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32版:见证爱
3上一版  下一版4  
PDF 版
· 80后也讲“门当户对”?
· 门不当户不对“破门”法则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2009 年 10 月 10 日 星期   重要律师声明
上一期  
 
下一篇4  
    论坛 博客 推荐  
80后也讲“门当户对”?
  婚姻究竟是否需要“门当户对”?

  这一古代的“金科玉律”如今被不少情侣视为“真爱无敌”的对立面。

  他们边唱着“爱情大过天”,边把它摒弃在脚边。“门当户对”与浪漫爱情一定水火不容?不妨来听听“80后”小情侣昊昊和琦琦的故事,说不定会给你带来不一般的体会。

  爱周刊记者 沈晓伟

  

  大四那年,同是学生干部的昊昊和琦琦在一次大型社团活动上相遇了。他这一不留神就被娇小可爱的她给“电”了一下。凭着昊昊的穷追不舍和浪漫真情,终于顺利把琦琦追到了手。

  

  爱周刊:抱得美人归,估计费了不少劲儿吧!有啥高招借鉴借鉴。

  新郎:先探听情报,就以学生干部“谈公事”为借口,约她出来。后来聊熟了,发现相同点更多了。难得遇到志同道合的,她自然也就离不开我了。

  爱周刊:你觉得你们有哪些共同点呢?

  新郎:这就多了!比如我们都挺开朗,喜欢结交朋友;都是直肠子,心里搁不住话;都挺有想法,正义感特强的热血青年……(滔滔不绝)

  新娘:平常我们一起逛街、品美食啥的,到处搜罗好玩的东东。

  爱周刊:我没听错吧?逛街可是不少男生的“死穴”哟。

  新娘:嘻嘻,就是嘛,朋友们都羡慕死我啦!我们家这位陪我逛街超有耐心,连美甲师见了都忍不住夸他有耐心。

  

  学生时代都是主要学生干部,按理说后来参加工作了,两人的差异该开始变大了吧,结果他俩却先后都选择了从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就差没在同一个学校共事啦。

  

  爱周刊:回家之后,你们会交流你们的工作心得吗?

  新娘:这倒不会。工作内容太相似了,平常一到家,工作话题就“免谈”,不然下了班感觉还在跟同事开会似的。

  爱周刊:那赚回来的银子归谁管呢?

  新娘:我们赚得差不多,平常也各管各的,买什么用不着跟对方商量,也从不限制对方。

  爱周刊:连收入也差不多,那消费观怎么样?

  新郎:论精打细算还是她比较在行,我之前对钱不是很有概念,受她的影响,现在也学“精明”些了。

  爱周刊:你们有没有觉得太过相似,就像“左手牵右手”,会没有新鲜感?

  新郎:啊?从来没想过这个问题。

  新娘:不愁这个啊,新鲜感可以自己创造啊。

  爱周刊:自己创造?

  新娘:就比如2002年11月21日,是我们的恋爱纪念日。每个月21日,我们都会小小庆祝。按理说,一般人会嫌烦。可我会建议去找家没吃过的饭馆,或是看部没看过的电影儿……反正每次都过得很尽兴、很浪漫。

  爱周刊:每个月都过?!持续了多久?

  新娘:到婚前为止都是这样。

  爱周刊:……

  

  眼看谈了好几年恋爱,工作也稳定了,两对热切心急的父母们凑在一块儿合计合计,就把这婚事给“包办”了。不过两人都是家里疼爱有加的“独苗苗”,怎么面对婚后琐碎的锅碗瓢盆?

  

  新娘:我们两个属于“懒猫”级别的。洗洗袜子啥的自己搞定,拖地洗床单啥的,在我们上班时,就被我妈妈溜进来“全包”了。

  新郎:我们住得离她娘家很近,正好是“一碗汤”的距离。她妈妈经常来帮忙。

  爱周刊:要是小家闹别扭了,父母们会偏着谁?

  新郎:其实我俩的爸妈也都挺像的,都是特别慈祥、疼孩子的人。要是我们吵架,肯定帮对方的孩子。我妈帮着她,她妈向着我。

  爱周刊:你们一般会因为什么闹别扭?

  新娘:说出来你可能不信,都是些小得不能再小的事,会有“分歧”。

  新郎:我还是主动交代吧,比如我没及时换袜子啦、衣服穿完乱扔啦……正好这些我不在意的小细节,她很注意。这也算是难得的不一样吧。

  爱周刊:你俩都挺能言善辩的,闹别扭谁占上风?

  新郎:嘿嘿,就因为都太能说了,所以我一般都是“冷处理”。你想两人都在气头上,再一开口,那家里还不成辩论场啦?

  新娘:他呢,一吵就不说话,等实在憋不住了,就会主动来道歉。嘿嘿,我大人有大量,也就跟他“一笑泯恩仇”了。

  

  从恋爱到结婚一路走来7年,在别人“七年之痒”的当儿,这小两口依然好得蜜里调油。羡煞旁人之余,不少人索性向他们讨教起“秘诀”来。日子一长,两人俨然成了朋友圈子里的“婚姻咨询师”。

  

  爱周刊:你们一路走过来,琦琦你有什么想对昊昊说的吗?

  新娘:我觉得能遇到昊昊挺幸运的,以前最疼爱我的奶奶在世的时候最大的心愿就是希望我能找到一个善良的男孩子,虽然奶奶过世了没见过昊昊,但我相信如果奶奶还活着,她一定会很喜欢昊昊的。

  这时新郎紧紧地握住了琦琦的手。

  爱周刊:朋友圈子里,像你们这么“门当户对”的多不多?

  新娘:目前为止,估计我们是这方面的“典型代表”吧。

  爱周刊:有人说“门当户对”早过时了,你们怎么看?

  新娘:最开始在一起,我们压根没想过这个问题。至于各方面都“登对”也是在相处的过程里慢慢发现的。这只能说是巧合,外加缘分。

  新郎:我倒觉得古人的话也是有道理的。过去“门当户对”可能更多指的是家世背景方面;而现在,双方品位、兴趣和观念上的“登对”更重要。你想啊,她这么浪漫的一个人,要是遇上一不解风情的木头疙瘩,那还不郁闷死。

  新娘:(歪头沉思状)要是找个不一样的,没准儿也很有趣呢!

  新郎:……

  A

  焦糖玛琪朵(22岁在读大学生)

  阿森纳(23岁在读大学生)

  干吗要门当户对呀?有感觉了就爱呗!“爱情”要是还分什么门当户对,那就不叫爱,叫买卖!我家是做买卖的,我那封建的老爸一直明着暗着示意我将来找个对他生意有帮助的。他要是知道我偷偷找了个家境一般的男友,估计早跳脚了。我俩想好了,将来要是家里实在把人逼急了,宁可私奔也决不妥协。

  B

  默默无言(35岁 文职人员)

  巴萨的春天(37岁 公司职员)

  我以前不明白“门当户对”有什么必要,我本身家里条件还可以,一群好姐妹里,我是长得最出挑的一个。但只有我找了个家境一般的外地人。我们在一起顶着特别大的压力,我妈就差气得寻死觅活了。这么多年来,虽说他也一直在努力,可比起姐妹们的老公,还是差了一大截。有时大家聚在一起,不是谈车就是说股票,而我还在为还房贷发愁呢!

  C

  右手板砖(48岁 公司经理)

  小火慢慢炖(46岁 公务员)

  我跟她算是传统意义上的“门当户对”,都是普通工人家庭,经人介绍后自由恋爱。可婚后,还不是成天为些鸡毛蒜皮的事吵架。应该说为了孩子,我们才没有离婚。想想其实恋爱那会儿我们就彼此抱怨:她特讲究卫生,好打扮,嫌我土;我喜欢看书,想找她韶韶可人家只对爱情电影儿感兴趣。将来儿子找女朋友,什么家庭什么收入的都无所谓,但有一点我会提醒他:两人的价值观、思维方式不说要一样,但起码得反差不大,免得重蹈我们覆辙。

  D

  过忘川,赏彼岸(57岁 部门主任)

  凡尘(57岁 退休)

  想当初,我们是坚决反对“门当户对”的热血青年,结果结婚之后才越来越觉得很多不协调。我在工厂里当干部,爱人则是基层女工,婚后很多时候,她不能理解我的工作,我也越来越无法认同她的价值观,旧衣旧鞋总舍不得扔。由于家庭背景的不同,爱人农村出来的父母,也在生活和抚养孩子的问题上有诸多争执。现在电视剧里经常讲的“凤凰男”、“凤凰女”问题,其实早在我们这一辈就已经存在!只是我们后知后觉了。

  E

  普罗米修斯(79岁 离休)

  平安是福(77岁 家庭主妇)

  我们那会儿都是包办婚姻,媒妁之言,我想长辈们那会儿之所以要强调“门当户对”啊,应该是觉得双方家庭的习惯想法会差不多,婚后好相处才对。可事实上,我们要不是结婚当晚揭开了盖头,连对方长相都不知道,更别提什么性格、脾气了。我跟老伴,一个性子慢,一个性子急。这日子就凑合过呗,一辈子不也就这么过来了!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友情链接
 
现代快报版权所有 版权声明  | 投稿信箱 | 联系方式 | 网管信箱 | 广告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