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5版:封面新闻
3上一版  下一版4  
PDF 版
· 全国只有5个人知道的工艺
他们潜伏5年把它偷了出来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2009 年 9 月 23 日 星期   重要律师声明
上一期  下一期  
 
    论坛 博客 推荐  
全国只有5个人知道的工艺他们潜伏5年把它偷了出来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南京金箔锻制技艺”泄密案一审判决
图中白圈处即为非法加工厂

  盗取一个企业独特的工艺配方,就被认定为泄露国家秘密?南京下关检方日前成功侦办的一起案件给出了肯定的答案。因为在这起特殊的案件中,被盗的工艺是国家级非遗项目——“南京金箔锻制技艺”!经过错综复杂的便衣暗访和跟踪后,下关检方最终将这一团伙摧毁,相关涉案人也被分别判刑。

  通讯员 孟军 快报记者 李梦雅 文/摄

  工艺极度保密的乌金纸

  案发

  震惊 神秘乌金纸技术泄密了

  在南京龙潭古镇进士坊88号坐落着一个不起眼的工厂,但它却是中国首家金箔制作专业工厂、研发中国金箔行业唯一国家技术秘密的国家级秘密保护单位、“南京金箔锻制技艺”非遗项目唯一管理单位:南京金线金箔总厂。

  2006年5月,由该厂申报的“南京金箔锻制技艺”被中国政府公布为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同时该厂被确认为唯一管理单位。同年, “南京金箔锻制技艺”的唯一代表性传承人被确认在该厂。

  2008年7月的一天,厂长李宝祥突然接到一个电话,对方声称市面上有人卖乌金纸。

  李厂长立即赶回厂去,接过从市面上转来的几张样纸反复地看,他惊出了一身冷汗:这和本厂制造的几乎一样!

  那么,李宝祥为什么紧张呢?原来,自打厂里研发出这项技术之后,金箔正品率由60%提高到98%,打出的金箔质量极高,耗金量显著降低,该厂每年减少金耗达50公斤。2001年,该技艺被国家科技部和国家保密局正式确定为第一批国家秘密技术项目加以保护。

  原来,1998年以前中国金箔在欧洲市场占有率不到1%,直到有了“新型乌金纸”这一独门绝技后,中国金箔世界占有率提高到60%,该厂金箔销售额由1999年的500万元猛增到现在的近亿元。从2002年至今,产品以每年递增30%的速度在国际市场上攻城略地,成为罕见的被重新振兴起来的中国“非遗”产业。

  正是因为新型乌金纸这样神奇,再加上又被列为国家秘密,金箔总厂的每包“乌金纸”都有编号,一张都不允许出厂,生产出来的“乌金纸”不仅绝不对外转让和销售,即使作废的“乌金纸”也统一登记保管,工艺和配方全厂只有5个人知道,并均签订过保密协议。那么,市面上怎么会出现如此接近的乌金纸呢?

  金箔总厂赶紧报了案。

  跟踪 地下交易如同“贩毒”

  南京市检察院将泄密案指定南京下关区检察院管辖,下关检察院反渎职侵权局吴军局长带着检察官先将金箔总厂提供的可疑乌金纸送往南京大学进行检测,发现该纸的主要成分与金箔总厂的产品相同。由此证明可疑乌金纸使用了金箔总厂被列为国家技术秘密的生产技术。可是这些可疑纸张又是从哪里来的呢?

  下关检察院侦查员秘密调查后发现,句容宝华镇铜山上一处叫方圆博叶纸业加工厂非常奇怪。这厂子藏在半山高处,俯瞰着山下的路口,任何外来情况都能及时发现。更蹊跷的是,该厂从来都是铁门紧闭,里面还有狼狗守门。据知情人讲,他们买“黑纸”从来就不允许进厂看货。侦查人员决定搞到这些所谓的黑纸,看看里面到底有什么黑幕。

  通过知情人,侦查员得到该厂销售人员的手机号码。侦查员报出了一个熟人的名字来买乌金纸,对方自称“徐老板”,约好到栖霞交货,每包1800元。后徐老板四次变更交易地点,侦查员马不停蹄地赶到栖霞、新街口、中央门,三次扑空。最后在南京车管所门口,“徐老板”卖给侦查员一包牛皮纸包装的乌金纸,收钱后迅速离去。侦查员立即带着这包乌金纸赶到了南京大学某研究中心检测,结果这包乌金纸配方与金箔总厂的乌金纸成分几乎完全一样!

  破案 半山腰上当场抓获

  有了窝点,那么,幕后的老板又是谁呢?侦查员决定暂且不打草惊蛇,而是继续侦查。按照金箔总厂提供的信息,当初研发新型乌金纸的时候,全厂只有5个人掌握配方工艺的秘密。经过排查,侦查员将目光锁定在了两个人的身上:陆某(女)和黄某(女)。经过一段时间的秘密跟踪,侦查人员终于发现,两人都先后出现在那个半山腰上的工厂里。下关检察院立即将情况向上级汇报,并请求句容检方和警方进行配合。

  2008年10月8日,由六辆车组成的三个抓捕组、一个搜查组和一个机动组共三十多人立即开往句容。在山下不远处,车队悄悄停下。吴军局长首先与当地民警坐一辆句容牌照的地方车先上了山,到厂门口随着狗叫声,民警以登记外来人口名义敲开了铁门。开门人谎称是印刷厂。趁着民警让开门人登记的空当,吴军局长迅速进入厂房,只见工人们正在生产乌金纸,并发现陆某也在厂内。吴军局长随后悄悄向山下等候的人员发出抓捕的手机信号。不一会儿,大批检察官和民警围满了整个院子。当场缴获了大量非法生产的乌金纸成品、半成品、原料和生产设备,并将陆某当场抓获。

  搜查组随即赶到陆某家中,当场从陆家搜查出了“乌金纸胶水的合成工艺记录”、“上海某研究所出具的某添加剂分析报告”、“对比实验记录”、实验器具以及乌金纸成品、原料等作案证据。陆某的丈夫陶某随后落网,侦查人员根据陶某交代对已售出的乌金纸进行了全面追缴。而另一嫌疑人黄某闻风而逃,现被公安部通缉。

  原来是他们

  女技术员花5年时间盗取技术

  陆某和黄某都是南京金线金箔总厂的技术员。当年研制乌金纸的时候,两人属于5人科研小组的核心人员,为乌金纸的成功研制做出了应有的贡献。然而,她们怎么又打起了乌金纸的主意了呢?

  早在2001年南京金线金箔总厂研制成功“金箔生产用新型乌金纸”后,作为仓库保管员的陶某对妻子陆某提出来:搞个“第二职业”也生产“乌金纸”?因陆某只掌握部分配方和工艺,陆某又将黄某拉入伙。

  这样,从2002年起,三个人就在一起试验如何制造出厂里的“新型乌金纸”。由陆某和黄某将各自掌握的“新型乌金纸”的配方和工艺技术记录偷偷带回家给陶某抄下,陶某根据技术要求采购原材料。后三人白天在厂里上班,晚上在陆家阁楼上,三人反复研究试验,但是根据配方总试制不出来,因为他们不掌握其中另外两种最重要的添加剂。2004年黄某从厂里的化验室盗取这两种添加剂各一小瓶给陶某,陶某四赴上海找研究所化验,后来终于破解出其中的化学成分,三人就在陆家完全照搬厂里的生产过程和工艺配方技术进行配制调试。这样前后经过五年,一百多次试验,花了5万元试制费用,一直到2007年三人才终于试制成功与厂里基本一样的“新型乌金纸”。

  在成功之后,2007年9月份,陆、黄共同出资筹建加工厂。为掩人耳目,就以陶某哥哥的名义办理了营业执照,并对外谎称“徐老板”。为了隐蔽,他们选址在半山腰上一废弃的小学内。陆某和黄某谁有空谁去,配制胶水、指导工人生产,陶某则购买原材料和联系买家。短短一年时间,就生产了600多包乌金纸,售出100多包,卖给龙潭打金箔的个体户,已收回15万元销售款。

  经查,陶某在担任金箔总厂仓库保管员期间还有盗卖仓库内金箔的行为,涉嫌职务侵占罪。据此,下关区检察院将陆某、陶某逮捕,后提起公诉。2009年5月,下关区法院以陆某犯故意泄露国家秘密罪,判处有期徒刑1年6个月、缓刑2年;以陶某犯故意泄露国家秘密罪和职务侵占罪,数罪并罚判处有期徒刑2年。

收藏 打印 推荐    
 
友情链接
 
现代快报版权所有 版权声明  | 投稿信箱 | 联系方式 | 网管信箱 | 广告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