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26版:财经
3上一版  下一版4  
PDF 版
· 中国企业将首次收购美国境内石油资产
· 国内成品油调价面临新变数
· 央行副行长马德伦:防止流动性变化影响资产价格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2009 年 10 月 21 日 星期   重要律师声明
上一期  下一期  
 
3上一篇  下一篇4  
    论坛 博客 推荐  
国际油价盘中突破80美元
国内成品油调价面临新变数
  一波八连阳、累计升幅逾14%的上涨小高潮,将国际油价送上了又一个整数关口——80美元。

  伴随着全球股市的高歌猛进和美元的跌跌不休,20日电子盘中,纽约11月份原油期货轻松突破80美元,最高触及80.40美元,创下一年来盘中新高。之后国际油价出现回落,截至北京时间昨日23时,基准的纽约11月原油期货在电子盘中报78.97美元,跌1.24%。

  自今年5月《石油价格管理办法(试行)》颁行以来,中国成品油价格基本遵循了一月一调的规律,而每月的月末也被舆论普遍视为调价的“窗口期”。但随着国际油价近期连续大涨并于昨天盘中突破80美元,这一调价规律首次面临重大挑战。

  由于此前国家发改委发布的《办法》规定,当国际油价超过80美元后定价办法将有所调整,随着这一假定条件在昨天成为现实,本轮调价又增加了新的变数。根据《办法》,当国际市场原油价格低于每桶80美元时,按正常加工利润率计算成品油价格;高于每桶80美元时,开始扣减加工利润率,直至按加工零利润计算成品油价格;高于每桶130美元时,按照兼顾生产者、消费者利益,保持国民经济平稳运行的原则,采取适当财税政策保证成品油生产和供应,汽、柴油价格原则上不提或少提。

  值得注意的是,即便此次上调成品油价格的必要条件全部满足,考虑到稳定等因素,国家也可能适当推后调价时间。此前,国家发改委价格司副司长许昆林就曾公开表示,油价上调相对考虑的因素会多一些,4%是必要条件,但不是唯一因素,还要综合考虑国内的经济状况,而下调价格考虑的因素相对会少一些,容易决策一些。

  快报记者 陈其珏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友情链接
 
现代快报版权所有 版权声明  | 投稿信箱 | 联系方式 | 网管信箱 | 广告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