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15版:家电
3上一版  下一版4  
PDF 版
· TCL粉丝自爆升级全过程
· 博世家电五年内进军中国白电国际品牌第二
· 美的“银河舰队”又添“四大兵种”
· 空调下乡,外资品牌谁最牛?
· “太阳下乡”,市场与信心同增长
· 新飞的国际化 不仅仅是将产品卖到世界各地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2009 年 9 月 3 日 星期   重要律师声明
下一期  
 
3上一篇  
    论坛 博客 推荐  
新飞的国际化 不仅仅是将产品卖到世界各地
专访新飞电器有限公司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张冬贵
  “每天临睡前我都会想,今天的收获有哪些,明天还有哪些方面要改进的,因为过去即使再完美,也不代表明天就可以高枕无忧了,新飞的发展理念就是永无止境。”采访一开始,略显低调的张冬贵并没有首先介绍新飞25年来的骄人业绩,而是坦言了身上的责任感和压力。

  8月28日,新飞电器2009年度供应商峰会在苏州举行。会议旨在建立一个“公平、公正、透明”的供应链管理模式,并提出了“强化战略合作、实现战略双赢”的理念。25年来,新飞凭借技术、管理上的创新和品牌塑造,由创始之初的冰箱行业排名第57位,上升至冰箱、冷柜行业前两强。2009年,新飞以49.59亿元的品牌价值连续六年上“中国500最具价值品牌”榜单。新飞电器有限公司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张冬贵先生在接受记者专访时,感慨颇多。

  2005年,新加坡丰隆集团全面控股运营良好的河南新飞,然而,市场的诸多变数随之而来,国家能效环保等一系列政策标准出台,产品技术、消费者享受型购买意识不断升级,加上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这都让张冬贵这位家电巨头的掌门人意识到必须不断变革。

  张冬贵做到了!2005年到2008年,新飞的销售业绩平均以超过15%的速度连年增长,经营业绩的背后,蕴藏着新飞在品牌铸造、技术革新、管理层面的诸多变革。2006年,丰隆亚洲加大对新飞的投资,先后投入4亿多元新建了年产200万台的现代化冰箱生产线,使新飞冰箱的年生产能力达到600万台。张冬贵还非常关注行业内国际技术革新,引入了国际型技术人才,在他的倡导下,新飞与西安交大建立了研发机构,通过与各高校在“产、学、研”等方面的合作,加大研发投入,以拥有自主产权的核心技术和最前沿的产品创意来占领市场。“我们坚持认为,只有最适合的人选、最适合的产品、最适合的成本和最适合的回报才能使企业良性发展。这其中人又是做好工作的根本因素。”张冬贵向记者透露了一个“秘密”,包括自己在内的几位老总,身边都带了几名公司青年业务技术骨干做徒弟,结对帮助他们成长。

  入主新飞的第一次讲话,张冬贵就向全体员工承诺,要给新飞一个“国际化”的未来。如今,新飞已经在东南亚、亚洲、南美洲、非洲和俄罗斯等市场开疆扩土,每年新增15%的出口订单都来自海外市场新客户。不过令张冬贵满意的并不止这些,新飞还在管理国际化、技术国际化等很多层面改变。快报记者 杨成

3上一篇  
收藏 打印 推荐    
 
友情链接
 
现代快报版权所有 版权声明  | 投稿信箱 | 联系方式 | 网管信箱 | 广告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