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22版:亲子有道
3上一版  下一版4  
PDF 版
· 虽然他弱小 但我从不怀疑他的能力
· 成长日记
· “慢”孩子更不能“急”养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2009 年 10 月 21 日 星期   重要律师声明
上一期  下一期  
 
3上一篇  下一篇4  
    论坛 博客 推荐  
“慢”孩子更不能“急”养
  我们不能嫌孩子很慢,我们反观自己在带孩子的态度上,是不是用一种“慢”的心态在细心地养育他们长大。如果我们带着生活中的“积怨”来面对孩子,那么结局将是以更加心烦而告终。孩子就是一面镜子,你带给他们什么,他们会诚实地反馈给你,你给予他们耐心和认真,他们也会用对其他事情的耐心和认真来回报你。

  《慢养:给孩子一个好性格》一书中,介绍了“华文卡内基之父”黑幼龙的四个性格各异子女的生动成长经历,讲述了孩子的“好性格”是怎样“慢养”出来的。

  最近离异自己带着儿子的陈女士非常发愁,“儿子今年上小学三年级,每天写作业都必须我在旁边盯着,稍微不盯,他就跑去玩了。每次都要到十点多他的作业才做完,而我不但筋疲力尽,情绪也坏到了极点。”关于孩子的慢性子,原因很多,点点叔叔列举几种给大家参考。

  天生性子慢

  这种宝宝做任何事都是慢吞吞的,老是跟不上别人的速度,起床、穿衣、穿鞋、收玩具等,总是拖三落四,哪怕大人发脾气也做不快。这类孩子天生如此,对事物常常表现出畏缩、害怕、害羞沉默,且不愿意与别人互动。

  所以要想从根源上改变这类宝宝磨蹭的习惯是不现实的。但爸爸妈妈一定要坚持给予宝宝帮助与鼓励,不要嘲笑宝宝的慢,而是对他的每一点进步予以最大的表场,从而激发宝宝做事加快速度。

  心不在焉

  爸妈吩咐做某事时,孩子并没有集中注意力听到并随之去做,或心里想着其他事,对爸妈要求的事情就显得“漫不经心”,在爸妈眼里这种行为就是“慢吞吞”。

  陈女士的儿子是典型的“心不在焉”类型的慢性子,可以选择孩子平时最爱的东西,比如最爱玩的游戏、最爱看的动画片等,激发孩子做事的注意力,还可以做一些练习,来培养孩子注意力的持续时间。

  急性子父母

  爸妈有时往往一个指令出去,就要孩子马上做出响应。然而每个孩子发展都是不一样的,有的孩子动作发展较快,有的是思考方面较快,当孩子的思考与动作协调不是很好时,而家长却又要求严格。

  爸爸妈妈和孩子的标准不一样,常是孩子被认为慢吞吞的主要原因。爸爸妈妈做事也不能急于求成,孩子做事慢并非说改就能改,要孩子改掉一种坏毛病,养成一种好习惯,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要通过反复的、多次的练习,才能实现。

  少做少错

  孩子的行为常常有被父母指责之处,令孩子无端失去信心,认为少做少错,自然动作迟缓。对于这样的孩子,爸爸妈妈一定要改变以往追求完美的教育方法,“金无足赤,人无完人”,试着把责备改成鼓励。

  吴名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友情链接
 
现代快报版权所有 版权声明  | 投稿信箱 | 联系方式 | 网管信箱 | 广告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