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6版:封面新闻
3上一版  下一版4  
PDF 版
· 老天,我的收入又“被增长”
· 我没涨,到底谁涨了?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2009 年 10 月 23 日 星期   重要律师声明
上一期  下一期  
 
3上一篇  
    论坛 博客 推荐  
我没涨,到底谁涨了?
专家建议只公布工薪收入可信度更大
  “我的收入有这么高吗?”全省人均15642元、南京人均19566元,这两组前三季度城镇居民收入的数据一公布,自然就引发了老百姓对自个儿收入的“比照”。面对分别达10.7%、10.2%的同比涨幅,不少人生出相同的感受:“我的收入也遭遇了‘被增长’!”这一声叹息,可能是近来关于居民收入统计“最时髦”的评价了。

  那么,感叹收入“被增长”的人,到底是对自己的高收入不想承认,还是真的无可奈何?现行的统计数据究竟有无水分,究竟能不能做到让大多数人认可与接受?    

  “被增长”走红于网络始于今年七八月份。当时国家统计局发布了全国城镇单位在岗职工平均工资数据,各行业月平均工资都有不同程度上涨。不过,众多网友“拍砖”,声称自己的工资是“被增长”了,实际并没有增加。此前,类似的质疑声也曾在类似数据的发布中频频出现。

  教师工资离退休工资涨了

  “我甚至怀疑自己是不是‘城镇居民’了!”面对频频增长的收入数据,有网友这样感叹,水、电、气在涨,猪肉青菜在涨,孩子上学这费那费在涨,可就是收入没涨。尤其是受金融危机影响比较严重的行业,不被裁员已算万幸,哪里还敢奢望涨工资啊!

  面对“被增长”的质疑,统计部门的看法是“只要有增长,就有被增长”。

  国家统计局江苏调查总队城镇住户处处长沈国权表示,经济增长、GDP增长等都是生产领域的指标,经济形势不好的时候未必马上就会在收入分配领域体现出来;经济形势好的时候收入也未必就会跟着上涨,“经济形势大好,企业老总挣了大钱,又有多少会发给员工呢?相反,当经济形势不好的时候,一些收入分配政策不一定就会调整。”他举例说,教师工资、公务员工资、离退休工资、最低工资线等都在上调,而这些都是带动收入增长的主要原因之一。但是,从统计学角度而言,哪怕收入只有1%的增长,也会有人表示自己的收入并没有涨。

  “房东们”租金增长最明显

  那么,到底又是哪些人真的“增长”了呢?在现行的收入统计中,尚无相关人群类别的收入统计,主要见于收入构成。以1-9月份江苏城镇居民家庭总收入为例,一是工资性收入,增长9.3%;二是经营净收入,增长10.2%;三是财产性收入,增长24.9%;四是转移性收入,增长18.6%。

  由上不难看出,前三季度四大类收入齐齐增长。其中,增幅较高的是财产性收入。“财产性收入”主要指家庭拥有的动产、不动产所获得的收入。沈国权表示,房地产市场的回暖升温,带动了相关收入的增加,“房屋租金收入增长最为明显。”

  其次是转移性收入,主要包括政府对个人收入转移的离退休金、失业救济金、赔偿等;单位对个人收入转移的辞退金、保险索赔、住房公积金、家庭间的赠送和赡养等。这部分收入的政策性因素较强。

  涨幅第三的是经营净收入,是指家庭成员从事生产经营活动所获得的净收入,是全部生产经营收入中扣除生产成本和税金后所得到的收入。排在第四的是工资性收入,即工薪收入。

  “经营净收入主要针对的是个体经营者。”沈国权表示,“统计样本中,有的老百姓家庭是靠工资吃饭的,也有一些是从事一些经营活动的。但是也不排除有吃低保的。”收入特别低的、收入特别高的,因为在人群中的比例相对都比较低,所以抽中的概率也相对较低……说到底,这还是体现了“有增长就有被增长”这一说法。

  这个统计是为了脸上更好看?

  昨日,记者与国家统计局江苏调查总队有关人士取得联系时,对方刚刚结束对苏北等市居民收入数据的调查。而这次前往当地展开调查的原因,即与当前公众质疑的收入“被增长”有关。据悉,这样的调查目前正在全国各省、直辖市展开。

  是弄虚作假吗?

  根据数据库录入核对的

  采访中,国家统计局日前要求各地对居民收入数据的源头进行复查,以确保最终数据的真实性。国家统计局江苏调查总队城镇住户处处长沈国权对记者表示,“弄虚作假”的很少。“纳入调查样本的老百姓每个月都给统计部门寄来记账本,统计部门再给他们发下一个月的。我们把记账本中的数据一笔一笔重新录入、核对,以查看数据中有无人为因素,基本没有发现。”

  沈国权表示,这次调查的情况将在汇总整理后上报给国家统计局。而平时的数据其实也是一级一级审核的,“比如,南京的数据是经过省里核查的,而省里的数据则要经过国家统计局的核查。”

  关于统计数据受到行政因素影响、为了“让政府脸上更好看”的说法,沈国权表示,数据的发布并不经过同级政府部门,统计系统是直接向上一级呈报的。

  样本量够多吗?

  并不是样本越多越好

  在关于“被增长”的质疑中,样本量的选择是焦点之一。全省城镇人均收入增10.7%、南京增10.2%的这两个数据,分别是从多少受调查的家庭中得出的?

  沈国权介绍说,全国纳入调查样本的共有6.5万户城镇家庭、江苏是5100户,南京城区有800户,如果加上高淳和溧水等区县,共有1460户。“这一样本量的确定,是根据统计学的‘抽样理论’确定的。”沈国权说,在决定取多少样本的时候,是按照95%的数据可信度,来测算最终的样本量应该是多大。

  是不是样本量越大,数据就越精确?“这有一定的道理,但是并不是绝对的。”他表示,关键是要看不同样本量之间导致的数据差异有多大,“举个例子,一个是800户样本,一个是2000户样本,得出的居民收入分别是20000元、20100元,两者只差100元,但是它们的样本量却相差了1200户,这中间将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得出的数据差异并不能说明实际问题。”据称,国外在统计中也采取这一方式来确定样本量。

  建议

  只公布工薪收入

  可信度更大

  在关于收入“被增长”的质疑中,不难发现呼声较高的大多数是工薪阶层。这样更加凸显出“平均数不能代表大多数”这个浅显的道理。现行的统计模式,能否就此做些改变,针对不同收入的人群,发布不同的“收入榜单”?例如,普通工薪阶层收入统计、私营业主收入统计、公务员收入统计、知识分子收入统计,等等。这样大家可以先“对号入座”,也不至于感觉统计数字离自己太遥远。

  遗憾的是,统计部门表示在当前的统计模式下,很难做到如此精准。“抽样调查样本是随机的,按照不同的社区、一定比例进行抽取,因为不同收入的人群是混居的,你很难分清楚在同一个社区里,这一户住的是工薪家庭,那一户住的是私企业主……”沈国权表示,哪怕同一个家庭,也可能出现不同的收入结构,“比方说,户主是私企业主,而妻子很可能是下岗失业人员。”

  要想最终数据相对让老百姓接受,沈国权建议只公布工薪收入阶层的收入,“这样比较可信。”他表示,国外已有此类做法,主要公布劳动者收入,比如日本就只公布工薪阶层收入。因为在各种收入人群中,工薪收入者毕竟占据绝大多数,这一数字也因此跟绝大多数人的感受相贴近。或者还有另外一种做法,不公布具体收入水平,只公布就业率,这样精确度也相对较高。

  快报记者 郑春平

3上一篇  
收藏 打印 推荐    
 
友情链接
 
现代快报版权所有 版权声明  | 投稿信箱 | 联系方式 | 网管信箱 | 广告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