好多我叫不出名字的花。”原来他沉醉在今年5月份的一次为期一周的互动置换型异地养老活动中。“我们去太仓做客,太仓福利服务中心的老人到我们这里来玩,白天组织出去游玩,晚上就住在对方的养老院里,对方很盛情地招待我们!”

  南京市社会福利院副院长孟延书告诉记者,换一换环境,看一看风景,两地老人不需要掏一分钱,就可到异地结对福利院(中心)享受短时养老服务,这种“走亲戚”式的养老方式是他们新推出的,活动期间太仓老人参观了南京的名胜古迹,南京老人则游览了太仓新貌。

  记者了解到,除了养老机构组织老人在省内异地养老外,有不少老人也自发地参加了“异地互动养老”。家住下关区的张奶奶告诉记者,这个夏天她和老伴两人到北戴河住了两个月,是一家疗养所接待的,白天,工作人员带他们游览景点吃小吃,晚上,他们在安排的房间里居住,这里有专门的健身器材、棋牌室,老人们可在这里打牌、锻炼身体。“年轻时忙工作忙孩子,老了很想多走走多看看,所以这样的安排好,不劳累,住下来慢慢玩。”张奶奶说。

  老年周报方嘉旅行社总经理胡健告诉记者,张奶奶参加的活动,就是“异地互动养老”。“异地互动养老”是由民政部发起的一项活动,是指老人们离开现在居住的城市,到全国指定的外地养老院养老,享受特色养生、医疗保健、旅游观光等系列服务的全新养老模式。从去年起,他们与民政部门开发该活动,目前南京已经有近万名老人参加过了,年龄最大的是84岁,最小的55岁。

  据悉,“串门养老”一般是最短15天、最长半年。老人们不需要行色匆匆,不需要舟车劳顿,更不会被带到购物点去参观购物,而是可以住在“家”里,慢慢玩。“而这样的养老,也不贵,比如去海南住一个月,花费才千元左右,相当于住在养老院一个月的费用。”

  有关人士表示,“异地互动养老”把旅游养老、候鸟式养老、度假式养老等移动式养老方式结合起来,改变了传统的养老观念。不过也存在一定问题,比如异地旅游最怕生病或是发生意外,存在一个法律责任由谁来负的问题。他认为,只要解决好医、食、住、行、玩等方面的问题,注意对细节进行完善,将会深受社会各界的欢迎。快报记者 项凤华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友情链接
 
现代快报版权所有 版权声明  | 投稿信箱 | 联系方式 | 网管信箱 | 广告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