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4版:文娱
3上一版  下一版4  
PDF 版
· 一眨眼,文坛来了“写二代”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2009 年 10 月 19 日 星期   重要律师声明
上一期  下一期  
 
    论坛 博客 推荐  
文学流行父子兵,作家生儿都出书
一眨眼,文坛来了“写二代”
赵本夫

尹丽川

叶兆言

  “写二代”开始引领文坛风骚

  叶兆言的女儿叶子、赵长天的儿子那多……越来越多成名作家的子女们已经长大成人,继承着父辈们的“优良传统”,沿着父辈的足迹开始走上文学创作的道路。“写二代”这个特殊的群体亮相文坛,马上成为了70、80后作家中独特而引人关注的一群。他们并不是草根出身,多数人认为他们有着父辈庇荫与呵护。他们的文章他们的作品甚至他们与父母亲的故事,受到了越来越多目光的关注。很多人开始质疑,这群孩子是不是真的能如父辈们一样出色?

  《萌芽》杂志社主编赵长天之子那多,是悬疑小说作家,至今已出版了畅销小说作品近三十部。虽然那多曾表示父亲并非有意培养他也吃这口“文学饭“,但是那多还是很快就在杂志上发表了自己的文章,出版了自己的作品,走上一条传统的写作成名道路。虽然那多出现时大多穿着T恤牛仔裤,随意且休闲。但是他的作品他的文字还是细腻得让人拍案叫绝,业内人士曾形容他是一位有着不可思忆创作力的玄幻小说家。

  著名的江苏作家叶兆言可谓出身在文学世家,祖父是中国文学元老叶圣陶,父亲叶至诚曾任江苏省文联创作委员会副主任。可是叶兆言从没料想到,平时不太爱看自己作品的女儿叶子依旧和祖辈们踏上了一条同样的道路。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叶兆言表示从来没利用自己的作家身份从小对女儿进行过相关方面的引导。然而令人庆幸的是,叶子还是自然而然地成为了一个受大家喜爱和认同的作家:已出版了《带锁的日记》、《马路在跳舞》等书,其中议论流行文化的散文《到处都是泡泡》编入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全国普通高级中学语文读本。

  愈来愈多的“写二代”在文坛显山露水,他们不仅头顶着父辈所赐予的光环,也在用自己的努力和成绩证明——“二代”写手也是可以在文坛独领风骚的!

  “打虎亲兄弟,上阵父子兵”是句老话,子承父业在很多人看来也是一件天经地义的事,所以才有那么多家族产业得到继承,才有那么多手艺绝活、流派唱腔、表演艺术得以传扬。在如今的文坛,“子承父业”正在成为一种新的现象。文化圈内的“写二代”开始群体浮出了水面。昨日,著名悬疑小说作家那多(赵长天的儿子)在南京接受快报记者的专访,引起了我们关于“写二代”的话题。

  “写二代”背后侃老爸

  他们走上写作之路,和父辈真没关系吗?

  “写二代”背后侃老爸

  郑渊洁、郑亚旗父子

  那多

  (作家赵长天的儿子):

  父亲没有培养我写作

  昨天下午,记者和那多进行了一次开心的对话。

  在接受记者采访时那多一再表示,父亲从来没有刻意“培养”自己成为作家,但是从小的家庭氛围,让那多觉得写作其实并不是一件看起来很神秘的事:“爸爸从小跟我灌输的思想几乎是‘你不要当作家,作家很辛苦的’,但是我们家的氛围对我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家里有那么多个书橱,爸爸的朋友也都是一些作家。我在这种情况下,从小就受到了一些潜移默化的影响。觉得写作一点也不神秘。”

  此外,那多还向记者透露,其实能有今天的成绩,自己之所以成为了一个魔幻题材作家,和他小时候看的第一本启蒙书分不开:“我小时候看的第一本书就是《笑傲江湖》,那大概是在我小学一二年级的时候。看完之后我就觉得怎么那么好看啊,然后我就开始不停地看武侠小说,在我的中学时代几乎把所有的武侠小说都看完了,反正简体版的没有我没看过,我就开始找繁体版的来看。从那时候开始,我对看书、写作有了兴趣。”

  那多开心地告诉记者,虽然他的写作风格和爸爸赵长天有着很大的不同,但是爸爸有时候还是会看看儿子的作品,对于其中的一些作品也还是很喜欢的。上周末,那多还去了南京的4所高校,给同学们讲课并受到了热烈欢迎。那多坦言,其实自己原来也是一个很平凡的学生,甚至一开始不喜欢上学,他之所以能有今天的成绩,出版了近30部小说,都是因为他一直对自己有自信。而提起其他的“写二代”作家,那多坦言了解的并不是很多,所以觉得可比性不大。

  管笑笑

  (作家莫言的女儿):

  爸爸的文字元气充沛

  莫言的女儿管笑笑受父亲的熏陶,从小偏爱文学艺术。2003年初,管笑笑以一本笔调冷峻的《一条反刍的狗》作为处女作杀入文坛。这本描写大学校园生活的小说很快被读者看好。

  身为作家的莫言,喜爱读书自不必说。受父亲的影响和家庭氛围的渲染,笑笑自小也爱读书。这对“书痴”父女的家里面,各种各样的书籍可以说是最常见的东西。在读书买书这件事情上,笑笑和老爸可以说是“心有灵犀”:每当在书店看到可能会对老爸创作有用的书,笑笑就会毫不犹豫买下来;碰到自己也爱看的,她会一次买两本。而莫言在逛书店时,也会如此。

  笑笑曾在接受采访时坦言很喜欢父亲的作品,她说:“我觉得爸爸的文字非常有生命力,很元气充沛,色彩丰富又和谐,既有丰富的意象,又有绚烂的画面。自然质朴,就像田野和自然景致给人的感觉,读起来非常的顺畅,没有枯涩的感觉。”爸爸早期的作品,笑笑看得不是很多,比较喜欢《丰乳肥臀》,觉得很好。

  郑亚旗

  (童话大王郑渊洁的儿子):

  生在郑渊洁家是人生最大捷径

  郑亚旗曾说过如果用一个字来评价自己的父亲,他会说:神。这个“神”既包含神通广大的意思,也包括神经的意思。作为郑渊洁的儿子,他走在一条爱与快乐的路上,经历着普通人的喜怒哀乐、也享受着普通人无法体验的惊喜。

  郑亚旗和一般的青年没什么两样。只有翻开他的履历,一种不同才开始显现,学历:小学。然而,谁都没有想到,这个小伙子在二十岁刚出头的时候就创办《皮皮鲁》杂志、运作了父亲郑渊洁参加的各种电视节目,筹办郑渊洁主持的脱口秀《郑氏胡说》,并将父亲的所有作品命名为《皮皮鲁总动员》后交给二十一世纪出版社出版和创办了皮皮鲁讲堂。他的父亲以他为骄傲。郑亚旗在接受采访时也从不否认父亲对自己的影响:“郑渊洁也说过,我生在他家是最大的人生捷径。有正常的捷径不走,不是和自己过不去吗?郑渊洁也沾了不少我的光,他很多作品都是我经历的,像炒股啊学车啊跆拳道啊,他把这些写下来。”

  “写二代?顺其自然就好!”

  快报记者对话知名作家

  “写二代?顺其自然就好!”

  知名作家如何看待自己子女的写作问题?日前,快报记者对几位作家进行了访谈,他们的意见不一而同。

  叶兆言:

  女儿不看我的作品

  而作为一位“写二代”的父亲,在接受采访时,曾为女儿临出国前的一本日记感动流泪的叶兆言一再强调已经不想再提起“写二代”这个话题,他曾说女儿不爱看自己的作品,也曾说过“我小时候家人给我的教育是不让我当作家,我也从来没想过要我女儿去当作家。”但是他仍然还是赞成如果女儿愿意写,就可以让她一直写下去:“写作其实是一件很简单的事,我从来没刻意对她进行过相关方面的引导。如果她愿意写,就可以一直写下去。”

  尹丽川:

  “子承父业”挺好

  女诗人尹丽川在采访的一开始就向记者表明觉得“子承父业”是一件挺好的事情:“我觉得这个现象蛮好的,但是并不是代表作家的孩子就一定会有先天的优势:“现在科技很发达,很多东西都是资源共享的。孩子们获取资源的途径很多,可以从网上看,从周围获得信息量。是不是作家的孩子其实不是最重要的,写作是很自然的事,自己愿意写就能写出来。”

  赵本夫:

  父母的影响不绝对

  赵本夫在采访中表示虽然没看过“写二代”的任何作品,也没有刻意关注这个现象的存在。但是同样觉得写作其实是一件顺其自然的事情:“作为一个写作世家出身的孩子,有可能受到家庭的影响,在写作方面有一定的天赋。但是这种影响也并不是绝对的,每个人的兴趣和天赋都是不一样的,赵老举例像文坛的鲁迅大师就并没有任何的家庭影响,却依旧创作出了那么多有深远影响的文学作品。”

  见习记者 应嘉轩

  ■链接

  他们也是

  “写二代”

  苏童的女儿童天米:

  在2001年只有12岁时出了自己的个人作品集《我的钥匙你的门》

  秦文君的女儿戴萦袅:

  2008年在复旦大学经济系上大二的戴萦袅出版了《被磕疼的心》一书,写的是80后的青春故事。

  尚爱兰的女儿蒋方舟:

  7岁开始写作,9岁写成散文集《打开天窗》,12岁写成长篇小说《青春前期》一举成名。现已出版作品9部,就读于清华大学。

  刘墉的儿子刘轩:

  刘轩除获哈佛博士学位,著有《颤抖的大地》、《属于那个叛逆的年代》、《寻找自己》、《Why not? 给自己一点自由》、有声书《从跌倒的地方站起来飞扬》及室内乐《秋思》等,与父亲合著新作《奋斗书——刘墉父子谈人生》也刚刚发行。

收藏 打印 推荐    
 
友情链接
 
现代快报版权所有 版权声明  | 投稿信箱 | 联系方式 | 网管信箱 | 广告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