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23版:一评再评
3上一版  下一版4  
PDF 版
· 奔驰接藏獒散发的是暴发户思维
· “视而不见”
是因为人微言轻
· 一把手为何热衷戴博士帽
· 王石不行贿,你信吗?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2009 年 9 月 13 日 星期   重要律师声明
上一期  下一期  
 
3上一篇  下一篇4  
    论坛 博客 推荐  
“视而不见”是因为人微言轻
  9月6日,温家宝总理在北京35中学听课时指出了地理教材中的错误——该校选用的地理教科书把陕西、甘肃划入华北地区。( 9月10日 新华网)

  ↓谁对地理教材14年的错误视而不见 中国青年报 9月11日 作者 张贵峰

  【中国青年报一评】

  究竟是什么让教材错误如此频仍呢?表面上看,似乎主要是一个编撰者水平能力和责任心的问题,但追根溯源,症结实际上还在于:目前仍然高度权力化和垄断化的中小学教材管理制度——从教材的编撰、审订,到出版、发行,均由少数教育行政部门指定的出版社一手包办。这导致,一方面,民间力量很难参与到教材的编写、发行过程中,以形成有效的教材竞争,同时,教材渠道的垄断封闭也使教材的整个形成过程脱离了大众监督。另一方面,教材的使用主体——学校、教师、学生,在很大程度上丧失了在教材问题上的主动选择权,很难根据自身的特点和需要自主选用不同教材。

  众所周知,凡垄断必然会产生“质次价高”的问题,以权力为背景的教材垄断当然更不会例外。一方面是,编撰粗糙、错误百出,另一方面又是教材暴利的横生、泛滥。据悉,“要发财,印教材”已成为一个公开的行业秘密,教材的实际利润率高达45%~50%,仅2004年一年全国就有“40多个教育厅局长因教材问题落马”。

  据最新一期《南风窗》杂志的报道,为保护本地出版机构的既得利益,教育部旨在打破教育垄断的“教材名录”文件,在山东省公然被大幅度删减,“多达30家出版社的数百种教材,从山东省教育厅自行创建的教材目录上消失”。该省教育厅一名官员对记者表示:“总不能看着我们地方的出版社饿死吧,总得保护他们啊。”

  很明显,除非我们能彻底破除笼罩在教材制度上的权力化、垄断化背景,破除其中盘根错节的既得利益,使之充分地权利化、可选择化,教材暴利以及由此伴生的教材错误现象,才可能根本避免。

  【现代快报再评】

  第一,我不相信14年来没有人特别是任课教师指出错误,而是人微言轻,有权的人根本不在乎。总理指出当然就不一样了。第二,除了权力的傲慢,就是利益的纠结,印的书出错要改必有损失,人家一点也不愿意承担。记得有个孙姓女演员在全国人大会议上当面质问教育部长周济,京剧进课堂为什么没有采纳他们这些京剧专家的意见,而是搞了那么多“革命样板戏”?周部长的回答就是,书已印了什么的。第三,仿一句名言,“一家垄断,遍地是灾”,这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友情链接
 
现代快报版权所有 版权声明  | 投稿信箱 | 联系方式 | 网管信箱 | 广告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