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4版:连载
3上一版  下一版4  
PDF 版
· 刘筱“爱上”常进宇的真相
· 竞争对手巴望朱江洪和董明珠吵架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2009 年 9 月 12 日 星期   重要律师声明
上一期  下一期  
 
3上一篇  
    论坛 博客 推荐  
竞争对手巴望朱江洪和董明珠吵架
  张力升 著

  中央编译出版社友情推荐

  [内容简介]

  南京人董明珠,成了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总裁,中国乃至世界最大的空调企业掌门人。然而,鲜为人知的是,她在而立之年才离开家乡,艰难地涉足空调市场,这其中甘苦可谓一言难尽。如今,她跟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全世界每六台空调中,有一台就是在她的领导下生产的。

  [上期回顾]

  董明珠清醒地认识到,只有让格力的经销商赚钱,才能长治久安,双方互赢。在大多数家电巨头都走上了多元化的发展道路时候,董明珠的目标很明确,“我们就是要做空调业的老大,别无他求。”

  商界小说

  格力的奇迹:没有银行贷款

  1996 年11月,格力电器股票在深圳证券交易所成功上市,迎来了一个大发展时期。

  真正的优秀投资者对企业价值的判断是看其真正的实力,看企业的产品在市场上是否具有竞争力,这才是真正的投资所取,而不是过度投机。格力电器的稳健表现自然难逃基金公司的法眼,很多公司将其作为重仓股持有。

  董明珠从来不去关心格力股票的价格是多少,认为股价多少、股票市场的波动对自己没有意义,格力只要按照自己现在的这种理念去努力做下去,就不必太在意。格力能不能每年实现效益的增长,这是她最关注的。格力电器的原始股已经增值上千倍,她手上的股份一直摆着不动,因为她自认对金融投资没有感觉。

  从1996年上市到2006年,十年间格力从资本市场募集了七亿元人民币的资金。而与此同时,格力给予股东的累计分红高达十七八亿,股东的回报翻了一番多。在全国1300多家上市公司中,唯有格力电器、伊利股份连续九年业绩持续增长。

  格力的一个发展奇迹就是,没有银行贷款,而且在逆境下持续增长。格力有过向银行借钱的经历,但那已经是1995年以前的事情。2004年10月,格力收购了珠海凌达压缩机有限公司等四家企业,合并报表中有了1.16亿元的短期借款,然而与公司几十亿元的资产相比这些借款可以说是微不足道,而且也不是银行借款。格力每当淡季的时候一下就能收到经销商打过来的数十亿元货款,可谓腰包撑得鼓鼓的。现在,格力还一直有好几个亿的资金存在银行里没有利用。

  格力电器掌舵人朱江洪慧眼识明珠

  朱江洪是地道的珠海人,1988年,人已中年的朱江洪从广西回到阔别18年的家乡珠海,出任濒临倒闭的冠雄塑胶有限公司总经理,一直到任格力电器董事长。他技术出身,身上有典型的传统知识分子的烙印:思想纯粹、行事简单,对权力、仕途不自觉保持着距离。他的办事准则是:“我只要做好格力电器,就是对领导工作最大的支持,并不在于请客吃饭、礼尚往来。”

  董明珠是时任格力电器总经理的朱江洪一手提拔起来的,在外界董明珠的名气却要远大于朱江洪许多,因为董明珠是搞营销的,接触的人多,出头露面的机会也多。朱江洪不喜欢抛头露面,而且他很宽容,把展示自己的机会让给别人,自己则醉心于格力的技术创新和企业内部管理。于是朱江洪和董明珠内外分工,专业正好互补。董事长朱江洪运筹帷幄,善谋、善用人,总经理董明珠冲锋陷阵,善断、善开拓,两个人的能量在格力的舞台上正式交融,都为格力的发展做出了很大的贡献。

  1992年秋天,埋头于技术研发的总经理朱江洪看到安徽的销售额为1600万,而富裕得多的江苏却只有300万,于是亲自到安徽、江苏考察。朱江洪先到了安徽,他很快发现董明珠和大多数业务员不考虑公司利益、只想着自己怎样卖出货不同,不仅有责任心和义务感,更难得的是还很有思想和悟性。

  在从合肥赴南京的车上,朱江洪与董明珠谈了一路,董明珠一路上讲述自己的营销观念和对公司的建议,详细地向朱江洪介绍了自己的营销感悟。

  当时朱江洪正雄心勃勃想成就一番事业,格力的产品质量不断提高,营销短板却变得越来越明显。从这时起,他便格外看重董明珠,一次次给她机会,而董明珠则每次都勇于接下大家都觉得棘手的项目,激发自己的潜能,用超过期望的业绩回报领导的赏识。

  就在格力电器开始跻身国内一线品牌的时候,遭遇了1994年的集体辞职事件。朱江洪虽然痛心,但并没有刻意挽留离去的人。有能力的人固然难得,但只有那些能与领导者相互理解、欣赏和支持,具有责任心和使命感,能时刻抵御诱惑的人才能成为事业伙伴。从董明珠就任经营部长起,两人并肩作战十余年,一路风雨。正是因为他们共同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在国内几百家空调企业昙花一现时,缺乏体制优势的格力电器却成长为世界第一。

  竞争对手巴望朱、董二人吵架

  格力专业做空调得益于朱江洪对事业的专注精神。在格力空调坚持高端路线,坚持渠道整合的背后,朱江洪和他的技术团队成为了董明珠的坚强后盾。朱江洪甘于寂寞,一身臭汗,一手油污,像老黄牛一样没日没夜泡在车间,使格力电器技术水平不仅在国内首屈一指,而且多次打破美日企业对核心技术的垄断。10多年,仅他个人就拥有着160多项专利技术。

  作为主管营销的领导,董明珠也高度推崇技术研发的重要性。企业的生产和销售同等重要,并且相辅相成,二者的关系只有协调得合理、和谐,企业才能良性运作。董明珠长期负责销售,感触最深的是,如果没有朱江洪主抓的产品质量做基础,打开了的市场也终会失去。销售工作做得好,营销策略和技巧不是成功的关键,最终原因仍然是产品质量。

  朱江洪说:“我决不允许格力电器任何一个人拿消费者做试验品,我对格力空调的品质要求是100%放心。尽管业界和市场评价格力产品质量好,返修率仅为千分之二不到。海外仅为万分之二,几乎为零,但我必须亲自看一看才放心,不然,睡不着觉。”1994年,朱江洪到意大利考察格力出口空调,经销商说有用户反映有些问题,开动后有噪音。他赶到用户现场亲自开机检查,原来是出风口的泡沫胶只压贴了两头,中间虚贴,开动后哗哗作响。事虽小,但却严重影响格力空调的品牌声誉。朱江洪回国第一件事就颁布了总经理禁令12条,并以泡沫胶事件为突破口,严查细枝末节的产品质量。

  朱江洪担任格力董事长后,直接管理的部门只有一个投资证券部,其他领域分别授予格力总裁董明珠以及其他几位副总裁和总裁助理。朱江洪认为,管理一定要放手,格力已经有了全面的监督体系。他的任务是集中力量掌舵,使得格力电器不偏离轨道。 

  董明珠和朱江洪在事业上总能达成默契,如果说差别,只是彼此处理具体事情的方法不一样,董明珠脾气急,不大注重细节问题,会公开指责别人。朱江洪沉稳宽容,处理问题更照顾别人情绪,会在事后指出别人的错误,或是在没有人的时候狠狠地批评。

  对这两个人,竞争对手们常说,朱江洪和董明珠要是吵架就好了,或者有一个生病就好了,或者有一个退休就好了。科龙电器前总裁王国端的总结是:“朱江洪遇到董明珠是朱的福气,董明珠遇到朱江洪是董的运气。”

  董明珠也谈到了彼此的关系:“我希望有一天能超过朱总,我相信他也希望我能超过他;但我还相信,朱总希望自己永远站得比我高,就像他现在是董事长我是总经理一样……格力要发展,离不开我们两人的精诚合作。说句稍微出格的话,如果不是我1994年回来帮忙整顿经营部,格力不会有今天。从这一意义上讲,朱总也是幸运的,如果他不认识我,将会是他的一大遗憾。”

  2005年8月,朱江洪书写了一幅字:“献身企业忘自我,棋行天下女豪杰”,作为送给董明珠的生日贺礼。朱江洪对董明珠的简单评价是:第一,市场意识比较强,第二,管理意识比较强,第三,责任心比较强。有了这几个优点,完全具备以后掌管格力的条件,作为格力的接班人实至名归。

3上一篇  
收藏 打印 推荐    
 
友情链接
 
现代快报版权所有 版权声明  | 投稿信箱 | 联系方式 | 网管信箱 | 广告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