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C3版:生活常州
3上一版  下一版4  
PDF 版
· 刚升初二就分进差班,孩子哭了
· 200元以内的礼盒装最受欢迎
· 犯罪嫌疑人曾是黑车司机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2009 年 9 月 9 日 星期   重要律师声明
上一期  下一期  
 
下一篇4  
    论坛 博客 推荐  
刚升初二就分进差班,孩子哭了
■常州某初中实施“好生”“差生”分班上课,部分家长称这会给孩子的心理造成阴影
■学校方面称分层教学可以让学习变得更有针对性

  在常州市某初中读书的小王今年刚升入初二,从新学期开始,每到上数学、语文课时,他就要来到隔壁的6班,进入专门为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而设的B班上课。这个班级有40多个学生,他们有的来自5班,有的来自6班,但一个共同点是,他们和小王一样都属于数学方面的后进生,而与此同时,他的那些数学成绩较好的同班同学则在A班上课。

  这样的教学模式在该初中已经实施了5年,赞同者有之,反对者有之。这种教学实践,究竟合不合适?

  一个实验

  “好生”“差生”拆班上课

  “这是一个异常繁复的分班程序,其严格的说法是‘走班交叉分层教学’,具体的操作办法是‘AB分层、双科配合’,分层的主要依据是数学成绩。”该初中的一位副校长解释说。

  “举个例子来讲,就是先将1班和2班配对,然后在这两个班中,依据学生学习成绩、学习能力的差异,将其分成A、B两个层次,然后他们在上数学、语文课时进行交叉分层,把两个班的A级学生合为一个班上课,B级学生归为另一个班上课。“比如第一节课初二1班A级+初二(2)班A级在原初二(1)班教室上数学,同时,初二(1)班B级+初二(2)班B级在原初二(2)班教室上语文,下一节课则调换。”据该校副校长介绍,A班和B班的学生并非一直不变,根据学生成绩实施即时调整。另外,为了公平起见,教师方面,配对两个班的数学和语文学科教师相同,

  家长:

  孩子分入差班,哭了

  对于走班式教学,早在入学初期,小王(化名)的母亲就听说过,但一直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一开始,我觉得这和我的孩子无关,因为孩子入学时成绩尚好,没想到孩子贪玩,成绩出现了下滑,刚升上初二,他就被分进B班学习,为此,前几天他还哭了。

  对于这样的结果,小王的母亲深感忧虑,“因为旁人一看就能清楚地知道同学之间学习水平上的高低,孩子还小,这样肯定会有压力的。”她认为,这种走班制教学,是人为地给孩子贴上“标签”,一方面会给孩子的心理成长带来阴影,另外也让家长们产生压力。

  然而,有的家长认为,这样的做法并不存在弊端,“分层可以让学习变得更有针对性,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来说都会有所帮助,老师授课时也可以减少顾虑,基础较好的同学可以做稍难的题目,而基础并不扎实的同学也可以在基础班巩固所学到的知识。”

  教育界人士:

  两个群体可能会有情绪隔膜

  “说到底,分层教学的最终目的是提高升学率,但这样的教学实验还有待商榷,因为它有可能伤害到孩子幼小的心灵。”对于该校的分层教学,也有教育界人士提出了不同看法。

  “尽管在老师配备、教学模式等方面一视同仁,但在优良生中上课和在后进生中上课的感觉完全是不一样的,他们的心理必然会存在极大差异。我很担心这些孩子,他们本来是一个集体,却被分成了两个群体,集体凝聚力可能会有所下降,也有可能造成两个群体的情绪隔膜。”

  副校长:

  分层教学是“因材施教”

  该校副校长则认为,上述疑问的确存在,但“这是一个‘因材施教’的过程。”他表示,“在采取分层教学之前,面对同一个班级中差异很大的几十名学生,教师普遍感到教学的难易度难以把握,或者顾及了中上程度的学生,而难为了中下程度的学生;或者顾及了中下程度的学生,又使中上程度学生觉得内容太简单吃不饱。”

  该校副校长表示,这样做反而能让后进生受到更多的重视,“以前后进生受性格、成绩等诸多因素影响,上课几乎没有发言权,学业上有时努力后仍然达不到老师的要求,难免自卑,分层教学后,后进生自我表现机会大大增加,心理压力相对减轻,而互动竞争机制又让后进生永存希望,努力‘跳一下’,往往就能成为佼佼者,有利于增强自信心。”

  分层施教是否可以温和些?

  也有老师认为,客观地讲,分层教学有利有弊,对学生的成绩提高的确会有帮助,但这种做法显得过于“生硬”。

  “有的学校也在实施分层教学,但他们并没有把班集体人为拆散,对学生实行同班教学,在作业布置时给出深浅不一的作业,对后进生采取个别辅导的形式都是值得借鉴的,而这些做法显然比较温和。”刘劲松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友情链接
 
现代快报版权所有 版权声明  | 投稿信箱 | 联系方式 | 网管信箱 | 广告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