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T16版:新中国六十年特别报道·西柏坡
3上一版  
PDF 版
· 快报报道团队 西柏坡“赶考”记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2009 年 9 月 27 日 星期   重要律师声明
 
    论坛 博客 推荐  
快报报道团队 西柏坡“赶考”记
  六十年前,河北省平山县一个普通的小山村里,一代共和国元勋们为夺取全国胜利、建立新中国谱写了恢宏乐章,那些壮怀激烈、风云涤荡的真实故事,至今震撼我们。

  新中国六十华诞之际,快报报道团队西柏坡“赶考”,深入探访纷纭历史记忆,聚焦这个孕育了共和国、现在仍在感召着国人的小小山村。

  快报报道团队

  西柏坡“赶考”记

  □快报记者 孙兰兰/文 泱波/摄

  水库下的原址

  从平山县城,记者坐上前往西柏坡的班车。将一个个村落串连起来的公路,虽不宽敞,但挺好走。

  “等你们回去时,更好走了,到石家庄市能节省半小时呢。”售票姑娘说。当天下午,西柏坡路将竣工通车,比原定工期提前10个月。这条一级路的终点,就在西柏坡纪念馆。西柏坡路还未开通,记者倒有幸提前体验了其中一段隧道。一车的当地村民大概也是第一次走,呼啦站起,欣喜好奇地看着灯光璀璨的隧道。

  让记者印象更深刻的,是岗南水库。

  资料说,岗南水库总库容达到15.7亿立方米。从县城到西柏坡村,感觉至少有一小半路程是在这个河北第一大水库的堤坝上走。到西柏坡才发现,原来这个村庄和纪念馆还是在水库旁,而且完全是傍着岗南水库的岸边而建。

  “以前,我们的村子就在那水下面。”西柏坡村90%以上的人都姓闫,70多岁的韩华珍十几岁的时候从外村嫁了过来,她已经过世的丈夫是以前的村支书闫民生。

  站在村口,韩华珍指着远处的石刻园方向。中共中央的原址也在那里。1949年,毛泽东等人进京之后,房子交还给村民,韩华珍也在里面住过,一直到1958年修建岗南水库,才搬了出来。

  现在的中共中央旧址大院,是1971年在原址北面的山坡上按原有布局,利用原来房屋构件复原而成。“毛泽东、周恩来他们住的房子,都保持着原样,但整个院子变得小多了。外面的环境也不一样啰,从山脚搬到了山上。以前,大院外面是一大片芦苇荡,旁边就是稻田。”

  63岁的闫清海,对芦苇荡记得最清楚。两岁那年,他生了一场大病。“吃不下东西,一直拉肚子拉个不停。”后来才知道是食物中毒。但当时,他父母什么也不懂。只是绝望地认为,孩子快死了。于是,用芦苇席把他包起来,盖上红纸搁在门口,准备扔到芦苇荡去。这是当地习俗,夭折或者快要死的孩子,就放进芦苇荡。成群的狼在周边转来转去,孩子扔下去就没了。

  闫家的“房客”董必武和夫人何连芝路过,听到啼哭声,看见放在门口已经奄奄一息的闫清海。何连芝抱起孩子,惊讶发现,原来是房东的孩子。董必武一看,孩子小嘴在蠕动,“还有救,马上送医院。”抱着闫清海跑到了中央机关医院。

  两个星期后,病治好了。董必武夫妇抱着他回家,闫清海的母亲惊呆了。

  “是共产党,是董老一家,给了我生命。”每每说起,黑黑瘦瘦的闫清海抑制不住激动起来。

  坚守圣地的人们

  在西柏坡,你不能说毛主席一点的不是。否则,原本热情的当地人会立即冷下脸,不再理你。“人啊,不能忘本!”村民说,人哪有不犯错的时候?毛主席领导着共产党解放了全中国,让人民翻身当主人,让农民分到了田地,这些大功劳可千万不能忘。

  “西柏坡的人很淳朴。中央离开延安之后,选择了这里,是有道理的。群众基础好。”任弼时的大女婿白世藻,1946参加革命,跟随文工团就来到西柏坡。“别看一个小小的村庄,一个特务也别想混进来。”虽说村民并不清楚借住在他们房子里的,就是“五大书记”,就是党中央。但他们还是不遗余力去保护帮助这所“工校”。每天,村口有老太太坐在大树下纺线,一看到生面孔就警惕起来,“铛”的一声锣响,村里民兵立即赶到。

  1958年,这个归于平静的小山村,

  再次为了“大家”做出大牺牲。

  北方缺水,然而到了雨季,滹沱河又会洪水成灾。为根治当地水患,全国人大作出修建岗南水库的决定,这意味着革命圣地西柏坡,将被淹没。

  对西柏坡一直念念不忘的毛泽东,听后也表示赞同,认为“根治水患,造福后代”。按计划,当地村民应当全部搬走。“修水库是在1958年。修了水库,滹沱河下游就不发洪水了,还能发电、浇地。”为什么要修水库,村民们心里清楚。

  岗南水库蓄水后,整个西柏坡村,以及附近的很多村庄都会被水淹没。大部分村民逐渐搬离村子,远的去了山西、内蒙,近点的去了石家庄郊区、平山县城、栾城、矿区等地。还有些人家,怎么也不愿离开。

  到了1959年秋天,岗南水库拦坝蓄水,西柏坡106户人家当中,还有十几户没有搬走。村民们在原址北面500米的山坡上重建家园,成为西柏坡新村。随着水库水面的逐渐升高,又往后撤了1里地。

  穷家难舍。“再有,毛主席在这儿住过,要是都搬走了,连个念想都没了。”1970年代末期,闫清海在村里当生产队长,那会儿,村里有32户人家,130口人。

  原先,这里算是比较富庶的地方。每家都有二三十亩水稻田,到了冬天农闲季节,村民就采些芦苇回来,编成上好的席子拿到集市上卖,换些零花钱。

  水库淹没了房子,淹没了大片大片的肥沃良田,就连芦苇荡也消失了。

  每家只剩二分地!连基本口粮都没法满足。紧接着又赶上三年自然灾害,留下来的村民,着实过了一段苦日子。“连老鼠都饿得跳到锅里抢食吃。”闫清海这样描述。

  因为是红色圣地,前来参观探访的人特别多。可是,什么也看不到了。人们失望之余,给他们出点子:你们村应该请示党中央,把旧址恢复起来啊。

  这话触动了村民。毛主席他们的房子,在建水库的时候可是一块块拆下来编了号,送到县里保管起来了。复建并不难。几名老党员,包括闫清海、村支书闫民生、村长闫连章,为了这事一起去了北京。

  “还带了点土特产,核桃、红枣和香油,表表我们的心意。”韩华珍回忆,结果这些东西带到北京,还被批评了一顿。

  中共中央大院复建获得批准。中央还指示有关部门给村里拨些平价粮。依靠平价粮,还有修建水库每间房子给的118块钱的拆迁补偿费,村民们逐渐度过了那段艰难岁月。

  如今,西柏坡村的规模已经扩到两三百户,土地更是稀缺资源。不过,红色旅游经营得有声有色。闫清海是西柏坡村改革开放后,第一个经营个体观光游览船、第一个开饭店的,上世纪八十年代,就成了“万元户”。闫民生和韩华珍的家,盖起三层小楼开了全村最大的招待所。快报第二批赶来西柏坡采访的记者在这儿住了几天,虽然说“农家乐”,条件不能和星级宾馆相比,房间里的网速倒是很快,第三代经营者闫二鹏笑称,这绝对是“与国际接轨”。

  进京!进京!

  西柏坡—唐县—保定—涿州—北京,这是一条长约360公里的路。当年,毛泽东和他的战友,汽车转火车走了两三天。当年“赶考”,一路颠簸。毛泽东的秘书叶子龙回忆,出了西柏坡中共中央大门口,车队经东柏坡、贾峪、苏家庄往东北方向进入山沟。由于沿途都是土路,灰尘滚滚,因此毛泽东戴着眼镜和口罩,穿着雨衣。“我们的车是在车队前面带路,与后面毛主席的车保持一定距离。随时都能看到后面的车,但还要尽量注意让扬起的尘土少影响后面车上的毛主席。”

  60年前尘土飞扬的山路,如今被国道和高速公路代替,这一段车程现在只需要三四个小时。还可以选择从石家庄坐动车到北京,“你们刚去过西柏坡?现在那里建设得不错吧。我有几年没去了,那些老房子还保留着原样吗?”生怕记者找不着门,朱德的儿媳妇赵力平,特意提前下楼,等待我们的到来。一见面,就迫不及待打听西柏坡的近况。

  在西柏坡,游人会惊异于简单朴素的陈设:屋里陈设大多只有桌椅和床铺。任弼时家孩子最多,一间房塞了一大一小两张床,还有张孩子们读书用的小桌子;偶尔也能见到沙发、圈椅等“豪华”设施,都是当时缴获的战利品。毛泽东的住所前院有磨盘和猪圈,后院有鸡窝,地道的农家院。

  在北京、在天津,记者惊讶地发现,60年过去了,“五大书记”的后人以及身边的人,依然保持着当年俭朴作风。赵力平,朱德的儿媳妇,原农行天津分行行长。走进她的家,泛旧的家具陈设明显是多年以前的风格,阳台改成了小书房;任弼时的大女儿任远志家里,还铺着早就过时的地板革;朱德的卫士长齐明臣家里,白墙水泥地,简单的几乎没有一点装饰。而他,也早已是局级干部。

  “进京前,我们一直在学习。”齐明臣回忆,一方面是教大家进城后怎么生活,因为这么多年一直在农村,加上成天行军打仗,“我们真的是土包子,什么都不懂,当时就担心进城后,不会开电灯怎么办?”还有,随地吐痰之类不卫生的毛病,也得改了。另一方面,就是抓紧思想教育。

  打天下难,坐天下更难。深知此理的毛泽东赴京前敲响警钟:“夺取全国胜利,这只是万里长征走完了第一步……”

  60年过去了,历史为老一辈革命家亮出了高分。

收藏 打印 推荐    
 
友情链接
 
现代快报版权所有 版权声明  | 投稿信箱 | 联系方式 | 网管信箱 | 广告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