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体婚礼作为一种新式婚礼,是与中国的传统旧式婚礼相对而言。上世纪三四十年代,集体婚礼曾一度风靡南京,但之后因为种种原因而逐渐减少。时光如梭,一晃半个世纪过去了,当改革开放的春风吹过时,集体婚礼再度风靡古城南京。那么,南京改革开放后的第一场集体婚礼究竟在什么时候举办?当年的那些新郎新娘,他们过得还好吗?
本版主笔 快报记者 白玉磊 白雁
姚克慎拍摄的集体婚礼照
外国青年“围观”1985年的集体婚礼
1985年的四五月,对于南京人杨穗芳来说,是格外忙碌的一段时间。当时身为南京市青年联合会秘书长的她,正在操持一场特殊的集体婚礼。
“杨穗芳告诉记者,当时国家正好有一项重要的外事活动,是国际青年年中国组织委员会、中华全国青年联合会、中华全国学生联合会举行的“亚太地区青年友好会见”活动,邀请了三百多名外国青年朋友来中国访问,各国朋友分五路赴南京、上海、广州、成都、哈尔滨、西安等14个城市参观访问,参加丰富多彩的青年联欢活动。
但是,当杨穗芳和同事们接到上级交给的接待任务后,也觉得有点犯难了。
和同事们研究了半天,最后大家想出了一个好主意,那就是在参观旅游景点、到玄武湖种树等传统项目之外,增加一个新颖的联欢活动——举办一场集体婚礼,让那些来南京的外国青年和新人们一起,共度美好时光。
举办集体婚礼的消息在媒体上刊登后,顿时在南京引发不小的轰动。在筹备集体婚礼的一个多月中,杨穗芳忙得不可开交,“当时国家提倡新事新办,因此有不少开明的父母,陪着子女一起来咨询。但也有一些老人仍旧认为婚事应该隆重些,这么多人一起结婚,像什么话呀,所以也有先报名后来又取消的情况。”最后,一共有二十二对新人参加了这场集体婚礼。
婚礼是在1985年5月19日举行的。那天下午,一个鲜红的“囍”字贴在南京饭店宴会厅的墙上,在《花好月圆》乐声中,二十二对新人款款步入大厅,然后由四对新人分别点燃四根龙凤红烛。杨穗芳告诉记者,在场的外国青年多数是来自东南亚国家,他们基本上从没见过集体婚礼这种婚礼形式,纷纷凑上前去,争相拍下这一喜庆的场景。
“我记得很清楚,当时只有两个新娘是穿婚纱的,大多数都是穿旗袍,还有一对新人是八卦洲的农民,那个新娘穿得更是朴素。所以,那两个穿婚纱的新娘,吸引的镜头最多。不过她们也都挺紧张的,我看到她们鼻子上都冒汗了。”杨穗芳笑着对记者描述当时的情景。
一张老照片引来的疑惑
在杨穗芳的记忆中,这场特殊的集体婚礼是南京改革开放后的第一场集体婚礼,但是,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南京市摄影家协会顾问、老摄影家姚克慎珍藏的一张照片,却把这个时间大大地提前了。
姚克慎手中的这张照片是他亲自拍摄的,拍摄地点是南京市政府东会议厅,拍摄时间是1983年。这张照片,把改革开放后南京首届集体婚礼的时间,一下子提前了两年。
姚克慎告诉记者,那时候集体婚礼还是一种时髦的婚礼形式,主题是提倡节俭朴素风尚,南京市政府就在会议厅组织了一场集体婚礼,市长是证婚人。几十对新人端坐在会议室里,多半穿着朴素,面前的桌子上摆着塑料花,还有瓜子、喜糖和茶水。就是这一点信息,也只是他如今从照片上读出的,详细情况他早已记不清了,印象中还给每个新人发了一个玻璃相框当结婚礼物。
细细端详照片,幸福写在上面每个人那青春洋溢的脸上,如今二十多年过去了,想必他们的孩子也有这么大了吧,他们还认得出照片上的自己吗?为了寻找这场集体婚礼的参加者,《发现周刊》在9月7日刊登出了姚克慎拍摄的这张照片。
照片一经刊登,立刻就有许多读者打来电话,其中一位称:“我就是参加那场婚礼的当事人之一!”
他选择参加集体婚礼主要图省钱
这位读者名叫佘治骏,在南京大学化学系工作。二十多年前,佘治骏还是个刚从插队的地方回城的小伙子,被分在了南京大学工作,上班闲暇时,他常和同事朋友去鼓楼的曙光电影院看电影。
说起当年的恋爱故事,佘治骏心里仍是充满喜悦。“那时候,鼓楼附近还有一家江南照相馆,它的橱窗里常会展示一些拍得很好的照片,其中有一张就是给北极服装店的几个女工作人员拍的,我常从照相馆边上经过,也看到过几次。”后来,经一个同事介绍,佘治骏认识了后来成为他妻子的金燕,两人一见面,他就觉得那姑娘,怎么看怎么眼熟,后来他恍然大悟,原来就是照片上的那个她啊!
就这样,爱情的种子在两个人的心里发芽了,并顺利进展到了谈婚论嫁的地步。“其实我们并没想那时候结婚的,按照我们的计划,应该会晚上半年左右,但突然听到了举办集体婚礼的消息,我们就想,干脆参加集体婚礼吧,一是形式很好,有纪念意义,更重要的是,集体婚礼也比较省钱。”佘治骏坦诚地告诉记者,他的父母一共有七个子女,他是最小的一个,当时家庭条件有限,也不允许他们大操大办。他们结婚时,也只是到南京木器厂花六百块钱买了一套家具,然后又到和平商场买了一个台式带卡座的收音机。房子也不是单独的,而是和父母住在一起,当时家里唯一的家用电器,是一台九英寸的电视机,这也不是买的,是懂电子技术的父亲自己用显像管安装的。
坐着31路公共汽车去参加集体婚礼
说起来,佘治骏和那张照片的拍摄者姚克慎还有一段师徒情,因为后来姚克慎成了他在摄影方面的老师,只是老师一直都不知道他也是这次集体婚礼的主角。
“其实,这次婚礼的时间不是1983年,不过也不能算是姚老师记错了,这里面有个小误会。”佘治骏仔细地给记者解释了其中的内幕,原来,这个小误会正是出在发给新人当结婚礼物的玻璃相框上。
当时,主办方在相框上写上每对新人的名字和给他们的祝福语,然后又在下面写上时间,不知出于什么原因,落款时间为“1983年元旦”,而实际上,婚礼举行时间是1982年12月25日。
在位于夫子庙附近的家中,佘治骏指着报纸上的照片告诉记者:“那时候,市里专门给我们发了请柬,因为要凭请柬才能进市政府的大门,每对新人还可带六位家属去。婚礼是上午九点举行的,一大早我就坐着31路公共汽车去的,不像现代的年轻人,结婚时都要用到好几辆车。我穿的就是中山装,妻子穿的是一件粉色的棉袄。”
佘治骏记得,当时走进充当结婚礼堂的会议厅时,根本没有什么音乐伴奏,到了门口,出示一下请柬,就有人领着他们进去,安排座位坐下,就像是去电影院看电影。当时他坐在第三排,因此在照片上一点不起眼。
这次婚礼的主婚人、证婚人都是当时市里的领导,他们讲完祝福的话,接着是新郎新娘一一答谢,大家讲得都很简短,之后就是事先安排的几个节目表演。让佘治骏最难忘的一个节目,是两个相声演员说的相声,段子是他们特地为这次集体婚礼编的,而且用南京话表演,逗得大家捧腹不已。
“整个婚礼只有一个多小时,结束后大家各自回去了。之后我们也没再办酒,就是和家人吃了顿饭,接着就去南昌度蜜月。同事们也都不知道我们参加集体婚礼了。”
如今,快二十七年过去了,佘治骏的儿子都已经长大成人,并于去年结了婚。自然,他的婚事不必像父亲那样简朴,除去布置新房的开销,光是婚礼当天,就花了大约五万块钱。
“如今再看到这张照片,再想起这段往事,这是一种回味,更是一种感慨,让人感到时代的变迁、社会的发展。”佘治骏用这句话,给这二十七年的时光做了一个朴素的总结。
那么,1982年年底的这场集体婚礼,是南京改革开放后最早的集体婚礼吗?很快,新的证据又摆在了记者的面前。
她的结婚证上写着“棉花票已领”
记者的疑惑,来自一本名为《南京当代风采》的图册。在书中“1981年”的条目下,记者看到了一张图片,简简单单的说明,只显示这也是一场集体婚礼,但具体的拍摄时间、拍摄地点、拍摄者全都没有。第一场集体婚礼的时间,又被提前了一年。
在迈皋桥附近的一个小区里,记者真的找到了一对参加过那场集体婚礼的夫妇。女主人的名字叫袁俊,她和丈夫还保留着参加集体婚礼时发的纪念品——一本竖开本的影集。影集的封二上,写着集体婚礼主办方的名称,有四个,分别是共青团南京市委、南京市青联、南京市总工会、南京市妇联;协办婚礼的媒体,则有南京日报、南京广播电台、南京电视台;封二的最下面,特地注明举办集体婚礼的时间——1981年12月24日。
今年54岁的袁俊告诉记者,当时,她男朋友范世杰是南京线路器材厂的团支部委员,他先知道了要举办集体婚礼的事情。当时,一般的婚假是3天,参加集体婚礼的话,给10天的婚假,袁俊觉得很划算,就答应了。在婚礼之前,他们置办好了家当:一台12英寸的黑白电视机,是托熟人“走后门”买的;还有一床棉花胎,是凭结婚证领来的。袁俊笑着告诉记者:“当时的政策是,凭结婚证买东西,买了棉花就不能买家具,买了家具就不能买棉花。到现在,翻开我们的结婚证,上面还写着‘棉花票已领’几个字。”
举行婚礼的那天早晨,厂里特地派了一辆大客车,拉上厂里的同事,一起到大光路去接新娘子袁俊。
“我穿的是一件大红盘扣小立领的上衣,上面还有金线。衣服花了8块钱,很好看,我心里美滋滋的。”袁俊记得,那天,她脚上是一双大红色高跟鞋,腿上则是条藏青色裤子。和上衣相比,裤子有点马虎,是临时买的。袁俊对自己的头发也比较满意,“是前一天在夫子庙的‘人人理发店’做的,不容易哦,队排得老长,等了半天才做好。”
早晨大概9点钟的样子,一车人就到了中山东路体育馆礼堂。婚礼现场的情景,袁俊记得不是很清楚了,“大概有100多对新人。典礼上有人证婚,还有新娘、新郎代表致词。”典礼举行完后,大家就各自回去了。
当天晚上,袁俊和丈夫范世杰在三山街的江苏酒家,请亲朋好友吃饭。“一桌酒席大概是18块钱,便宜哦。”不过,当时袁俊和丈夫的工资加起来也就70来块钱,算起来,酒席也够档次了。
如今28年过去了,袁俊和丈夫一直过得很幸福,“我家他,脾气好,说什么都不作声。”袁俊的儿子今年27岁,去年他也升级成为爸爸。记者去采访的这天,袁俊的宝贝孙女正好过周岁生日。
杜达和臧苏宁结婚时拍的照片
“第一场集体婚礼”
究竟花落谁家
就在记者认为,“第一场集体婚礼”非袁俊他们这场莫属时,新的变化又出现了!
家住黑龙江路的杜达告诉记者,早在1981年4月份,他和妻子就参加了集体婚礼。
在杜达家里,56岁的杜达向记者展示了他的一本老影集,这里面有五张老照片,都是在婚礼现场拍的,“是我弟弟给我拍的,时间是1981年4月25日。”
照片上的杜达一身军装,英姿勃发,一旁小鸟依人的新婚妻子,温柔地微笑着。“当时我们早已领了结婚证,只是一直没办酒,说实在的,我们也觉得婚礼这事太繁琐累人,而且当时我在部队当连长,也没有多少时间来操办。集体婚礼的消息还是同学告诉我的,我和妻子一商量,那就参加吧。”杜达笑着说出了参加集体婚礼的原因。
可能杜达是那场集体婚礼中最“不上心”的新郎,他是婚礼头一天才从部队回来的,第二天穿着军装就去了,而且最“离谱”的是,那时候他们的新房还都没布置好。婚礼礼堂是在新街口附近,具体位置杜达已经记不清了,大约有40对新人,每对新人都有不少亲朋好友来观礼,整个礼堂挤了几百号人,热闹非凡。
“这次集体婚礼搞得还是不错的,而且,还组织我们去黄山旅游了一趟,交的费用也只有四十元左右。”杜达告诉记者,婚礼的第二天,他们就高高兴兴地出发去黄山旅游了,他们痛痛快快地玩了一场,还拍下了不少照片。
婚后第二年,杜达就转业回了南京,又有了一个聪明可爱的女儿,一家人过上幸福的小日子。
但是,当年杜达参加的这场集体婚礼,究竟算不算是南京改革开放后的第一场集体婚礼,没有证据说它是,也没有证据说它不是。对这个“第一”的追寻,仍然没有结束,如果您有更早的集体婚礼的信息,请致电《发现周刊》线索热线025-847835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