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33版:旅游周刊
3上一版  下一版4  
PDF 版
· 8天黄金周,带来“懒游时代”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2009 年 9 月 8 日 星期   重要律师声明
上一期  下一期  
 
下一篇4  
    论坛 博客 推荐  
8天黄金周,带来“懒游时代”
  “不去名山大川,不游名胜古迹,不进景点,没有指定游玩项目,找个风景优美的城市住上几天,到当地大街小巷闲逛,细细品味当地风土人情,放慢生活的节奏,舒缓平时压力。今年十一,我要找找懒游的感觉。”驴友姗姗告诉记者,她在网上论坛里看到,快餐式旅游已逐渐被游客放弃,找一个地方发呆、发懒、放松的懒游时代已经到来。

  “即将到来的‘史上最长黄金周’,足足有8天的‘悠长假期’,我准备再加上5天的年假,时间上,玩得充裕;行程上,可以有多远走多远。”姗姗说,目前一种有别于纯粹的健康休闲,更加强调旅游的体验性、舒适性、度假性的旅游目的地和旅游方式正逐渐兴起。在一个目的地停留数天,不追求观光景点,只为在配套齐全、设施良好的环境下放松身心……“懒游”正被越来越多的人接受和认可。

  从某种程度上说,黄金周、小长假制度的推行,改变了南京人的旅游方式。以前,每到五一、十一、春节三大黄金周,南京人便纷纷飞出省,远游观光。这样的观光之旅大多紧凑周密,大多是走马观花的形式,由不得中途有半点逗留。在采访中,超过6成市民表示,最近几个小长假,他们均选择在距离南京2~3个小时的车程内,找一个目的地,住上2~3天。这些地方以前都已去过,故地重游并非是冲着参观景点去的,而只是换个地方远离日常工作和生活好好休息和放松。从各大旅行社的报名统计上来看,近年来,选择自由行产品和度假产品的市民已经翻倍增长,无论是小长假还是黄金周大假,或是年休假,不少市民选择前往一个目的地,并逗留该地度过一段日子,这也是海岛度假、景点度假等日益盛行的原因。

  “尽管‘懒’字不怎么好听,但反映了一种旅游态度和旅游精神。”在旅游发烧友姗姗看来,旅游是人们放松自我、调节紧张工作生活的重要途径和方式,越是繁忙,旅游越是凸现魅力,而今天,快餐式旅游往往忘记了享受旅游过程中最本真的快乐,往往让人来不及体味情感的含蓄与细腻,在这样的背景下,旅游成了拍照、购物和迫不及待炫耀的代名词。旅游,不存在此情可待成追忆的故事,只有数码相机留下的缺少情趣与细节的机械影像。

  随着旅游行为的日益普遍,旅游形式、旅游观念也发生了改变,这些改变将体现在越来越细微的方面。慢游强调的是“慢”,不再赶时间,慢慢游玩,慢慢欣赏,这适合时间充足的游客;深度游强调的是“深度”,这是相对于走马观花的旅游方式,在一个目的地进行深入游玩;穷游强调的是“穷”,如何用最少的钱玩得最多最好,而不在于玩得多深入、时间多长;懒游则强调“慵懒”,不慌不忙不赶不急,关键在舒适随意,根据临时喜好自由增减行程。业内人士分析说,之所以现在有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尝试懒游,原因在于快节奏的都市生活和旅游经验的日益丰富,让这些繁忙的上班族渴望换个地方,远离工作环境,彻底放松自己。

  姓名:____ 性别:____年龄:___职业:____邮箱:_______

  

  1.您每年是否有明确的度假计划

  A.是的,有明确的计划,包括时间、地点、消费额度B.不一定,有大概的想法,视具体情况而定

  C.没有度假计划

  2.您每年外出度假的时间累计是(不包括双休日)

  A.少于半个月 B.半个月到一个月内 C.一到三个月 D.三到六个月 E.半年以上

  3.您认为自己每年合理的度假累计时间是(不包括双休日)

  A.少于半个月 B.半个月到一个月内 C.一到三个月 D.三到六个月 E.半年以上

  4.您最喜欢的度假方式是(可多选)

  A.跟团游 B.自由行 C.半自由行 D.自驾游

  5.您每年在度假休闲方面的花费累计是(人民币)

  A、1万元内 B、1万到3万元 C.3万到5万元 D.5万到10万元 E.10万到20万元 F.20万到50万元 G.50到100万元 H.100万元以上

  6.您最喜欢的度假目的地是(可选择1-3项)

  A.海滨 B.森林 C.温泉 D.乡村 E.风情小镇 F.岛屿 G.古镇 H.邮轮 I.其它

  7.您更愿意在什么地区度假?

  A.省内 B.国内 C.亚洲 D.非洲 E.欧洲 F.北美洲 G.南美洲 H.澳洲

  8.您对出游的时间计划是

  A.周边玩三天 B.走马观花看一周 C.悠闲地住一个月 D.其他

  

  【参与方式】

  1、将此调查问卷剪下,寄往南京市洪武北路55号置地广场0606室

  2、登录www.dsqq.cn,即可参与网络调查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友情链接
 
现代快报版权所有 版权声明  | 投稿信箱 | 联系方式 | 网管信箱 | 广告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