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38版:文娱
3上一版  下一版4  
PDF 版
· 戏迷多了 自然有戏
· 江苏“梅花”争奇斗艳成一景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2009 年 9 月 25 日 星期   重要律师声明
上一期  下一期  
 
下一篇4  
    论坛 博客 推荐  
戏迷多了 自然有戏
中秋戏曲晚会昨南京举行,艺术家们乐观看待戏曲前景
 昨天晚上,众多戏曲界的大腕在南京竞相登台,一场年度戏曲视听盛宴“江苏省2009中秋戏曲晚会”在江苏广电总台演播剧院“粉墨”上演。该晚会由江苏省委宣传部与省广电总台主办、江苏文艺广播承办。在登台之前,京剧表演艺术家李维康和昆剧表演艺术家孔爱萍接受了快报记者的采访。现在不少人认为,戏曲由于和快节奏的生活脱节,影响已越来越小了。但谈到戏曲如何壮大受众群时,两位艺术家却不约而同地表示,现在的戏曲发展情况越来越好,受众群不仅没有变小,反而变大了。

  戏迷很多

  但以中老年人为主

  作为中国剧协副主席,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李维康对于戏曲的发展现状感到欣喜。她告诉记者,现在戏曲界人才辈出。“你看看现在有多少洋票友,就知道戏曲现在的状况了。”

  不过,虽然现在戏迷很多,但一个不争的事实是以中老年人居多,年轻人还不太能接受戏曲。对此,李维康表示:“其实年轻人喜欢一些新的东西,但只要适当引导,让他们认识到戏曲艺术的魅力,他们一样会成为戏迷。京剧等戏曲艺术博大精深,蕴含了中国历史、文化底蕴、民族精神,年轻人只要对此感兴趣就会关注戏曲。当然,戏曲要适应时代的发展和年轻观众的口味,必须在继承的基础上创新。”

  培养兴趣

  戏曲才能吸引年轻人

  对于戏曲如何吸引年轻人,培养兴趣的问题,江苏省昆剧院的著名昆剧表演艺术家,梅花奖得主孔爱萍以多年的演艺经验现身说法。她表示,随着昆曲被列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昆曲的受众群越来越多,但观众的欣赏水平还是参差不齐的。她把昆曲受众群分为三类:“一类观众是不太能看得懂故事情节的,也暂时还听不出其中的韵味,但觉得现在都流行看昆曲,所以也‘追求时尚’就来看了;另一类观众是注重故事情节,有可能之前‘看腻’了电影、电视,所以想走进剧场看看昆曲;最后一类就是真正懂艺术热爱艺术。其实这几种观众各有各的特色。从某个程度上看,他们是一个递进的过程。”虽然能看得懂昆曲的只是其中一部分,但能吸引人走进剧院,孔爱萍觉得这就令人欣慰。她认为,戏曲受众群的培养首先是要培养兴趣,兴趣建立起来了,后面的事情都好办。

  前景乐观

  出现了不少洋票友

  在孔爱萍看来,戏曲界在把观众吸引到剧院里之后,还有大文章要做。她举例说,很多年前业界流传着一个“演员在大陆,观众在台湾”的说法:“台湾观众对昆曲是真的很有研究。我们在演出的时候,剧本做了怎样的改变,节奏进行了什么变化,观众们都能仔细地听出来。”她认为,要培养现在的普通人对戏曲的真正兴趣,还有待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

  而对于戏曲的发展前景,李维康则比较乐观:“中央一直在提倡弘扬民族传统文化,全国各地也在不断举行票友大赛,戏曲人才辈出,戏迷的欣赏水平和表现水平都越来越提高。随着宣传的深入,一些原本不喜欢戏曲的人,受到戏曲艺术魅力的感染,摈弃了浮躁的心态,也慢慢对戏曲产生了兴趣。另外,国外友人也非常喜爱中国的戏曲艺术,出现了很多洋票友。可以说,从国内到国际,从中央主管部门到下面的戏迷票友,对戏曲的热情都在不断升温。所以,戏曲发展前景还是比较乐观的。”

  快报记者 李谷

  见习记者 应嘉轩 摄影 泱波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友情链接
 
现代快报版权所有 版权声明  | 投稿信箱 | 联系方式 | 网管信箱 | 广告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