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6版:柒纵深
3上一版  下一版4  
PDF 版
· 南京之南风景为什么“一边独好”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2009 年 9 月 6 日 星期   重要律师声明
上一期  下一期  
 
    论坛 博客 推荐  
南京之南风景为什么“一边独好”
  南京主城向南,江宁。从地理上看,距离市中心仅7公里。

  远大于此的是心理距离。多年前,去江宁都叫“下江宁”,进市区都叫“上南京”,城乡之疏不言而喻。

  缩短这一距离用了17年。

  1992年6月18日,江宁经济技术开发区成立。17年打磨出一个“南京新市区”。对普通百姓而言,工作与生活的半径扩大,买房有了更多的选择;对南京乃至全省、全国,它的意义远不止于此。

  今年以来,温家宝等多位中央领导密集地来到江宁开发区调研,一句“风景一边独好”,让所有人惊呼江宁之重。在经济形势逐步趋暖的当下,剖析其意义,已不止一句简单的“提振信心”。

  一封台湾来信

  8月28日,上周五,南京格外凉爽。一封信件传真到了江宁开发区管委会。

  信的开头,写信人即不吝赞美:“访问参观祖国近百城市,唯江宁开发区的创业建设应属第一,其难度、气度、成功度,均列翘楚……”

  发出这番赞叹的,是台湾客商、小博士教育集团董事长张麟先生。此前的大半年中,他曾先后六次来江宁开发区,如今他说自己已“深爱”这片土地。

  信是写给江宁开发区领导、分管建设管理工作的吴举峰的。开头这段热情洋溢的文字让他自豪且欣慰,后面的内容则更让他兴奋——张麟先生主动当起了江宁开发区的“义务推介员”。在他的推荐下,台湾日盛金融控股董事长将来开发区考察投资事宜,随后要来的还有台湾航太事业有限公司负责人。在台湾,“日盛”与“航太”这两大名号有着强大的影响力。

  昨天,张麟先生对现代快报记者谈起自己“牵线”的原因时说,“如果不是我自己十分认同,当然就不可能推荐朋友过来投资。”目前,他已决定首批投资1亿多元人民币,在江宁开发区建设国际幼儿园和小学。

  相识有时真的是种机缘。张麟先生第一次来南京是在十年前,随后陆陆续续来过多次,但是都没有去过江宁。2008年南京召开了一次台商大会,他与众多台商代表一起来南京参会,其间留下了一些自己教育集团的资料,当时并没有觉得它们能有多大作用。

  “半年多以前,江宁开发区与我联系,邀请我过来看一看。当时我想,可能是他们区需要教育项目,所以找到了我。”恰好他也正在大陆四处寻找投资地点,所以欣然应邀前往。

  没想到,一见钟情,再见倾心。张麟先生用“吃惊”、“感动”、“敬佩”来形容半年来开发区给他的感受。

  开发区之美,让他吃惊。“第一次来,我上了翠屏山、也参观了园区,眼前布满了绿色,我实在没料到自然生态在经济建设下还保护得这么好,这在世界各国的开发区里都是很难得的!”

  开发区人的苦干精神,让他感动。“我一共来过六次,其中三次都是在周六、周日,他们几乎都不休息。平时的工作节奏给我的感觉也是‘一天当三天用’。这样的工作精神,也是世界少有的!”

  最终促使他决定在此投资的,则是由衷的敬佩。“江宁不但硬件打造得非常成功,人文条件也非常优秀,行政官员们的做事作风扎实、诚信、温和,让我们极为敬佩!”

  近年来,他去过大陆近百个城市寻找高标准的投资地点,原则是宁缺毋滥,直到与江宁开发区结缘。

  “风景一边独好”

  采访中,快报记者问了张麟先生一个问题:教育项目最怕的就是没有生源,你怕吗?他不假思索地回答:“一点都不怕!”接着他反问记者,“你看到开发区的发展形势了吗?有这么多跨国企业,我只担心我的学校容纳不下太多的生源!”

  在张麟先生等众多客商的眼里,江宁开发区在金融危机下热火朝天的发展势头,正传递出一股看不见却强大无比的力量。

  今年1月10日,温家宝总理在江宁开发区视察时倍感振奋,激动地感叹“风景一边独好”,这股力量迅速传遍整个中国,听来格外提气!

  9月2日,快报记者循着温总理走过的路,寻找力量之源、感受信心之本。

  行驶在开发区的大路上,两旁的绿化带让记者的心情特别舒畅,一个接一个熟悉的国际国内“大牌”间隔着跃入眼帘:福特、西门子、爱立信、大众、马自达、摩托罗拉、西铁城、中电光伏、南瑞继保、菲尼克斯……在金融危机侵袭下,这些“大牌”依旧坚强挺立。

  走进南京高速齿轮有限公司的车间,紧张忙碌的氛围扑面而来。正是在这里,总理发出了“这里风景一边独好”的感叹。

  究竟“好”在哪里?公司负责人告诉记者,依靠自主创新和产业结构调整,他们去年的产值约48亿元,今年预计将达78亿元……其中一句话让记者尤为记忆深刻:“我们的订单已经排到了2012年!”

  在金融危机下,还有什么比订单更重要、更能给人底气?瞬间,记者理解并感受到了温总理“振奋”的原因。大半年过去了,这里的员工们仍然记得总理在这里说过的每一句话:“在金融危机的寒冬中,你们这里风景一边独好,还是春天。为什么?就是因为你们站在了现在国际市场急需的风力发电的前沿。这就告诉我们一个朴素的道理,应对金融危机必须抢抓机遇,还得抢占市场。靠什么?靠有竞争力的产品。”

  那天之后,江宁开发区陆续迎来了一位接一位中央领导:

  2月2日,国务院副总理王岐山来到江宁开发区考察;

  2月22日,国务院副总理李克强来到江宁开发区考察;

  4月22日,中央书记处书记、国家副主席习近平,中央书记处书记、组织部部长李源潮一行来到江宁开发区考察;

  6月26日,国务院副总理张德江来到江宁开发区考察……

  半年内,中央领导密集式地来到江宁开发区考察和调研,它的意义显然已经超过了调研本身。金融危机下,“信心”这个宝贵的精神力量绝不是凭空的臆想。

  曾经被打问号的“20%”

  不久前,一份印证信心的“成绩单”出炉了。然而,当它摆上省领导的案头时,却一度引来了质疑。在上半年全省的开发区经济发展数据统计中,江宁开发区的GDP增速、财政收入、工业用电量等硬指标全都保持了20%以上的增速。

  “这不可能。那么多家都在报负增长,你们怎么还有这么高的增速?”质疑下,省领导要求相关部门去查关键指标之一的工业用电量。当相关部门从电力系统调来实打实的数据后,疑问消除了,“信心”的模本意义再一次得到强化。

  前7个月的最新数据显示,江宁开发区完成了地区生产总值164.3亿元,同比增长25.1%;财政收入(税收收入)38.9亿元,同比增长26.5%。

  在江宁开发区管委会副主任、开发总公司总经理杨友林的眼里,数据再好也只是一方面,他更关注区内每一家企业在金融危机下的生存发展,后者也更能让他及开发区领导班子坚定发展的信心。

  江宁开发区现在有1800多家企业,没有一家企业关门、倒闭!初步调查显示,除了有七八家小企业亏损,金融危机没有对江宁开发区造成重创。

  此外,危机对区内一些企业而言恰恰成了机遇,产值和利润“逆势上扬”:福特、大众两家整车厂产销两旺;中电光伏、中材国际等企业订单增长超过200%……截至7月底,30多家规模以上企业实现产值同比翻番。南京娃哈哈饮料有限公司总经理刘洪告诉快报记者,去年3月份“娃哈哈”在江宁开发区投产后,当年实现产值3亿多元、利润5200万元,而今年前八个月的产值已近7亿元,利润1.3亿元。产品的创新,成为抗击危机的撒手锏,“我们推出了‘茶爽’、‘清茶’等新品种,受到了市场的欢迎。”

  同时,新鲜血液也在源源不断地流入开发区。与国内许多开发区的下滑局面相比,江宁开发区在谈的千万美元以上项目就有120多个,其中总投资100亿元的国网电科院产业基地项目、总投资10亿美元的中能光伏项目即将落户园区。

  “一穷二白”的自费开发

  “不怕你不投资,就怕你不来。”提到招商引资,江宁开发区人常说这样一句话。然而,一片“独好”的风景,绝不是轻易就能打造出来的。采访中,几乎每一位老员工都对记者说:“开发区是苦出来的!”

  1992年6月18日,江宁开发区开发总公司成立,牌子却挂在江宁县面粉厂的门垛上,“名头”不小,“场面”却实在寒酸——因为没有地方办公,只能租借这里的两间房,两张桌子、十几张凳子。

  早期的人员只有“六个半”。其中6个是江宁县委宣布的,还有“半个人”是从部队转业的副团级干部卢德义,因为一年后他的关系才正式转到开发区,所以大家笑称他是“半个人”。

  “那时候整个开发区除了土地,什么都没有!”如今已经退休的卢德义对快报记者回忆,当时全区只有两条跑拖拉机的土路,第一件大事就是赶紧修路,“修好了路才能平整场地,有了场地才能吸引企业进来。”

  一场没日没夜的大会战就此拉开序幕。从做规划到找工程队,再到施工,不到三个月时间,他们奇迹般地抢修出了四条道路,拉开了开发区的雏形。“大家为了赶工期,一天24小时耗在工地上,不回家是常有的事。”

  最困难的事情是没有资金。从创办以来,江宁开发区没有用过财政一分钱,这也使其成为全省乃至全国经济开发区中极少的个例。

  现任开发区管委会招商事务局局长的申玉平向记者介绍了他所经历的“县办自费开发”:“当时我们的解决办法是‘三个一点’。”首先是集资一点,动员县级机关干部每人集资2000元,这是开发区第一笔启动资金;其次是银行贷一点,尽量争取银行的支持;实在不行就暂时欠一点,对一些工程款预先商定好等资金能够周转的时候再付……

  申玉平感叹,以现在开发区的实力根本无法想象过去的艰苦。如今,“三个一点”早已成为过去,创业时的“三不精神”却传承了下来,即白天不开会,中午不回家,节假日不休息。直到今天,这种精神仍是开发区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

  凤凰涅槃成就“风景独好”

  “17年全靠自己摸爬滚打,也给我们带来了宝贵的优势。逼着我们比较早、比较好地适应了市场经济。”开发区领导、分管建设管理工作的吴举峰说。

  在开发区的开发理念和规划布局、产业结构调整两大关键问题上,江宁开发区有着独特的视角和前瞻性。正因为此,才成全了眼下金融危机这片“独好”的风景。

  当然也无例外,超前的思维往往都会伴随争议。在开发区人看来,“动静最大”也是“最值”的一次争议,就是2003年开始的

  “腾笼换鸟”。

  江宁开发区领导、分管招商工作的杨良虎从1993年调进开发区,就一直在跟项目打交道。“一开始我们捡到篮子里就是菜,只要有点经济效益的企业能留都留,项目虽然遍地开花,但是参差不齐。”

  “我们很快就感觉到,资源越来越紧,土地就这么多,总有一天要用完,那时候我们拿什么跟别人竞争?”杨良虎对快报记者说,园区早期引进的项目以传统制造业为主,而未来的竞争靠的不仅是企业数量,更是企业质量,靠产业特色与核心竞争力。

  2003年,开发区领导班子作出决策:整合区内企业,实行“退二进三”,提档升级,为今后的发展腾出空间。

  说来容易做起来难。区内一下子要迁出四五十家规模小、利润率低的企业,阻力超乎想象。吵架的、拼命的,一下子全来了。另外还有来自方方面面包括一些领导在内的指责声:有的说他们是穷折腾、找事做、影响稳定;还有一些则认为这是对中小企业的歧视。

  本着对开发区未来发展负责任的态度和坚定决心,开发区领导班子顶着压力,不但完成了第一步的“腾笼”,还开始了第二步的“换鸟”。从招商引资到招商选资,大大提高项目的门槛,并且建立起严格的项目评审制。

  江宁开发区领导、分管党群纪检工作的鲁跃东告诉记者,在“污染企业一票否决”的传统前提下,凡低于500万美元投资的项目,一律不再单独供应土地;对提供土地的项目,每亩地的投入产出强度也有严格规定。在早几年,有不少企业被这些“硬杠杠”卡在门外,一些确实具有成长性的项目则被吸收进园区的标准厂房,不单独供地。但批评与指责同样紧跟而来:“500万美元以下的项目都不要了,干吗不要?”

  “我既然要吸引大项目,就必须得舍弃小项目。”江宁开发区领导班子有自己的考虑:一个500万美元以上的大项目不管往哪儿一摆,首先都要看看周边的“邻居”是谁。如今,已有42个国家和地区的1800多个项目落户江宁开发区,其中有45家是世界500强企业。10亿美元、100亿元的大项目也陆续来此落户生根。

  福特的“羊群效应”

  投资大小只是其一,招商引资的第二道门槛是必须符合开发区的主导产业规划。

  “区内产业结构原来太杂太乱,小的如编织袋、服装鞋帽、食品加工,大的如摩托罗拉、爱立信,没有特色也就没有吸引力、凝聚力。”经过调研和思考,江宁开发区确立了两大主导产业:电子信息产业、汽车制造产业。

  这对产业基础十分薄弱的江宁而言,颇有些异想天开的味道,但是开发区没有“认命”。经济学中有个“羊群效应”,说是领头羊到哪里吃草,其它的羊就会跟到哪里。2003年开始的长安福特马自达项目,是江宁开发区引进的第一批“领头羊”,也是啃下的第一块“硬骨头”。

  作为长安福特项目谈判的首席谈判官,杨良虎对记者感叹:“一波三折,项目谈判足足进行了18个月、53轮!”

  在听说福特将在中国布局新厂的消息时,对方已经完成了在中国14个城市和开发区进行首轮考察,但他们仍然连夜做出了英文招商说明送到福特长安方面的联系人处。此后,一轮一轮地淘汰,从“14+1选8”,到“8选4”,再到“4选2”,最残酷的竞争最终落在上海、江宁开发区之间。

  江宁开发区招商团队的专业性赢得了对方的认可。“我们提供出来的所有材料都有扎实的数据支撑。整个谈判下来,我们提供的材料摞起来比1米8的大个子还要高!”福特曾要求提供降雨数据,招商团队找来了江宁50年来的数据而且按日列出,对方直呼“佩服”。

  尽管如此,谈判依旧进行得十分艰苦。“谈了一年左右,中途甚至差一点谈不下去。”双方对利益的争取是导致谈判争议的主要原因。福特方的谈判代表曾十分坦率地对杨良虎说,我们在世界各地都是享有特殊优惠的,在中国其他城市更是这样。然而杨良虎与他的团队则从一开始就坚持,项目再好,也必须维护园区的利益、国家的利益。在土地使用、相关税收等原则性问题上“一着不让”……

  最终,正是这样的坚持让江宁开发区赢得了成功。签完协议后,美方高层由衷地说,“在谈判中你们保全自己的利益最大化,令人尊重。”在美方看来,如果合作方连自己的利益都可以拱手相让,那么在关键时刻又怎能保证他们的利益呢?基于这样的信任,福特还将自己全球三大研发中心的亚洲中心设在了江宁。

  由此,福特、马自达、大众、依维柯等汽车品牌应验了“羊群效应”,从研发、设计、打样、测试,到整车组装、销售、物流、服务,再到零部件配套,江宁开发区的汽车产业一整条产业链已经成形。

  同时,随着西门子、爱立信、南瑞继保、中电电气、中兴软创等高新技术产业、新兴产业的崛起,江宁开发区的主导产业集群产值已占到开发区工业总产值的85%。

  出了城还有“新城”

  在“老南京”的记忆里,往南出了中华门、过了雨花台,基本上就是“郊区”了。那时候的江宁,别说吸引企业来投资,就是普通市民都嫌远。如今去江宁,早已经从“下江宁”变成了“进新城”。

  “我们的理念是要‘造城’,要把农民变成市民,把农村变成城市。”江宁开发区领导、分管建设管理工作的吴举峰说,通过园区建设带动周边发展,意义远比“建好”一个纯粹的园区大得多,且二者也是相辅相成的。“开发一方、富裕一方”的朴素口号正是对开发理念的最好诠释。

  开发过程中,除了引进了企业,也引进了商品房项目、学校、餐饮、商业游乐……由此而来的质疑声则更加猛烈。1995年左右,开发区邀请北京等兄弟省市及省内的专家学者们开了一次座谈会,会上不乏批评:“你们明明是个经济开发区,偏偏又搞房地产,又搞商业和学校,方向根本不对……”

  但是开发区坚持下来了!理由很简单:企业进区后,高管和引进的人才也要生活,也要消费,如果配套设施跟不上,这里也就留不住企业、留不住人才。而江宁开发区通过融合企业、研发中心、住宅、学校、商业配套设施等为一体的“组团式”开发模式,成功地避开了世界各地开发区普遍存在的“孤岛效应”。

  台商张麟先生告诉快报记者,他考察过的大多数开发区都是“圈地式”的,工业划一块、商业划一块,布局完全割裂式,这里工厂、商业、研发、住宅连接紧密,适合康居宜业很能聚拢人气,不像很多地方一到晚上就黑灯瞎火、冷冰冰的……“这样的开发区,完全可以做今后大陆建设开发区的样本!”

  李琦:

  化危为机才能“风景独好”

  9月2日,南京市副市长、江宁区委书记李琦马不停蹄到新落成的中兴软件园调研,就江苏创意文化产业基地建设进行现场办公……

  就在几天前,他刚刚前往开发区管委会,听取重点项目进展及下半年招商引资情况。推进重点项目的建设,成为江宁当前应对金融危机加快发展的重要抓手,而开发区则是重中之重。1-7月份的数据显示,开发区的GDP、财政收入均占全区的一半以上。

  作为江宁全区招商引资的主阵地,江宁区委、区政府对开发区的政策与支持集中于一句:“举全区之力,发展开发区”。

  “风景独好”,感受更多是责任

  星期柒新闻周刊:今年1月份温总理来江宁调研,说出了令人振奋的“风景一边独好”。作为江宁区委书记,您在现场感受如何?

  李琦:总理来的时候天气很冷,经济形势也很冷,在车间里看到我们热火朝天的发展势头,他非常激动,拿起话筒对干部职工们讲了很长一段话。当听到“风景一边独好”,现场响起了非常热烈的掌声,我和大家一样,激动而兴奋地鼓掌。同时,我也更加感受到了一份责任、一份压力。怎样把这一“风景”长期保持和延续下去,让江宁的发展上升到新的空间和平台,还面临很多挑战。

  

  星期柒新闻周刊:江宁有句话叫“举全区之力,发展开发区”,其中具体包含哪些政策和措施?

  李琦:在这一点上,不光是我和区长柏鹏,历任的江宁区委、区政府主要领导都是一致认同并这样做的。对开发区首先是政策上放权,让他们放手去做。其次,全区各机关都围绕开发区发展提供最好的服务。江宁的“一站式行政服务中心”是全市最早设立的,在2000年就有外经贸局、工商局、环保局、建设局、规划局等21个政府职能部门进驻,为企业简化办事程序提高效率。第三是“放水养鱼”,如土地开发资金等收益都留在开发区,增强他们的后续发展实力。

  星期柒新闻周刊:刚才您说到“放权”,如何掌握这个度?

  李琦:项目的审批权充分放给开发区,但是规划统一权仍在区里。

  

  星期柒新闻周刊:江宁特别是开发区17年来取得了很大成就,您认为有哪些是值得总结和发扬的?

  李琦:除了江宁人勇于创业创新的实干精神,我认为关键的还有江宁以及开发区的发展依托了三个优势:一是从东西南三面环抱南京主城,借助了主城扩张的资源;二是承接了主城原有的产业优势,例如电子信息产业等;三是借助了南京强大的科教人才优势,目前全区已有25所知名大学在此落户,可以向企业提供任何所需的人才。一个地区的发展一定是综合了多种因素和动力,但是首先要能抓住机遇和优势,还要把它们尽量放大。例如开发区在发展过程中的产业结构调整,就是涅槃式的重生,然后才能取得裂变式的发展。

  

  星期柒新闻周刊:来到江宁开发区,我没有看到大门,更没看到围墙,感觉上开发区已经和新城市建设融为一体。

  李琦:江宁是“南京新市区”,开发区则是重要的组成部分,要承担起一些城市化功能。我们不能把开发区圈起来,建好了把原来的老百姓都迁走,真把他们迁走了,他们非但不会来参与你的城市化建设,还可能成为你发展道路上的阻力。任何时候考虑问题,一定要把老百姓的利益放在第一位,这样就能减少阻力、增加动力,何乐而不为?何况,招商引资来的企业高管和人才,他们也一样需要一个良好的生活环境、休闲环境。

  星期柒新闻周刊:在经济发展和城市建设中,如何处理好与民生的关系?

  李琦:工业化带动城市化,必然会带来一些变化和调整,郊区变市区,农村变城市、农民变市民。变化的同时,关键要保证被征地农民的生活不受影响,首先是要保证他们都能有房住,多余的房子还能出租;其次确保就业,有技术、有学历的选送到企业,确实年龄偏大、又缺少技能的,采用“政府买岗”的方法,安排他们进园区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工作,比如园林绿化、卫生保洁等。再者,要让他们有保障,都能享受养老保险,解决后顾之忧。

  

  星期柒新闻周刊:今年已经过去了一大半,您认为怎样才能保证江宁“风景独好”?

  李琦:金融危机对我们总体上没有产生重大影响,但是外向型经济也有回落迹象。对当前的形势,区委、区政府也做了分析。我曾不止一次说过,这时候恰恰是江宁赢得第三次大发展的机遇。第一次是小平同志南巡讲话,第二次是十六大的召开,这一次是金融危机,我们必须利用自身产业特色和优势,尽可能地“化危为机”。

  星期柒新闻周刊:还有哪些是需要提升的?未来的“南京新市区”还将有哪些变化?

  李琦:当然我们也看到了自己的差距,例如经济总量、经济实力在全市还不够大,百姓收入与苏南先进地区相比也有差距,都需要在下一步发展中完善。总体而言还要从以下四个方面着手:一是优化经济结构,向高端化发展;二是壮大产业实力;三是塑造城市特色,江宁新市区发展很快,但城市化特色还不很鲜明;四是推进城乡统筹。这将是今后一个时期我们的工作主线。

  快报记者 郑春平

  李琦

  南京市副市长、江宁区委书记

  □快报记者 郑春平

收藏 打印 推荐    
 
友情链接
 
现代快报版权所有 版权声明  | 投稿信箱 | 联系方式 | 网管信箱 | 广告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