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26版:快乐黄金周·商业
3上一版  下一版4  
PDF 版
· 半天时间完成以往一天的销售量
· “属相国”里尽朝晖
· 你不懂就不要坐在这里
· 不出远门也能“游”遍13个省辖市
· 连续晴好,适合出游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2009 年 10 月 2 日 星期   重要律师声明
上一期  下一期  
 
3上一篇  下一篇4  
    论坛 博客 推荐  
宝贝被鉴定为“新东西”,藏家对专家很不服气——
你不懂就不要坐在这里
  

  你不懂就不要坐在这里

  作为昨天开幕的南京文交会的一项活动,现场鉴宝吸引了很多怀揣“宝物”的市民。这些“宝物”大多是后代的仿制品,虽然也有一定的艺术观赏性,但经济价值和收藏价值都不高。被鉴定为仿制品后,很多市民淡然一笑,但也有个别人不服气,反而认为是专家“不识货”。

  市民陈女士带来了好几件“宝贝”,一块玉环,一方端砚,一个糖罐。专家看后表示都是“真东西”,虽然年代不算很久远,但都不是仿制品,连包裹端砚的都是一块清代晚期的真丝绸巾。陈女士手中还有一个奇怪的细管状物品,管子一头还有一个洞眼儿,很多人都不知道是什么东西,还是专家道出了谜底:“这就是过去官员顶戴花翎的翎管。”据介绍,翎管的材质有很多种,翡翠、白玉、碧玺、琥珀、玻璃等,材质就是身份地位的象征,最好的是翡翠的。不过陈女士这个翎管是玻璃的,应该是个“芝麻小官”的。这件翎管哪里来的呢?“我家祖上是个县令,这些东西都是祖上留下来的。”陈女士一句话道破玄机。

  专家表示,一般家传“宝贝”不太会是赝品,但藏家自己去古玩市场淘来的就很难说了。昨天经专家鉴定的瓷器、玉器、古籍有很多都是后代的仿制品,藏家在听到“是新东西”的鉴定结论后,大多莞尔一笑,并不在意,看来很多人都预料到这个结果。但是有一位藏家带来两件“宝贝”,一件是一只乳白色的瓷碗,碗底还刻有暗纹;另一件是一个翠绿的玉佩,但专家看了几眼后,认定这两件都是“新东西”。谁知这位市民一听就有些生气,说“这可是从土里挖出来的!”专家笑笑,摇摇头,“不可能是从土里挖出来的。”这位藏家更不服气,“你不懂就不要坐在这里!”还想跟专家争论,之后被旁边的人拉走了。

  快报记者

  陈英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友情链接
 
现代快报版权所有 版权声明  | 投稿信箱 | 联系方式 | 网管信箱 | 广告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