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45版:大人才周刊
3上一版  下一版4  
PDF 版
· 海归双硕士国内依然难找工作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2009 年 9 月 17 日 星期   重要律师声明
上一期  下一期  
 
    论坛 博客 推荐  
海归双硕士国内依然难找工作
直击英国金融市场,透视国内金融人才需求现状
  L先生没有想到,在国内找一份自己理想的职业是这么困难。在英国求学三年,拥有金融学和精算学双硕士的他,也不得不面临就业的压力。在全球金融危机的大背景下,没有绿卡的L想在英国金融界找到工作,几乎不可能。而在充满机会的国内金融业,L这样的海归派也面临着择业还是就业的尴尬境地。

  伦敦金融城裁掉4000岗位

  伦敦金融城是欧洲最大的金融交易市场,囊括了股票、期货、原油、衍生品等几乎全部金融交易品种。很多耳熟能详的大机构,比如汇丰、渣打,都把总部设在了金融城。在金融危机中轰然倒塌的雷曼兄弟,更是在金融城拥有一栋大厦。不过,如今已是人去楼空。

  “金融城裁掉了4000个岗位。”L先生说,在去年9月~12月之前,他还经常能接到笔试、面试的机会,而之后就没有了。很多公司不仅裁去了销售等岗位,就连核心的证券分析师、行业研究员都裁掉了。

  和美国一样,英国政府也展开了救市行动。政府投入大量资金救助皇家苏格兰银行等大银行,为金融机构止血。尽管如此,英国经济还是不可避免地陷入衰退。

  没有绿卡在英国很难找到工作

  “没有绿卡,在英国找工作的范围就非常狭窄了!”L先生无奈地说,虽然他尝试过很多次应聘,但在英国,一个外国人要站住脚实在太难了。

  英国政府规定,要雇用外国人,企业需要向政府申明理由,除了一些大的跨国公司,大部分公司都不会申明理由,所以大部分企业会优先雇佣本地人。如果没有绿卡,外国人只能去应聘一些大公司。比如汇丰、普华永道等。中小型公司的大门基本上就关上了。

  不过,如果成了英国人,情况就不同了。虽然金融危机使得英国人的收入减少,但是政府的福利依然能够保障他们的生活。

  国内金融业人才需求冰火两重天

  “没想到国内找工作也很困难!”L先生感叹地说,他在英国肯特大学读了两年,获得精算学硕士学位,又在曼切斯特大学读了一年,获得了金融学硕士学位。虽然留洋双硕士在手,但一心想和数字打交道的L,还是感受到了来自国内的压力。

  “面试屡屡受挫,甚至有的公司连面试机会都不给你!”L说,虽然做金融销售的收入很高,但自己还是希望从事精算、投资分析等工作。但和英国相比,国内金融公司在这些岗位上,并没有给年轻人更多机会。

  L面试过江苏一家新开业的财险公司,该公司精算部只有2~3名员工,其中只有一名准精算师。但L通过不同途径投了四次简历,都没有获得面试机会。人事部门给他的回复是:目前精算部不需要招人了。而L通过同学了解到的情况是:几乎同时,精算部又招进了一名员工。

  不仅是L,很多海归也遭遇了才市的冷遇。L的一位朋友,在美国读通讯工程专业,应聘南京某证券公司的行业研究员岗位,跨行业应聘在美国司空见惯,只要有能力,一样可以被录用。但该证券公司给出的答复是:我们招聘的都是摩根士丹利出来的,你的专业和履历不符合要求。

  一边是理财产品、信用卡等销售岗位人才缺口大,一边又是精算、分析师、行业研究员等核心岗位供过于求,国内金融业的人才需求俨然冰火两重天。“这和国内金融业发展现状有关!”L说,国内金融业还处于群龙混战的时代,很多金融机构拼的是销售、打的是价格战,所以很少去关注自己的研发实力、管理能力。

  现在,L依然没有放弃努力。他辞去了渣打银行的理财经理岗位,一心希望从事精算、投资方面的工作。这几天他正忙着准备简历,去上海应聘。“如果还是不行,就只能接受销售岗位了。”L苦笑着说。

  岗位直击

  精算师在国内还是个稀缺职业

  在国内,精算师还是个稀缺的高薪职业,要成为一名有资质的精算师,是一件非常难的事情。L介绍,国内中型保险公司,每家的精算岗位不会超过10个,小的保险公司只有2~5人,国内所有的精算岗位加在一起,也不会超过5000个。

  全球承认的精算师资质有两个,一个是北美精算师,另一个是英国的精算师考试。要真正成为精算师,不仅要有两三年的工作经验,还需要考过很多门考试才行。

  L介绍,一般一个准精算师年薪可以达到40万,而精算总监的年收入可以达到上百万。

  目前在国内,精算岗位的需求主要来自保险公司,而在国外,精算师的就业面已经非常广。精算专业毕业生可以去政府咨询机构,可以去壳牌这样的大能源公司,可以去投资银行,也可以去保险公司。

  快报记者 张曦

收藏 打印 推荐    
 
友情链接
 
现代快报版权所有 版权声明  | 投稿信箱 | 联系方式 | 网管信箱 | 广告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