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C20版:观念之变
3上一版  下一版4  
PDF 版
· 只有想不到没有做不到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2009 年 10 月 12 日 星期   重要律师声明
 
    论坛 博客 推荐  
只有想不到没有做不到
  黄金

  岁月

  1998年 全国房改取消了福利分房制度,一场与楼市相关的,发生在买卖双方的观念变化也悄然开始。

  2000-2002年开发商开始试着宣传起自家的楼盘,有些老百姓也有点勇气贷款。

  2003-2004年伴随着楼市飞速前进,有房成了一个非常重要的生活品质指标。

  2005-2007年楼市波浪线起伏,房价没有停止上涨,开发商更精明了,购房人压力更重了。

  2008年再次经历风浪的开发商更着眼于产品力打造,而购房者也更看重品牌与物业这些楼盘软实力。

  卖房观念——

  《金楼市》组织的广告奥斯卡是第一个关注楼市营销创新的评选活动

  搭建售楼处

  形象缔造登上舞台

  很难相信,10年前房地产企业卖房根本不需要售楼处,摆张桌子一摞纸笔就可以卖房。

  “没有销控表、没有样板间、没有单套房源的模型,只要凭售楼员的一张嘴和几件简陋的销售器材,就可以让购房者出手。”一位资深地产策划师回忆,最初的销售现场是粗糙的,房地产企业也不愿意为此投入成本。

  不过,外来企业开了个好头。仁恒、万科等地产企业来到南京后,售楼处有特色并且装修精美,大部分企业开始意识到,售楼处是企业留给购房者的第一印象,尤其对卖期房,至关重要。

  主题营销

  卖房花样层出不穷

  早年的房地产开发是清一色的筒子楼,直到仁恒梅花山庄的“住在风景里的童年”,人们第一次对居住有了幻想,且有勇气迈出城墙。

  另一标志性事件是,典雅居第一次请来名人代言,而后金轮、苏宁沿袭这一手法。朗诗节能住宅试住;万江共和新城民国秀;奥斯博恩庄园的运动主题都颇为成功。

  事件营销

  影响力不二法门

  2005年,长发中心开盘,长发地产别出心裁请来陈鲁豫、窦文涛两位名嘴,与长发董事长吴建平现场论剑,上演了一场现场的锵锵三人行。

  产品营销

  做好品质才是王道

  2008年,楼市一蹶不振,而当年底开盘的金地名京却逆市飘红。九重院落、50%的绿化率,人性化的户型设计,极具创意的顶层复式和一楼带采光地下室,都让南京人眼前一亮。

  无独有偶,2009年的仁恒江湾城开盘,引来数千人排队买房。其在产品上精耕细作,首家全装修、全新风、全地暖等五大系统的成品房,也是不少人一掷千金的唯一理由。用心做产品的企业也更多了。

  买房观念——

  《金楼市》一直引导置业新风向

  贷款买房

  慢慢懂得巧用银行钱

  最初的南京人买房,是用2万-3万元买下房改房的产权,不仅没有贷款概念,甚至不愿意借钱,攒够了一次性付清。

  2001-2002年,银行开始推行按揭贷款。十几万一套的商品房,对不少市民来说还是天价。四五万的首付凑齐尚显拮据,更何况十几万的银行贷款,多少年才能还清?

  总有第一个吃螃蟹的人。

  从筒子楼里搬进了高档社区,甚至随着工资上涨、房价上涨,通胀率早与银行利息相互抵消,提前还贷后还能赚一笔。居住条件越来越好,贷款买房也越来越深入人心。

  买房投资

  全民炒房时代到来

  早年间人们对房子的概念只有居住,多买了两套房的,也是为儿子准备为防老准备。直到2003-2004年的第一轮房价疯涨,一部分人意识到房地产投资有利可图,而另一部分更聪明的人,则早在2000年左右就开始下手。

  2003年前买房的,保守估计手中的房产最少涨了三倍,他们不仅为自己赚到了舒适可住的房子,亦可保下半生衣食无忧。即便在2005-2006时段买房的,也足足赚够了一票。

  实际上,从2003年起,南京市场上的投资客逐渐多了起来。即便不为了赚钱,在通货膨胀的时候,房产尚可保值。

  婚房之惑

  年轻人不能承受之重

  上世纪90年代的婚姻,一对年轻男女可能会为分到一套房子而结婚,也可能为分到房子而假离婚。过去十年,房子更成婚姻的必要条件。前几年有人称“未婚女青年推动房价上涨”,又有经济学家语出惊人,称丈母娘要求买房是比刚需还刚需的特刚需求。

  在2004年以后的南京,买不起房的小伙子不敢谈恋爱,更不敢求婚。

  集资建房

  好似镜中花水中月

  2004年开始,“个人集资建房”的势头开始在全国蔓延,并在温州、深圳付诸实践。

  同年底,以邵角为代表的“我爱南京自建团购房俱乐部”应运而生,南京有了自己的自建房民间团体,并在此后的两年先后公布南京在售楼盘的价格成本清单。

  但即便声势浩大,到目前为止,个人集资建房在实践中因困难重重,南京并没有民间个人集资建房的成功范本。倒是南京大学等单位牵头的集资建房颇见起色,价格也比周边房价低了半数以上。

  品牌

  奢雅每年更进一步

  早年的南京人买房只看户型、朝向,对社区规划等关切甚少。但不知不觉中,还是有一批人,笃信品牌力量,因此成就了本土一批老牌企业。

  除了栖霞、银城和早期的仁恒、万科,中海、金地、招商、雅居乐等随后陆续入驻,到2008-2009年,新鸿基、九龙仓、恒基等房企挺进。南京人对品牌体验空间空前宽阔。

  物业

  服务观念渐入人心

  如果不是一批顶级物业公司的到来,南京人对物业的概念还停留在看门收费的阶段。民间达成的共识是,一座楼盘最初是以产品品质取得市场称道,后期物业服务优质的楼盘会比同品质楼盘升值高出10%以上,租金也更高。

  快报记者 杨连双

收藏 打印 推荐    
 
友情链接
 
现代快报版权所有 版权声明  | 投稿信箱 | 联系方式 | 网管信箱 | 广告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