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临猗县不是江南水乡,却有一个闻名全国的鱼大夫。农业部为他配备了一辆技术服务车,以方便他走遍全国看鱼病;中国社会科学院邀请他就中草药如何从源头防治动物污染谈自己的理论和实践;更让人称奇的是,他只要在池塘里取一滴水化验,再解剖鱼体,就知道鱼儿得了什么病。他利用中西药结合的办法,治疗疑难鱼病,三天之内基本药到病除,为全国渔民挽回了亿万元的经济损失。
他叫屈新家,今年46岁,是运城市临猗县庙上乡人。8月25日,就在他刚刚参加完中国社会科学院举行的座谈会,赴陕西省合阳县的12万亩养鱼基地为鱼儿看病时,记者也赶到了那里,在鱼池的诊病现场采访了这位大忙人。
屈新家(中)在给鱼治病
穷人孩子早当家
屈新家,祖籍山东,解放前父辈逃荒来到山西临猗县。14岁那年,他母亲因过度操劳离开人世。屈新家跟着父亲和姐姐们,艰辛地生活着。父亲为了供他上学,开了一个豆腐磨坊,年幼的屈新家跟随父亲,不但学会了推磨做豆腐,还顺利地完成了高中学业。
上世纪80年代初,屈新家的几个姐姐先后出嫁,家中仅剩他与年过花甲的父亲。此时,父亲已行动不便,为了生活,父亲想让他继续做豆腐。但他不甘于在乡村里,他一心想到外面的世界去闯荡。
一次,他遇见了一位高中同学,这位同学说,当地生产的一种建筑行业用的化工产品,在城里用量很大,销路很好。于是,他不顾父亲的阻拦,撇下豆腐店,带上家中仅有的200元钱,踏上了前往北京的列车。他走遍了上百个大小不同的工地,终于和保定市的一家建筑公司签约了50吨合同,按合同规定,货到验收合格后付款。但没想到,这批货质量不符合要求,被拒收。此时,已经身无分文的屈新家,又饥又饿几乎晕倒在北京街头。
也许这就是缘分。屈新家在稍作休息之后,往身边的门牌上一瞧,上面写着“北京水产养殖公司”几个大字,生存意识让他在很短的时间内做了一个决定,能不能到这个大门里去讨口饭吃呢?他径直走了进去,问:“要不要工人,干啥都行,只要给口饭吃。”看到他穷困潦倒的样子,一位中年人顿生怜悯之心,拍板说了句:“行。”屈新家就这样当了一名打杂工。在这里,他做事勤快麻利,为人厚道实在。时间久了,大家都很喜欢他。
一天,水产研究所的几个专家来到这里,无意中提起试验鱼塘缺少个捡鱼的年轻人。水产养殖公司的人员马上推荐说:“我们这儿有个小伙子,人又好,手脚又勤快,非常合适。”就这样,屈新家成了北京水产研究所的一名工作人员。这一呆,就是3年。
自学成才当鱼医
北京水产研究所里人才济济,都是国家正规院校毕业的大学生。屈新家没有学历,没有专业知识,大家只把他当成打工的。谁见了都喊他“小屈子”。小屈子也知道自己的地位,他不怕脏不怕累,对鱼塘里的病死鱼,他一条也不漏过。
有道是,有志者事竟成。屈新家天天和死鱼在一起,时间长了,也对鱼病防治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上班时,他竖起耳朵仔细听,默默记;下班后就去书店购买各种书籍,利用休息时间细细研读。那时候,他每月工资仅300多元,除了生活费,几乎全部买了书。3年内,他脑海中装满了生物学、细菌学、藻类学等学科的上万条名词,掌握了上千种鱼病的治疗方法。
一次,北京近郊一渔民鱼塘的鱼生病了,到水产研究所请专家,可巧专家不在,屈新家就毛遂自荐跟着去了。几剂药下去,死鱼奇迹般地减少了,但还有部分鱼儿在死亡。几天后,他请教了周月秀教授,周教授对他说,这塘鱼死亡的原因,并非细菌、病毒而引起,是水中的理化因子不适合鱼的生长。次日,他去图书馆购买了一套有关水化学的书,他翻开书后,有许多化学符号怎么也看不懂。当天晚上,他失眠了,心想,如果自己能到专业学校去学习理论知识,该有多好。不久,他把自己的心病告诉了鱼病防治站站长赵建民。没想到,赵站长大力支持:“这好办,大连水产学院的校长是我的同学,他们可能有函授班,但要经过简单的面试和笔试。”
1990年春,经过考试后,屈新家终于走进了大学的校门。毕业后,他又重新回到了北京水产研究所,开始从事水产技术推广站鱼、虾病检测的重要工作。
此后,他下乡出诊看鱼病的机会越来越多,治愈率也越来越高,若干次下来,屈新家的“医术”获得了大家的一致认可,水产研究所“小屈子”的名号也越传越亮。
1994年,北京市兴都工贸集团名特优水产养殖场来北京水产研究所聘请鱼病专家。鱼病防治站站长赵建民顺口一句“这个专家那个博士,我看都不如我们的小屈子”,将屈新家推到了更为广阔的鱼病诊治领域中,他受聘为水产养殖场总指导师,年薪几万元。在这里,他潜心研究,在鱼病诊治上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方法。
1997年,经推荐,屈新家来到天津市于桥水库官场鱼病防治中心任主任,他深知,鱼病研究是个需要不断探索的领域。同年7月,京、津、唐一带发生鲤鱼出血病,渔民损失惨重。各地鱼病防治部门使用大量消毒、杀菌剂均无疗效。为了找到最佳的治疗方法,屈新家请教了很多老专家,通过多次试验,终于研制出以中西药复合组成的内服药品,对鲤鱼病毒性出血病有特效,当时,这一药品的使用挽救了成千上万的鱼塘,京、津、唐一带渔民均称屈新家为“神医”。
离津回乡再创业
随着屈新家的名气不断增大,他一个人已经忙活不过来了。1998年,屈新家在天津于桥水库打出旗号,成立了官场鱼需服务中心,招收了多名徒弟,传授鱼病防治技术。
通过调理水质,屈新家使原本投放800条鱼的水面可以投放到1500条,密度加大近一倍,渔民们每亩水面用药费用由500元下降为150元。屈新家对各种鱼病确认迅速,治疗神效。一时间,渔民们中间流传着“鱼塘有情况,直接找小屈”的顺口溜。
殊不知,这样一来,惹下了当地的鱼药经销商,他们认为,屈新家抢了他们的饭碗,于是编造事实向有关部门反映屈新家卖假药。职能部门在不明真相的情况下,查封了屈新家的鱼病诊疗所,扣了他代销的鱼药。这样的举动惹怒了渔民,炎热夏天,不少池塘的鱼生病了,屈新家却无法出诊。400位渔民乘坐着农用工具车来到了蓟县政府门口为屈新家鸣冤。
风雨过后是彩虹。随着事情的真相大白,蓟县县政府领导的态度来了个180度大转弯,邀请他出任蓟县畜牧局鱼病防治科科长,更好地为当地渔民服务。屈新家于是走马上任。随后,他又在全国首开先例,为渔民的鱼池实行承包诊疗,每年,渔民只要每亩水面上交100多元的诊疗费,他就连药带技术负责到底。这一做法让全国的鱼病防治专家大吃一惊,就连端国家饭碗的专家都不敢这样做,一个没有名分的小屈子却在全国首开先河。
也正是在天津蓟县开展鱼塘病害技术承包的一年多里,屈新家发现,我国鱼药产品大都是一些简单的化工产品,要么药效不明显,要么有毒副残留,要么对水源污染很大,这些落后的鱼药产品如果不尽快改善,鱼病防治之路就会越走越窄。于是,在2000年春天万物复苏的时节,在家乡有关领导的邀请下,屈新家离开已经工作十多年的京、津、唐地区,毅然回到山西老家创业。
离开蓟县时,为了回报渔民,屈新家将50万元的欠账一笔勾销,并将自己仓库中的鱼药赠送给了当地渔民。渔民们拉着他的手,恋恋不舍,依依道别,流着泪水将他送上了回山西的列车。
独辟蹊径声名扬
回到临猗县后,在县科技部门和畜牧兽医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屈新家多方借贷,开办了山西黄河鱼病研究所。随后又注册了山西乾泰动物有限公司,经国家农业部GMP标准验收合格后开始正式生产。他利用这个平台研制出上百种鱼药产品,其中几十种中药制剂的鱼药,疗效奇特。
譬如,他在研究中发现,鱼类竖鳞病多在春秋季节发病,其细菌明显是低温细菌。而用地头常见的中药苦参再搭配多种中药后,治疗竖鳞病的效果很显著。
淡水斑点叉尾■鱼在国外很受欢迎,我国湖北、江苏一带大量饲养。2008年,国外禁止了中国的■鱼出口,原因是■鱼的药品残留严重超标,原先60元一公斤的■鱼,如今10元一公斤都没有人要。湖北靖江养殖场恳请屈新家亲临指导,屈新家立即赶到湖北。他一律采用中草药治疗,几个月下来,■鱼体内的药品残留检测全无。
运城永济一带有鱼塘,多年来,渔民们听天由命,碰上鱼塘大面积死鱼就自认倒霉,一年下来,赚钱不多,操劳甚大。2008年,屈新家在永济搞了四个养殖草鱼的试验田,全部用中草药进行病害防治,成活率在99%以上,养殖的鱼个大、形好、健康、耐运输,多次通过山西省水利厅、河南省水利厅、北京市水产品质检所的检测,鱼体内没有任何药物残留。
屈新家这些鱼塘防病治病的实战经验,对中国渔业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也惊动了农业部的有关领导。2008年4月16日,一份来自农业部全国水产技术推广总站的红头文件摆在了屈新家的研究室,经过渔民和有关专家的推荐,他被聘请为农业部国标鱼药使用的技术指导员。
今年4月,中国社科院要完成一个关于用中草药从源头上治理动物污染的课题,专家组先后两次来到运城,请他畅谈中草药对鱼虾病防治的理论和实践。今年7月下旬,他又被邀请到中国社会科学院,他有理有据的发言赢得了在座30多名专家经久不息的掌声。
不惟书本著新说
通过20多年的现场鱼病防治,屈新家发现很多教科书上的东西已经过时了,需要进行重新修订。为此,在今年7月份农业部举行的一次业务研讨会上,他向部里一位领导建议,可否修改一下教科书的部分内容。对方回答说,这需要和教育部协商沟通。
屈新家告诉记者,裸藻,教科书上称是有益藻类。实际上,实践表明,凡是有裸藻的水,水质就偏碱性,鱼就会有厌食或浮头现象。所以裸藻是有害的。
屈新家以自己的实践经验和独到见解,多次参加国家组织的一些课题研究和大面积的鱼病抢救活动。今年6月,湖北一带的鱼塘一天有几千条死鱼,屈新家赶去的时候,堤坝上等着上百渔民,面对一双双期待的目光,屈新家口气坚定地说:“能治好,治不好退款。”经过几天的劳累,鱼病治好了,但屈新家却累得住进了医院打点滴。
如今,屈新家每天都开着农业部提供的技术服务车巡诊在大江南北,虽然他的手机24小时开机,但仍忙不过来。在没有办法的情况下,屈新家每到一处,除了给鱼看病,就是为渔民办技术培训班。每年,他都会和各地政府部门联系,举办培训班,如今已累计培训了300多期,培训技术人才一万多人。
当鱼大夫是个苦差事,很多水产学院毕业的大学生,吃不了苦,理论联系不了实际。屈新家也曾从华中农业科技大学招收了30多名本科生和硕士研究生,但大都是飞鸽牌的,不愿在鱼池旁边干一辈子。现在,屈新家尝试在运城招收50名农村的高中毕业生,统一在运城职业技术学院培训,然后送到自己在全国的30多个技术网点上。
从一个农民出身的孩子,到全国闻名的鱼大夫,再到农业部和中国社会科学院的座上客,屈新家应该说已经功成名就了。但他从不满足现状,在采访结束时,他告诉记者,他已经和中国农业出版社谈妥,出版发行《养鱼宝典》一书,为全国千千万万个养鱼户提供可操作性的理论和实践。
据《三晋都市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