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24版:民趣
3上一版  
PDF 版
· 文物总动员
· 蒙古野驴,狼群都追不上它们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2009 年 9 月 26 日 星期   重要律师声明
上一期  
 
下一篇4  
    论坛 博客 推荐  
文物总动员
《江苏考古六十年成就展》今起亮相南博
  长相貌似子弹的大缸上,画着歪歪的两只鸟,鸟的上方还有两只飘带……这些涂鸦的内容是什么?也许你读不懂它们,但是,考古专家说,这些歪歪扭扭的涂鸦很可能就是中国最早的文字,而这个其貌不扬的大缸的意义则非同一般。

  镇江的镇馆之宝凤纹尊,吴王余昧曾经用过的矛……今天,《江苏考古六十年成就展》将在南博正式开展。在布展现场,记者看到,短短六十年考古,发掘的文物历史却穿越几千年乃至几十万年,给人们一种时空错乱的感觉。

  最早的文字

  南京古人在大缸上涂鸦

  一进展厅,记者就被一个硕大无比的红陶大缸吸引住了。这个大缸外表粗糙,有点像丢弃之物。但是,别看长相普通,它很有来头。

  江苏省考古研究所副所长林留根介绍,这个大缸是上世纪50年代,考古专家们在鼓楼岗西端的北阴阳营发现的,距今已有3000多年,“你看这个大缸底是尖的,有点像子弹头。这个器形很可能是生活在南京的古人们崇拜某种图腾的产物。”林留根告诉记者,最让人惊奇的是大缸的外表面留有中国最早的文字。

  最高贵的矛

  主人是吴王余昧

  时至今日,考古专家们还没有找到阖闾、夫差墓,倒是在镇江找到了吴王余昧墓。而余昧墓的确定,多亏了一柄矛。

  虽然已经有2000多年的历史,这柄矛的边缘依然放着寒光。余昧本人有没有用过它?这个就不得而知了。不过,细细辨认,你会看到矛的正中心部分有几个文字,林留根说,这些铭文是:吴王余昧自作用。

  最怪的乐器

  瓢形錞于全世界仅三件

  和一般中规中矩的乐器相比,这件青铜器乐器长相实在有点寒碜,它,歪着脑袋瓜,“别扭”地站着一旁。

  “这件青铜器叫錞于。世界上,錞于很多,但是这种造型的錞于全世界只有三件。以前很少展出。”林留根介绍,一般錞于的造型都是圆盘式的,而这个却是根据瓢的样子造的。

  錞于是干啥用的呢?林留根介绍,这个器物叫人面纹青铜錞于,是春秋时期南方特有的军队乐器,可以用来指挥军队。“这件錞于是上世纪80年代左右在镇江谏壁王家山东周墓中出土的。”

  最典型的青铜器

  西周凤纹尊深得精致之本

  青铜器中,西周青铜凤纹尊可与司母戊大方鼎相媲美。但1976年这件国宝被发现后一直养在“深闺”人未识。

  昨天,记者有幸一睹芳容。这件距今已有3000多年的国宝,纹路、色泽依旧清晰。“1976年冬天,丹阳县(今丹阳市)司徒镇砖瓦厂的砖瓦工人,在一个坑里取烧砖土时,无意中发现了一批青铜器,从古老的花纹来看,年代很久远。很快,镇江博物馆的文物专家赶到现场,发现青铜凤纹尊、鼎、簋、盘、瓿等共26件文物。”

  林留根介绍,商代的青铜雄浑,西周的青铜精致,而凤纹尊则深得精致之本,是周代鼎彝之典型。凤纹尊形制和纹饰甚至和陕西扶风庄白出土的之丰尊极为相似,但它比之丰尊更有气势,更精美。“它的铸造工艺、水平都更高,是一级品中的孤品,是无价之宝。”

  最有价值的青瓷

  改写了青瓷的烧制年代

  “这件青瓷釉下彩盘口壶可以和萧何月下追韩信青花梅瓶相媲美,从出土至今,很少有人见过它。为了保护它,从来都是匆匆亮相,这次,南博是用专车押送的。”

  青瓷釉下彩盘口壶是南博的镇馆宝贝之一。记者看到,整个器物很规整,上部有两尊佛像、两个双首连体鸟排列整齐,壶腹部则绘有精美的釉下彩绘图案,“这个青瓷釉下彩盘口壶的出土,证实我国早在三国时期就已具备烧制釉下彩瓷的先进工艺。而在此之前,大家一直认为这种技术是到唐代才出现的。”林留根说,他本人非常崇拜这件文物,因为它改写了青瓷的烧制年代。

  快报记者 胡玉梅 文

  快报记者 顾炜 摄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友情链接
 
现代快报版权所有 版权声明  | 投稿信箱 | 联系方式 | 网管信箱 | 广告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