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之阿西专栏】
《现代快报》9月16日有一篇题为《金融风暴“吹鼓”经济学家腰包》的报道,文章开头详细地罗列了郎咸平等著名经济家的出场费。
虽然和一线演艺明星相比还有差距,但作为学术象牙塔里的人物,本来市场和受众应该有限,现在动辄拿10万以上的出场费,名利兼得的同时还有解惑授业的师道尊严,好生让人眼热。
这种现象存在已不是一天两天了,争议也很多,色彩斑斓之处,如一部大片上演的全过程,是观众消费和主角喜怒哀乐两个套路。
各种专家之间的观点交织,仿佛就是大片主角的喜怒哀乐。象牙塔里出来的经济学家们,引经论典,语不惊人死不休地都以为自己真理在握,引导现实走向他们所说的未来,虽然事实从来不是这样。
比如几位唱空中国经济的永远在唱空——“中国病了、世界打喷嚏”之类的形容词从来不少;而喊A股一万点的,几乎都省了过程,自信到了都懒得说这将是未来很久以后的事,灌输给听众的都是某种注定的感觉,仿佛他不是在做什么有可能的预计,而是告诉你听完了他的报告后,明天早上起来打开电脑就可以看到的盘面。
很多习惯于表演的经济学家,都有一个共同的标志——就是中国经济事实好,他们说将要坏;事实坏,他们说将要见到正午。就和大片里的主角一样,只在银幕上,只在表演中渲染观众的气氛,喜怒哀乐基本和真实的世界无关。
要说他们视而不见,也未必是真的。因为走下讲台,他们也在生活之中。他们甚至并不忌讳谈论以学问换出场费。比如总是有法吸引眼球,被媒体称为是“经济学家中最适合上电视的,也是节目主播中最会做学问”的郎咸平,就公开承认“我要靠这个赚钱的”,他也从不否认“我的出场费是6位数”。
但只要开讲,他们就换了一副面孔,他们的逻辑就永远和中国的现实无关,且要大于现实。你要是不听他们的,他们就上纲上线,轻点说你马上就会犯错误;严重点说你不爱国,还不民主;实在点的,也会说如果不像他说的那样理财,财就一辈子不理你。
试问观众对这样的主角有什么看法呢?一开始观点颇多。但在反对和赞成经济学家拿高额出场费的争论稍稍平息之后,大概就剩下一点不知所以的依赖了。
因为现实生活中的平头老百姓,都有点想知道未来的财路。而据说经济学家就是研究国民财富如何增长的学问,是科学的,且是艰深的,非专家不能告诉你。比之相信算命先生,这当然有些进步。
不过国民财富如何增长的学问,却是很宏观的,很难落实到哪一个观众的头上。即使有人告诉你,存在着那种涉及到你个人财富如何增长的技术性标准,最多也就是财务管理,也许一个寡言的小出纳就可以帮你做不少事,用不着这些出场费那么高的经济学家指点迷津。这就如你不需要看巩俐哭,生来就会哭一样,是个常识。
至于如何赢得个人财富爆炸性增长的理财方案,很少有靠谱的。尤其是以准确预测市场的波动从而带来个人财富积累的理论,至今没有——这是现代货币理论的鼻祖、经济学家的经济学家弗里德曼的观点。
当然经济学家现在在中国,能够通过自己研究学术赚不少钱,无论从什么角度来说,都不是太坏的事情。但积极性有限,并不意味着他们有大智慧,可断未来。
金融风暴之后,经济学家出场费一路上涨,这种反周期的现象,反而说明人们需要精神和文化产品的消费,尤其在经济形势不好的时候。好莱坞兴起,就和1929年的经济危机有关。现在迷恋经济学家的讲座,就是现代版。
即使那些热门的经济学家能够感染你的情绪,给你一些启发,也不要有什么感恩的心,因为他不是你的上帝,作为消费者,你才是他的上帝。知道这点,就足够了。
要是你能把经济学家的出场费,看成是新类型的票房,也许你判断现实的冷静,还超过了他们。
(作者系独立财经观察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