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9版:最新闻/中国
3上一版  下一版4  
PDF 版
· 拾荒老人原来是“大款”
· 丈夫不愿离婚砍断妻子手指
· 北大才子欲办屠夫学校
· 司机与老人生口角轧死路人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2009 年 8 月 30 日 星期   重要律师声明
上一期  下一期  
 
下一篇4  
    论坛 博客 推荐  
这不是电视剧,是真事
拾荒老人原来是“大款”
  从衣衫褴褛、蓬头垢面的拾荒老者到拥有十几万存款、一套房产的有钱老人,仅仅需要一天时间,这并非天方夜谭,而是28日发生在上海的真人真事。

  28日,上海黄浦区豫园派出所在对拾荒等人员集中管理整治中,发现了一名七旬拾荒老人,经过该所初步的身份核查,这位名叫楼和志的老人竟是原上海圆珠笔芯厂退休职工,有十几万元工资未认领,在宁波有一套二室房产。

  “感谢政府!感谢派出所!”28日傍晚,穿了一身新睡衣、操浓厚宁波口音的楼和志老人坐在豫园派出所的民警办公室里笑得合不拢嘴。转变来得是这么突然,在一天前,他还是豫园古城公园的一个拾荒老人,而现在他刚被告知自己还有十几万元的未领工资和一套二室房。“你是有钱的人。”民警对老楼说。

  “刚发现他时,手里的破蛇皮袋他死活都不肯扔。”承办民警王建敏回忆说,8月27日上午,窗口街面整治组、巡逻队按照工作方案,在古城公园开展整治时发现一名蓬头垢面、年逾七旬的老年拾荒人,即将其带至所里进行集中管理,在对其进行身份核查后,结果让大家大吃一惊。

  开始流浪

  找不到新厂址领退休金

  据豫园派出所了解,流浪老者名叫楼和志,出生于1935年,从小在孤儿院长大,没有结婚,也没有亲戚(一个妹妹童年时就已经离散)。1985年,楼和志从原上海圆珠笔芯厂退休。

  1995年后,原上海圆珠笔芯厂易址后,缺少生活来源、性格十分内向、又找不到新厂址领取退休工资的楼和志开始了在上海的流浪拾荒生涯。

  厂方寻找

  10多年每年派人去宁波

  然而,就在楼和志一直流浪的同时,楼和志所在的原上海圆珠笔芯厂其实也未放弃寻找他。

  上海圆珠笔芯厂原位于黄家厥路上,现在位于浦东新区的三林区域。厂方介绍,在楼和志退休后,厂址有过一次更改。但由于当时的通讯技术不发达,因此未能联系上楼和志。随后,由于楼和志“失踪”多年,他账户里的退休工资在逐年累积。

  于是,最近的10多年来,厂方几乎每年都派遣人员专程到宁波去寻找楼和志的下落,但未能如愿。

  出现转机

  “失踪人口”被找到

  当楼和志再次在公众视线中出现时,是一名“流浪汉”的形象。当民警询问其姓名时,楼和志想不起自己的名字,自然也记不起自己的身世。

  民警们回忆,在面对警方询问时,楼和志甚至表现出了一丝敌意。然而,在楼和志喝了一杯热水、吃了一顿热气腾腾的早餐后,他回想起了自己的身世。

  事情在一位名叫杨薇的女同志身上出现了转机。值班民警王建敏说,老人原先单位的财务科中,有一个名叫杨薇的女同事,后者曾一度帮老人打理过工资。随后,在值班副所长张杰带领下,王建敏分别致电上海市经委、轻工业集团等查询,然而均无结果。

  最后,警方动用了人口信息系统查询到了杨薇并取得了联系,她向警方证实,原先厂里的确有这么一位“失踪人口”,而且从10多年前,该厂的退管会就一直在寻找,但因为自己已经退休,不方便确认楼和志的身份。

  杨薇向警方提供了目前负责该厂退管会工作、名叫刘邦彦的联系方式。根据警方的描述,刘邦彦在电话中告诉民警,老人真实姓名叫楼和志,随后经过对刘邦彦带来的楼和志的身份证等相关材料的对照,又通过全国公安综合信息查询系统,证实流浪汉确实叫楼和志。

  刘邦彦说,楼和志有10多年的退休工资和社保养老金没有领取,而积累至今大约有10多万元人民币。此外,楼和志在宁波市海曙区还有一套动迁房。

  昨天,楼和志表示需要考虑如何花钱,在他看来,讨个老伴是他今后幸福生活的一部分。 据《东方早报》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友情链接
 
现代快报版权所有 版权声明  | 投稿信箱 | 联系方式 | 网管信箱 | 广告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