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很少有人相信王石不行贿 西安晚报 9月11日 作者 曹 林
王石感慨地说,北大光华学院请他去作讲座,主持人现场进行民意调查,请台下的学员举手,看看有多少人相信他“不行贿”,结果只有30%的人举手。“这还是我在场,里面也许有人给我面子,否则只怕更低。”王石后来一直就这问题坚持去进行讲座,学员不断在变,调查一直进行,但每次都没多少人相信他从不行贿。(8月23日《羊城晚报》)
【西安晚报一评】
行贿是违法的事情,不行贿仅仅是不做违法的事情,最低的法律标准为什么会成为最高的道德准则,为什么遵守法律底线的“不行贿”会成为大新闻——这其实预设着一个前提,就是行贿已成默认的潜规则,行贿已经被去道德化,不被视为一件羞耻的事。这种语境中,很少有人相信王石的“不行贿”宣言和承诺,尤其是王石身处房地产业,这实在是一个很正常的结果。
行贿之所以那么严重,其实很多时候并非权力真那么腐败,风气真那么恶劣,并非每个掌握着一丁点权力的人都在厚颜无耻、肆无忌惮地索贿,而在于公众长期在行贿氛围中养成的一种集体焦虑:就是不相信别人不行贿,不相信别人会通过平等竞争和遵守规则赢得资源,总认为其他人一定在背后找关系塞票子,认为自己的竞争对手一定会以行贿这种方式占据竞争优势,一定会想方设法收买权力赢得先机,而且这种怀疑不断被一些传闻和丑闻所印证和强化。正是这种根深蒂固的焦虑,促使许多人积极地去行贿。
正是在这种焦虑下,即使平常很老实本分的人,当遇到孩子上学、子女就业这样的事情时,也会厚着脸皮去走走关系送送礼,不送礼会感觉很不安心,送礼了,别人也收了,即使没有什么用,自己也会安心。因为他们潜意识中相信别人也会这么做,不相信别人不行贿。这是一个恶性循环,因为不相信别人不行贿,所以自己才会去行贿,社会上行贿的人越来越多,不断印证自己的怀疑,加剧了在“不行贿”上的怀疑,就更会去行贿。很少有人相信王石的不行贿承诺,就是这种社会焦虑的反映。
这很像一个道德上的囚徒困境:只有选择行贿,自己才会不吃亏。而每个人坚持自己对别人的怀疑,只能使囚徒困境越套越牢越陷越深。如何走出这个“他人即为地狱”、“别人必在行贿”的道德困境呢?这正是王石的意义,需要王石这样的坚守,“很少有人相信”正是王石坚守的理由。
【现代快报再评】
人们不是简单地根据央视《新闻联播》播出的新闻来认知国内现实的,而是根据自己和身边人的生活经验。所以超级名医钟南山说,他的家人也问他住医院要不要送红包。钟南山的亲人当然知道他不收红包,但同时也认定钟南山这样的人极少,不送就心不安。
可见榜样的力量是很有限的,所谓“形势比人强”。曹林说“王石的存在则传播着这样的象征价值,王石没有行贿,他也并没有吃亏”,看来他还相信榜样的力量,而据我从报道所知,深圳人就不信,说王石的不行贿不过是“瞒天过海”,让代理公司行贿拿地而已。作者说要“从囚徒困境中突围,需要人们相信:如果不行贿,也不会吃亏,而且会更好地生长、更多地创富,靠行贿并不能健康地发展。”这话不错。这首先需要司法机关守住底线,严惩行贿受贿者。做得到吗?那好,请我们的司法机关立案从美国司法部公开举报的中国国企受贿案查起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