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5版:博客周刊
3上一版  下一版4  
PDF 版
· 骨灰级
泡妞高手
白皮书(节选)
· 开啦!
· 44个汉字整形
被网友狂涮
· 80后学生:
其实我们
才是最苦的一代
· 领过结婚证,她说……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2009 年 9 月 1 日 星期   重要律师声明
上一期  下一期  
 
3上一篇  下一篇4  
    论坛 博客 推荐  
44个汉字整形被网友狂涮
  网友A:折腾的不是汉字是寂寞

  或许是由于时下新词新字“辈出”,什么“超女”“山寨”等等,专家们看了,更是耐不住寂寞。一个个“摩拳擦掌”,要拿汉字开刀。想“微调”一下字形,也是好的,毕竟也属于一大“成果”。这一“微调”,自然就证明出我们专家的辛苦和与众不同了。

  网友B:专家们共同的行为艺术秀

  其实文字整形,可以扯着复古的大旗,也可以亮出创新的名号,也可以说是有关部门文字专家们不甘寂寞舞出的一场行为艺术秀,只是别再打出使“汉字更好地遵循统一的规则”的便民旗号,毕竟汉字要遵循什么样的规则,几个所谓专家和有关部门说了是不算的。

  网友C:是对文化的话语权之争

  当然,除了在相当多行业领域沿袭下来的专家、精英——草根、大众这样壁垒分明的歧争套路,44个“整形”汉字的背后,其实还透射着有关文化阐释权、文化话语权的隐性权力之争。

  网友D:汉字“整形”的孔乙己效应

  这让我想起了孔乙己,想起老先生那句旷古的炫耀:“……回字有四样写法,你知道么?”试想,如果专家们这次的“整形手术”顺利通过,那么将来一定会出现很多孔乙己,不厌其烦地告诉人们“琴”字有两种写法,“亲”字也有两种写法……

  网友E:先算笔成本账再说

  最近网上在探讨石家庄市改名的事,据说改名的成本是十几亿元人民币。按照这个比例测算,如果在全国范围内修改44个字,花费应该只多不少吧?

  网友F:汉字答应“被折腾”吗

  维护文字的尊严,不等于要折腾文字,更不应该让本来是为中国人服务的汉字,变成中国人为汉字服务。

  网友G:汉字整形意义何在?

  文字的修改是一件务必需要特别慎重的事情。对原文字的修改,将引起“商标修改”、“地名修改”、“指示牌修改”等一连串问题;对新文字的接受与普及使用也可能需要一个很长的过程。

  网友H:汉字“整形”,其实可行

  这44个汉字“整形”,也许一开始还不太习惯,但是,这不习惯只是暂时的,经过一年、两年或者更多的时间,相信其文字审美和使用习惯也就不是问题了。再次,汉字“整形”后的字表将成为现代记录汉语的通用规范字集,体现现代通用汉字在字量、字级和字形等方面的规范,是适应新世纪语言生活需要、体现国家文字政策的重大规范。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友情链接
 
现代快报版权所有 版权声明  | 投稿信箱 | 联系方式 | 网管信箱 | 广告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