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东郊,藏了个丰富的“植物王国”,它是全国年纪最长的国立植物园。
本月18日,中山植物园(江苏省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将迎来80岁的生日庆典。昨天,84岁的佘孟兰等老专家,向记者讲述了中国“头号”植物园一段段鲜为人知的历史。
梅花山曾是国立植物园的一角
1952年就来到中山植物园工作的佘老,对植物园历史了如指掌。现在的植物园,既是向游客开放的科普性植物园,又是专家们搞科研的研究所。而最初,园、所并不是一家。
“1929年,奉当时的国民政府令正式成立了中山植物园,当时命名为‘总理陵园纪念植物园’。”佘老介绍,全园面积3600亩,西起琵琶湖,沿明城墙至龙脖子,北以紫金山南麓小路为界,包括凉水坑,小虎山和廖仲恺墓等地。东边则包括梅花山在内,南以明城墙为界,包括前湖水面在内。
建园之初,植物园方面与中国科学社生物所、中央研究院植物所以及金陵大学等单位合作,开创了中国大规划驯化栽培野生树种的先河。佘老表示,当时的植物园,就已经和英、美、法、德、印度、日本、澳大利亚、挪威、荷兰、瑞士等20多个国家建立起了种苗交换关系。可惜日本人占领南京之后,植物园就此荒废。
而植物研究所的历史,同样可以追溯到1929年,前身是中央研究院的自然历史博物馆。1934年7月正式建立动植物研究所,地址在南京市成贤街。1937年,日本飞机轰炸南京,动植物所只好与地质所、社会所一起迁往长沙,后来辗转于南岳、阳朔、北碚等地。
抗日战争胜利后,与动物所分家独立的植物所迁至上海,接管了日本人办的上海自然科学研究所,里面相当一部分就是从南京搬过去的。
建国初植物园复建多亏了一位苏联专家
解放后,中国科学院植物分类所在南京建起了华东工作站。1952年,毕业于中央大学园艺专业的佘老,被分配到这里工作。当时的工作站里只有11位研究人员,大家正在计划重建一事。
另外,植物园得以复建,还多亏了一位苏联专家。佘老回忆,1952年秋天,莫斯科总植物园的芳香植物专家柯维加(Koverga L.),来南京访问,他问陪同人员:“南京想必有植物园吧!”回答却是没有,“历史上曾有过一个”。柯维加执意要去看看,结果大家就陪他来到了这片破败的地方。
可是,他却边看边连声叫好:“这地方太好了,像这样好的植物园真是世界难找。”后来,他又对园子的地形、水系、土质等作了仔细察看,并专门召开座谈会提出若干建议。
当时这片地方还属于园林部门管。苏联专家建议,植物园建成后,应该针对国民经济需要,开展各类植物研究,并划归中科院管辖。建国初期的苏联专家,地位很高,这份建议得到政府重视。
经过一年半的努力,1954年2月22日得到中央人民政府内务部的正式批准,将原“总理陵园纪念植物园”划归中国科学院,名称定为“中国科学院南京中山植物园”。从此,植物园由单纯的展览、科普和保存植物的性质,变成名副其实的科研、科普、展览三重功能并重的植物园。
不过,面积由原来的3600亩减为2800亩,少了梅花山。
文革中中山植物园曾被迫搬到六合等地
复建后的中山植物园,发展很快。到了上世纪六十年代科研人员迅速增加到了300余名。
然而,文化大革命也波及到了这些成天与植物打交道的专家,植物园被迫搬到六合、南京农学院等地。
1972年夏天,英国皇家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史》一书作者、李约瑟先生来到南京,指名要看看中山植物园。接待人员只好以“植物园人员外出斗、批、改”为托辞谢绝。他只好抱憾离开南京。以后,又有澳大利亚、新西兰、英国、法国等外宾指名要看植物园,有关部门仍以“维修”为名,谢绝参观。
被占用后的植物园也确实不成样子。大批珍贵树种被砍伐,试验苗圃被辟为水稻田和菜园,温室里种上了黄瓜、茄子和辣椒等蔬菜,热带花卉全部被扫地出门。
直到1973年,国民经济有了转机。植物研究所的干部群众鼓起勇气,给小平同志写了封长达5000余字的信,“我们每个人都签了字。”植物园的老工作人员回忆,为了保证信能送到,一封由出差人员带到石家庄邮局,从那里寄出;另一封通过人托人的办法,把信交到了小平同志手中。此外,还打印好36封,寄给36处负责同志或有关部门。
究竟是哪一封信到达了邓小平同志的手中,至今仍然是个谜。
不过,根据可靠物证可以推断出:1974年6月25日上午,邓小平同志接到了植物研究所干部职工写给他的人民来信。他立即批示,“如来信属实,应坚决归还”。同年7月30日,江苏省委和有关单位在查明情况以后,经过协商,终于落实归还方案,拯救了这个全国最年长的国立植物园。
通讯员 田松沪
快报记者 孙兰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