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4日,19岁的河南小伙孙中界挥刀砍下了自己的一根手指,那一刻,想必他心中的愤懑远远超过了断指带来的钻心剧痛。这个被上海交通执法部门认定为黑车司机的小伙子,认为自己遭遇了“钓鱼执法”,但却又无法自证清白。面对交不起的巨额罚款和“黑车司机”这顶帽子,孙中界只能断指明志。跟开胸验肺的张海超一样,这个19岁的小伙子,只能寄希望于“血的抗争”还自己一个公道。
孙中界的确用一根手指的代价引起了舆论的普遍关注,随着媒体报道的深入,“上海活跃着近千名钓钩”、“钓头月入过万”、“99%黑车司机都被钓过”、“闵行区两年钓鱼罚款5000多万”之类的惊人内幕不断涌现。
悲哀的是,即便如此,真相依然难产。浦东新区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公布的调查结果,以不容置疑的口气否认了“钓鱼执法”的存在,“我说没有就没有”的“神气”跃然纸上。这个“老子说儿子没问题”的调查结果刚刚公布,就遭遇了人们如潮的质疑。尴尬的浦东新区政府只能在21日宣布,组织由人大代表、律师、记者等组成的联合调查组,进一步调查“钓鱼执法”事件。但由于该调查组仍由政府组织,而且随后的调查又神神秘秘、讳莫如深,人们不得不继续担心:这是不是在制造一个更大的谎言?
“断指明志”激起舆论风暴
在孙中界“断指明志”后的次日,浦东交通执法大队一领导就公开向媒体表示“本次执法不存在倒钩现象”,但这番自证清白的话一经媒体公布,立即引发了舆论的强烈质疑。
新华社10月17日发出评论文章“从张海超开胸到孙中界断指”。文章指出:当一个政府部门的“执法创新”让人感到不安的时候,当这种“执法创新”逼迫善良的人们遏制善的冲动时,这种“执法创新”必然会成为千夫所指。表面看,“钓鱼式执法”有一件打击黑车的外衣,骨子里却是扭曲执法程序的任意胡为。孙中界的遭遇让人联想到开胸验肺的张海超,在一个法治社会中,当一个普通人为了证明自己无奈地选择“豁出去”的时候,警钟也同时高声响起。
《新京报》发表的文章则指出:“钓鱼执法”让人不敢善良。作者认为,钓鱼执法不仅诱导人违法或诬陷他人违法,而且在根本上破坏了社会赖以存在的、最基本的道德与善意,最终还是那句“不敢善良”。单纯停止钓鱼执法并不够,要从根本上切断执法利益链,改变执法部门对车主的“有罪推定”思维,才可能重建社会的善良与信任。
10月19日的《人民日报》更以“钓鱼执法危害猛于虎”为题刊登评论文章,称“人们期待的,不仅是个案的处理,更希望有关部门对这一执法手段本身彻底调查,公正公开处理,及时公布结果,使对整个社会的心理破坏力降到最低。”
在媒体纷纷发表评论支持孙中界的同时,关于钓鱼执法的更多黑幕也被报道出来。其中最著名的细节是:在上海闵行区官方网站上有一份名为《闵行区交通行政执法大队2007—2008年度创建文明单位工作总结》的文件提到,在两年时间里,该大队“查处非法营运车辆5000多辆”,“罚没款达到5000多万元”,“超额完成市总队和区建管局下达的预定指标任务”。“查黑车有任务”,这一细节与“钓钩遍布上海”、“各区政府给‘钓钩’的奖励高低不一”之类的信息汇集到一起,形成了一个最基本的舆论判断:钓鱼执法,水很深、很浑!
“老子查儿子”的拙劣表演
面对汹涌的舆论,政府终于坐不住了。10月19日,以浦东新区一位副区长为首的特别调查小组成立。10月20日,浦东新区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公布调查结果——不存在钓鱼执法。“老子查儿子”得出的调查结果,无异于在熊熊大火中又扔进了一捆爆竹,舆论瞬间便炸了锅,调查不仅未能平息质疑,反而把区政府进一步放到了舆论的火山口上。
10月21日,《现代快报》刊发评论文章对这一调查结果提出强烈质疑。文章提到:负责调查的行政执法局就是交通执法大队的上级部门,“老子查儿子”,自然惹人怀疑。更何况,调查结果没有提供任何可信的细节,无法取信于民并不意外。作者进而认为:没有不受利益牵绊的独立调查,“钓鱼执法”的疑云就不会有拨开的一天。
10月22日的《华西都市报》则发表了题为“调查结果为何没人信”的评论文章。作者指出:调查报告没能解释大家关心的关于钓鱼执法的诸多疑点,却将火力集中在孙中界非法营运这一细枝末节上,自然没人会信。作者进一步指出:这样的调查结果十分可怕,它不仅损害了当事人的利益,也损害了公权部门在百姓心中的威信。
同一天的《长江商报》发表文章指出,要“珍惜每一个挽救公信力的机会”。文中称,孙中界事件让我们不得不提及这样一种现象:在公信力受到质疑,但并未全部坍塌,完全可以挽救的时候,有些地方和部门似乎已经习惯于落井下石。稍远的如“欺实马”,近期有:河北武安的“并无权钱交易行为”;全运会金牌内定黑幕的“没有根据”……在公信力还没全部坍塌之前,请珍惜每一个挽救的机会!
央视新闻频道和经济频道也在同一天播出节目质疑上海的调查结果,央视评论员在节目中提到:钓鱼执法已经涉嫌诈骗犯罪,一次漫不经心的调查,难掩天下悠悠众口。
这一调查结果也让众多网民“深感失望”。天涯、猫扑等知名论坛上,甚至还出现了“最牛”私家车车帖:“本车拒绝一切搭载求助……都不关我事,尤其是胃疼的。”这是对该调查结果的反讽,也是对真相出现的一种绝望。
“真的调查”需要多大勇气?
10月21日,在舆论步步紧逼之下,浦东新区政府不得不宣布成立由人大代表、记者、律师等组成的联合调查组,在原有调查结论的“基础上”对钓鱼事件做进一步调查。这一被逼出来的“再调查”,同样不能让舆论满意,人们仍然在怀疑:这样的调查,会不会是罗织谎言的过程?
10月22日的《现代快报》发表评论文章指出:“钓鱼再调查必须与初步结果绝缘”。作者一针见血地指出:这个新成立的联合调查组调查什么?联合调查的基本责任,应调查是否存在钓鱼执法,而非孙中界是否非法营运。诚如作者所言,“一个人从事了非法营运,这是小事;权力是否不法行使,一个人是否遭遇执法不公,这是大事”,如果执法机关不能证明自己是清白的,执法也就失去了最基本的正当性。
同一天的《华商报》也发表评论文章指出了“再调查”呈现真相的隐忧:调查组成员不仅仍由浦东新区政府组织,而且他们的姓名、联系方法等基本信息对公众来说仍然是空白,这样的再调查,又能有多大呈现真相的可能?作者因此担心,如果这种“不避嫌”的调查继续循环下去,“钓鱼执法”就很可能成为另一只“周老虎”,让这个社会在寻求一个简单事件真相的过程中耗尽心力,最终失去对正义的基本信仰。
“再调查”在进行中,希望会变成绝望吗?这个问题很残忍,但又必须要问。据说调查组成员异常低调,这真是很奇怪的事——这么一次举国关注的调查,越透明越公开越好,搞得神秘兮兮的干什么?它只能让我产生如下联想——真相的浮现,仍将在巨大的执法利益面前举步维艰。现在看来,揭开钓鱼执法黑幕,已经不是上海所能承受之重——钓鱼执法不仅关系到上海当地的巨大利益,也牵涉到其他地方的执法经济。由中央派出调查组,恐怕才是真相浮现的唯一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