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9版:民趣
3上一版  下一版4  
PDF 版
· 老教授自费研发出“吃”蓝藻的船
· 凉风吹开二次花 满城又闻桂花香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2009 年 10 月 20 日 星期   重要律师声明
上一期  下一期  
 
下一篇4  
    论坛 博客 推荐  
老教授自费研发出“吃”蓝藻的船
  浑浊不堪还泛着“油光”的脏水,被抽上生态除藻船内部,10分钟后,再流出来的就是清亮亮的水了。

  三年前,快报曾报道河海大学环境学院教授陈鸣钊自筹12万元资金,在白鹭洲公园建起一个生态河床水净化系统。最近,陈教授和他的同事丁老师又自掏腰包,花10万元建起一艘生态船,将生态河床从岸边“搬”到了可以自由移动的船上。昨天,记者在古林公园的湖旁看到,改进后的生态船,能“吃”蓝藻。

  10分钟 污水变得清亮亮

  在陈教授的带领下,记者来到古林公园西北角的湖边。虽然周围绿树成荫环境优美,但静止的水质并不好。一条道路将湖分成两部分。西边的,情况尤其糟糕,水面上漂着一层薄薄油污状的东西,在阳光下泛着淡淡的绿色。“现在已经好多了,夏天的时候,水面上跟绿油漆一样,粘乎乎的,厚厚一层。还有股难闻的臭味。我们来晨练的人,都绕着走。”一位大妈向记者抱怨。

  而另一边,现在只有部分区域的水面上能看出蓝藻的踪迹。湖心偏东的位置,浮着一条造型奇特的铁皮船,长约4米多,宽1米多,船上是一个四层铁皮结构的家伙,高约一米多。铁皮船附近的水质最好,水面上不见一点蓝藻,连浮萍都不见,水的透明度也明显比其他地方好。陈教授介绍,这就是他和同事最新研制出来的生态船。原理和以前的生态河床一样,但用的材料不同。

  以前的生态河床,里面有一层层鹅卵石,这些如果搬到船上来,那就太重了。他们找到了一种镂空的小塑料球来代替,重量一下子减轻了许多,污水通过水泵被抽到最高一层的分水池,慢慢流进下一层,当污水经过一排排填料小球时,原水中的微生物就会附着在小球粗糙的表面,在生物载体上逐渐形成菌群生物膜,利用生物膜的新陈代谢作用吸附、消化、分解污水中的有机和无机污染物,这样出来的水就干净了。

  从抽水进船,到排水出来大约10分钟。记者看到,最终漫溢出来的水,清亮亮的。陈教授介绍,湖里原本连五类水都达不到,经过净化出来的水,可以达到三类水标准。

  船里的神奇虫子爱吃蓝藻

  据了解,这艘船是9月17日开始在古林公园“上岗”的。虽然才短短一个月,但已经初见成效。而这个设备不仅可以净化水质,它还可以“吃掉”蓝藻。

  陈教授说,吃蓝藻的,其实是船里“藏”着的无数小虫子。这种虫子被称为轮虫。用肉眼是几乎看不到的,因为它是一种很小的浮游生物,大小只有100~150微米左右。

  轮虫本来就生活在湖水之中,在正常的湖泊生态系统中,它们可以正常发挥作用。可是污水抑制了它们的繁殖,而船上的处理设备里为轮虫提供了氧气充足的生存环境,使得它们可以快速繁殖。

  “污水里的有机物质、细菌等都会被轮虫分解,特别是蓝藻,正是轮虫天然的好食物。”陈教授解释。这也就是船的周围为何没有蓝藻的原因。

  下一步船上打算安太阳能

  陈教授介绍,这艘船体积小,一天处理量为200立方米污水,整个湖大概2000立方米,理论上来说,10天左右可以为整个湖“洗一遍”。不过,为了防止船漂到岸边被不知情的游客破坏,所以,目前试验阶段,是将船固定在一个点位。如果经常换换地方,效果会更好。

  “如果做成可以驾驶的船,就能由工作人员开着四处转了。但是造价又要高出不少,我们自己可就付不起了。”3年前的生态河床已经花费了陈鸣钊和同事丁老师12万元,后来由于公园景观改造废弃停用。这艘船,又花了他俩10万元左右。

  据了解,生态除藻船的运行成本,只需要抽水水泵的电费,差不多3小时用一度电。不过,如果湖面较大,拖根电线可不太方便。陈教授说,下一步可以在船上安装太阳能装置,取代电能来抽水。记者获悉,无锡的锡惠公园已经有意向使用这种生态船来解决水质问题。

  快报记者 孙兰兰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友情链接
 
现代快报版权所有 版权声明  | 投稿信箱 | 联系方式 | 网管信箱 | 广告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