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27版:财经
3上一版  下一版4  
PDF 版
· 8月已停贷? 浦发银行称没这回事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2009 年 9 月 1 日 星期   重要律师声明
上一期  下一期  
 
    论坛 博客 推荐  
传浦发等部分股份制银行8月份已停止放贷,快报记者多方调查揭开事实真相
8月已停贷? 浦发银行称没这回事
  IC供图

  部分股份制银行停止放贷

  在8月信贷市场上,国有大行与股份制商业银行表现出了截然不同的投放策略。记者获悉,国家开发银行、建设银行等大行在8月份的信贷投放压力依然巨大,但由于企业贷款意愿不足,其8月份整体信贷增量将低于7月份。而在资本充足率和拨备覆盖率等监管指标的约束下,浦发银行等部分股份制银行8月份已停止放贷。一位国有大行信贷负责人透露,从掌握的情况来看,8月新增信贷继续萎缩已成定局。

  信贷困局

  8月13日,深圳银监局召开每月一次的月度资金分析会议。10余家商业银行深圳分行信贷负责人向银监局汇报了各自8月份的信贷计划额度。

  记者获悉,四大国有银行报上去的信贷计划额度都比7月份增加了50%左右。

  在国有大行增报信贷计划额度的背后,是市场对央行在下半年余下月份进行信贷额度控制的担忧。前述国有大行信贷负责人表示,下半年余下月份信贷将表现出宽中有紧,在通胀压力加大的情况下,央行对各家银行进行额度控制的可能性较大,因此一些额度紧张的银行正在进行额度储备。

  相关数据显示,中国银行上半年新增信贷9010亿元,工行上半年新增信贷8645亿元,建行上半年新增信贷7080亿元。天量的投放使得四大国有银行的信贷额度变得紧张。

  一位股份制银行信贷负责人表示,国有大行由于下半年利润的需要,依然要保持相当的信贷投放规模,在额度紧张的情况下,通过打包转让一些存量信贷资产腾出一些额度,再进行新的信贷投放。而股份制银行也可以通过受让信贷资产,来填充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

  国家开发银行在国有大行中是个例外。记者获悉,截至目前国开行全年的信贷计划还远未完成,其信贷投放的压力较大。

  虽然国有大行依旧有着强烈的放贷冲动,但面对的困局是,以国有企业为主的主要信贷市场需求不容乐观。前述国有大行信贷负责人无奈地表示,企业目前的财务成本控制得很严,一些项目及投资计划被大幅收缩,国有企业的信贷意愿与上半年相比已大幅减弱。深圳某国企一位财务人士说,每天都有四大行的信贷员登门拜访,以前碍于关系和人情就贷一点,但现在账上的资金很多,不会再贷款了。

  部分银行停止放贷

  在资本充足率和拨备覆盖率等指标硬约束下,股份制银行在8月份纷纷对信贷投放进行了严格的控制。

  记者获悉,兴业银行、民生银行等股份制商业银行8月份制定了严格谨慎的信贷投放计划,并把计划分解至每个分支行,严格控制风险资产的增长。

  前述股份制银行信贷负责人说,8月份股份制商业银行的表内信贷业务控制很严,在公司业务上,一些银行目前甚至只做一些如担保、承诺等表外业务。更为甚者,部分股份制银行在8月份已经停止了放贷。记者获悉,目前浦发银行各地的分支行基本已经停止了放贷。

  半年报数据显示,由于上半年投放了2400多亿元的信贷,截至上半年期末,浦发银行资本充足率为8.11%,核心资本充足率为4.68%,相对于年初大幅下降。

  其他股份制商业银行的资本充足率水平也不容乐观。截至上半年期末,民生银行、兴业银行等资本充足率处在10%的监管标准以下。

  “这极大地限制了股份制商业银行的信贷投放能力。”前述股份制银行信贷负责人说。 据《证券时报》

  贷款发放业务一切正常

  在资本充足率和拨备覆盖率等指标硬约束下,股份制银行在8月份纷纷对信贷投放进行了严格控制。不过,浦发银行、民生银行等南京多家银行表示,虽然贷款规模有所紧缩,但是并没像一些传言说的那样停止放贷。

  浦发银行总行相关权威人士昨日对本报记者表示,上述消息与事实严重不符,该行信贷业务一切正常,信贷发放也在正常进行之中。但有关该行七八月份具体信贷投放规模,该人士并未披露。 

  “由于上半年贷款发放速度很快,一些股份制银行资本充足率比较低,我们银行公布的低于10%,所以下半年贷款的确收紧了。”昨天浦发银行南京分行相关人士表示,虽然下半年贷款总体规模收紧,但是并没有像传言说的那样停止放贷。“我们的贷款还是正常发放,只不过在结构上做一些微调。”

  今年上半年,全国银行新增贷款达到了史无前例的7.37万亿元,增幅高达34.3%,已远远突破了年初规划的5万亿规模。而另一方面,当前经济回稳的基础尚不稳固,这使得银行业对信贷的安全性更加重视。

  一家股份制银行信贷负责人说,8月银行的表内信贷业务控制很严,在公司业务上,一些银行目前甚至只做一些如担保、承诺等表外业务。据银行内部人士透露,由于资本充足率低于监管要求和存贷比超过红线,现在个别中小股份制商业银行不得不收缩贷款规模。

  某股份制银行公司银行部一位人士表示,上半年发行的一些票据到期后,开始向中长期贷款转化,反映在银行每月的净新增贷款中,可能会出现互相抵消的情况,甚至表现为净新增贷款下降。 

  快报记者 王海燕 石贝贝

  14家上市银行交齐“中考”试卷

  天量信贷不敌利息收益率下降

  随着招商银行中期业绩报告的发布,国内14家上市银行中报悉数披露。数据显示,全部上市银行的上半年税后利润为2232.58亿元,同比小幅下降3%。上半年发放的“天量信贷”,未能使14家上市银行业绩维持去年60%以上的爆发式增长。

  中报显示,14家上市银行净利润同比7升7降。其中,工行以667亿元的税后利润继续位居榜首;民生银行净利润同比增长22.07%,增幅最大;招商银行净利润同比下降37.62%,降幅最大。

  从净利润额看,工行、建行、中行、交行4家大型银行与去年同期基本持平,升降幅在5%以内。其中,工行净利润同比增长2.8%;建行净利润558.4亿元,同比下降4.86%;中行净利润411.23亿元,同比下降2.51%;交行净利润155亿元,同比增长0.3%。

  7家股份制银行中,民生银行、深发展和上海浦发银行净利润同比上升。其中,民生银行实现净利润73.74亿元,同比增长22.07%;深发展净利润23.11亿元,同比上升7.8%;浦发银行净利润67.81亿元,同比增长6.37%。

  兴业银行、华夏银行、中信银行和招商银行净利润同比下降。其中,兴业银行实现净利润62.23亿元,同比下降4.9%;华夏银行实现净利润16.66亿元,同比下降13.61%;中信银行实现净利润70.47亿元,同比下降16.28%;招行实现净利润82.62亿元,同比降37.62%。

  3家城市商业银行中,北京银行和南京银行的净利润分别为29.24亿元和8.01亿元,同比增长0.75%和1.56%;宁波银行净利润7.06亿元,同比下降3.22%。

  业内人士分析,上半年上市银行的表现,与利差收窄导致多家银行利息净收入大幅下降有关。净利息收入依然是目前中国银行业收入的主要来源,虽然上半年银行新增贷款达到了史无前例的7.37万亿元,但由于利息收益率大幅下降,规模增长难以带动利息净收入的增长。

  规模最大的工行表示,上半年净利息差和净利息收益率分别为2.13%和2.25%,同比分别下降75个基点和76个基点;建行中报指出,其净利润较上年同期下降主要受央行非对称降息、市场利率下行等因素综合影响,净利息收益率较上年同期大幅收窄,导致利息净收入较上年同期减少86.12亿元;上半年在上市银行中净利润降幅最大的招商银行,净利差和净利息收益率为2.14%和2.24%,同比分别下降137、142个基点,净利息收入同比下降22.81%。

  在利息收入下降的同时,多家上市银行的中间业务发展较快。4家大型银行中,除中行因我国进出口下降使得贸易相关的金融业务大幅下降、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同比仅增长2.64%之外,工行、建行、交行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分别增长13.3%、16.13%、17.69%。

  新华社记者 刘诗平 白洁纯

  以“净利负增长”代价换取“高拨备”

  银行大幅提高拨备覆盖率

  在上半年净息差大幅收窄的情况下,国内上市银行依然大幅提高拨备覆盖率。这或许表明,该行业对宏观经济形势及信贷安全性谨慎有加。

  8月28日晚,作为此轮8家上市银行中最后发布中期业绩的招商银行,该行披露,上半年实现净利润82.62亿元,同比下降37.62%。尽管净利润大幅下降,其拨备覆盖率却比年初提高18.1个百分点至241.39%。

  拨备覆盖率是贷款损失准备对不良贷款的比率,主要反映商业银行对贷款损失的弥补能力和对贷款风险的防范能力。银监会主席刘明康7月17日曾在银监会2009年第三次经济金融形势通报会上表示,银行业金融机构要切实加强风险管理,年内须将拨备覆盖率提高到150%以上。

  从过去银行业普遍的操作逻辑来看,一般是趁着业绩还飘红的时候,通过大幅提高拨备覆盖率水平,储备“过冬”的粮草;而在年景较差的时候,通过平滑拨备覆盖率水平释放业绩,保住盈利正增长。不过,在今年上半年,银行业逆周期操作的风格却十分明显。

  最早发布业绩报告的华夏银行在上半年净利润下降13.61%的情况下,将拨备覆盖率从年初的151.22%提升至153.36%;建设银行在净利润下降4.86%的情况下,也将拨备覆盖率上调18.93个百分点至150.51%;此外,一直处于行业较低水平的深发展上半年也将其拨备覆盖率从年初的105.14%提高到133.07%。

  “按道理,中国银行业的拨备覆盖率从2007年年底就开始在提高,当时的想法是可以对第二年的业绩有所释放,但在2008年经济前景恶化以及银监会希望银行将拨备覆盖率水平进一步提高到130%的新要求下,本来寄望于通过调整拨备覆盖率平滑业绩的想法不得不推迟。而如今,银监会希望银行进一步将拨备覆盖率提高到150%的要求,更让银行不得不继续提高拨备水平。”一位股份制银行人士告诉记者。

  “除了监管规定,各家银行在风险管理上的不同态度也是关键。”光大证券银行业分析师金麟昨日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上半年招商银行的贷款在全行业来看增速并不快,而且其贷款增速较快的住房按揭贷款以及票据贴现对贷款减值准备的要求比较低,但基于其在风险管理上的谨慎态度,该行更愿意把拨备覆盖率维持在较高水平。

  “有的银行,像兴业银行,在上半年已经有通过调节拨备覆盖率释放业绩的迹象,而招商银行由于去年同期业绩处于高位,上半年如果想通过营运管理把业绩释放出来是比较难的,加上市场关注的配股融资可能在三、四季度完成,招商银行的考虑或许是,在二季度把业绩压力释放出来,从而实现三、四季度的增长。”金麟补充说。 据《第一财经日报》

  以量补价告败

  银行咋保业绩

  截至8月29日,14家上市银行已全部公布上半年业绩,虽然商业银行在上半年投放了巨量的信贷,但由于净息差的收窄,商业银行“以量补价”的策略在上半年整体宣告失败。近期,中国银监会陆续发布系列监管新规,以期从整体上控制银行业的风险。商业银行如何打响全年利润增长的“保卫战”?

  

  交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连平:下半年银行净息差的回升是可以预期的。我们预计今年银行业净利润同比增长可以达到5—10%之间。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首先,下半年新增贷款之中票据融资还会继续被实质性贷款所取代,这会提高银行资产业务的收益率。

  第二,今年以来资本市场的回升尤其是IPO的重启,使得市场上对资金的需求明显扩大,有部分资金流到了资本市场,这带来了一个显著的影响:由于资金需求扩大,货币市场的利率明显提升,而各家银行都有相当大数量的资金在货币市场上运作,利率的上升使得商业银行资金业务的投资收益会相应增加。

  第三个因素是随着资本市场日趋活跃,存款定期化正在发生转变,定期存款的增速在放慢,而活期存款的增速在加快,这对降低银行的付息成本是有利的,也有助于扩大净息差。

  

  摩根大通亚洲银行及金融服务研究部副总裁陈舜:支撑下半年息差回升的因素是哪些?第一,中国许多银行的资产和负债重新定价的期限不同。迄今为止,大部分贷款的重新定价已经完成;在定期存款方面,下半年将有40%左右会进行重新定价,会进一步降低银行成本。这些对银行息差是利好。第二,今年上半年银行贷款中票据占比达到20%左右,尤其第一季度票据较多,而今年上半年票据利率处于相对低的水平。在贷款结构方面,市场较为关心每月新增贷款,但事实上这对市场流动性的影响要远大于对银行经营的影响。随着票据逐步到期,我认为,即便银行下半年净新增贷款为零,但假设银行能把所有到期票据转换为中长期贷款,银行的收益率就能够提高300多个基点。从敏感性上来说,贷款中票据占比每一个百分点的下降,对银行息差收益就能提供1~2个基点的支撑。

  

  国泰君安金融行业分析师伍永刚:我们认为,下半年银行净息差有望逐步回升。最主要的因素有两个,一是银行议价能力有望回升;二是债券收益率曲线上移。此外,银行负债重定价落后于资产重定价,如今资产重定价大部分已完成;还有存款定期化接近尾声,部分银行在二季度已开始存款活期化。

  下半年银行信贷增量少了,但信贷同比仍处高位,银行的净息差回升有助于银行盈利能力提高。这与上半年信贷海量增幅,但仍未实现“以量补价”是反对称的。

  快报记者 唐真龙 石贝贝 邹靓

收藏 打印 推荐    
 
友情链接
 
现代快报版权所有 版权声明  | 投稿信箱 | 联系方式 | 网管信箱 | 广告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