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0版:连载
3上一版  下一版4  
PDF 版
· 周杨趁卓一凡闹别扭的当儿把我骗到电影院给吻了
· 通过组建自己的政党,普京很快搞定了国家杜马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2009 年 8 月 29 日 星期   重要律师声明
上一期  下一期  
 
3上一篇  
    论坛 博客 推荐  
通过组建自己的政党,普京很快搞定了国家杜马
  [内容简介]

  俄罗斯正在强势复兴、重整霸业,而这其中,一切都与普京有关。这个身材矮小的男人显露出来的尽是强悍。从总统到总理,角色虽然变换了,却依然发挥着决定性的影响,并用自己的方式规划着俄罗斯的明天。俄罗斯还会重新成为超级大国吗?这一点人们不妨从普京身上寻找答案。

  [上期回顾]

  20世纪的最后两年,俄罗斯局势动荡不安,形势发展变得对叶利钦越来越不利。此时的叶利钦已经十分“疲倦”,加上健康状况恶化。从这时起,他开始考虑接班人的问题了,而普京就在他考虑的人选之列。1999年8月9日,叶利钦宣布解除斯捷帕申的总理职务,任命普京为代总理,并确定他为自己的继承人。

  名人传记

  搞定国家杜马

  短短几个月,普京就从一个默默无闻的政治新星迅速登上俄罗斯政坛巅峰,并成为问鼎总统宝座的强有力的竞争者。这在党派林立、政治斗争激烈的俄罗斯政坛上,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要想问鼎总统宝座,还要赢得多数党派和政治组织的支持,因此普京必须认真对待和妥善处理与当时第二届国家杜马中各主要党派的关系,在一系列重大问题上得到他们的合作与支持。对普京来说,赢得杜马选举也是当务之急。在俄罗斯联邦,联邦会议为议会,它是俄罗斯联邦的立法机关。联邦会议由联邦委员会(议会上院)和国家杜马(议会下院)组成。

  联邦委员会设有178个席位,由俄联邦89个主体各派2名代表组成。

  国家杜马由450名左右代表组成,其中一半由全国225个选区各选一位议员产生,另外225名议员由各政治团体竞选产生。因此,杜马选举成为各党派和政治团体力量争斗的“角斗场”。它的选举结果将直接影响国家政局的变化、国家大政方针的走向,甚至左右总统大选的结果。作为一个执政者,如果没有大议会党团的支持,推行其政治纲领将会十分困难。

  普京的前任斯捷帕申就吃了这个亏,他被解职的原因之一就是没有组建一个代表克里姆林宫利益的“中右竞选联盟”。1999年的杜马竞选活动开始后,久加诺夫领导的俄共和莫斯科市长卢日科夫领导的“祖国”运动的影响力遥遥领先;尤其是8月4日,“祖国—全俄罗斯”运动宣布成立,使政治力量对比发生明显变化,中间力量的实力骤增。

  如果这三大反对派在杜马选举中获胜,总统宝座就可能落入他人之手。

  当时的第二届国家杜马并不是一个温顺的立法机关,它处处与总统和政府对着干。它的党派构成对当局十分不利,最大的反对党——俄罗斯联邦共产党在国家杜马选举中的得票率高居榜首,为22.31%;俄罗斯自由民主党为11.06%;祖国—俄罗斯为9.89%;亚博卢集团为6.93%。俄共一党便占据国家杜马450席中的157席,超过总席位的1/3。

  第二届国家杜马议员联盟的这种构成状况,决定了国家杜马与总统和政府的关系始终处于紧张状态。国家杜马对叶利钦总统不断更换政府总理的做法十分不满,在通过总统提名的政府总理人选时,多数情况下采取了对抗或不合作的态度,但迫于总统有权解散国家杜马的压力,又不得不在最后时刻批准总统提出的总理人选。

  为此,国家杜马一些议会党团和议员团提出要修改宪法有关条款,限制总统“随意”解散政府的权力。

  正是在国家杜马中的反对派力量不断对总统、政府施以颜色,却又不得不以妥协告终的情况下,俄罗斯迎来了新一届国家杜马选举。

  这时普京已崭露头角,他迫切需要安抚国家杜马,特别是其中最大的反对派俄共议会党团。普京没有像叶利钦那样对俄共这个左派政党采取强硬态度,而是表现了较大的灵活性,摆出了一副宽容、和解、寻求合作的姿态,时不时地还对俄共及其领导人说上几句出人意料的称赞之词。但靠安抚解决不了根本问题,要想不受掣肘,只有搞定国家杜马,而组建自己的政党则是最好的一个办法。

  于是,尽快组建一个新的政党,打破反对党的掣肘,成为普京最紧迫的政治任务。在关注车臣战事的同时,普京开始着手组建竞选联盟,为备战1999年12月19日的杜马选举和第二年的总统选举做准备。

  在普京的积极干预下,由紧急情况部部长绍伊古领导的“团结联盟”于1999年10月3日宣布成立。在杜马选举前夕,普京利用自己在车臣战争中赢得的个人威望,对新闻媒体公开声明将投票支持“团结联盟”。联盟领导人绍伊古也表示,“团结联盟”的竞选目的就是在杜马中建立一个支持政府的议会党团。

  由于拥有强大的资金支持、媒体支持、政府支持以及正确的竞选方针,在1999年12月19日的杜马选举中,成立仅两个多月的“团结联盟”得票率为23.32%,比俄共仅少一个百分点,加上单名制选区获得的10个席位,共获得74个议席,一跃成为杜马中第二大议会党团。

  “团结联盟”在杜马选举中的获胜无疑给总统叶利钦吃下了一颗定心丸,有亲政府的议员团的支持,自然有利于政府开展工作。他亲眼目睹了普京上任4个月内做出的成绩:车臣战争的胜利、杜马选举的顺利进行、国内局势的稳定、普京不断上升的个人威望。叶利钦意识到,自己提前引退的时机成熟了。

  叶利钦的“勇敢决定”

  杜马选举结束了,竞选大战的硝烟渐渐散去,莫斯科恢复了往日的平静。新年前夕,莫斯科市内张灯结彩,迎接新千年的庆典活动准备就绪,整座城市沉浸在节日的喜庆气氛中。人们在期待着新千年的到来,期待着克里姆林宫顶楼传来悦耳的新年钟声。

  然而,12月31日,在距离新千年钟声敲响还有12个小时的时候,从克里姆林宫传来一声惊雷——

  叶利钦总统宣布提前辞职,将总统权力移交给总理普京。

  这一消息不仅震惊了俄罗斯,也震惊了全世界。

  叶利钦执政的8年是不平静的8年,他的执政生涯是伴随着此起彼伏的下台呼声度过的。每当他面临难关、陷入困境时,每当他身体不适住院治疗时,俄罗斯总会发出震耳欲聋的喊声:“狼来了!”但喊声过后,人们又会惊奇地发现,“狼”没有来,叶利钦又奇迹般地站了起来。人们一次次地呼喊,一次次地信以为真,又一次次地大失所望。就在人们喊累了、听烦了的时候,就在人们最意想不到的时候,“狼”真的来了。

  1999年12月31日午后,叶利钦总统突然出现在国家电视台的屏幕上,向全国发表讲话。按照惯例,俄罗斯总统通常在新年钟声敲响前几分钟发表新年贺词,叶利钦此时出现令观众颇感意外。人们隐约感到,常有惊人之举的叶利钦又要有什么大动作了。

  电视上,68岁的叶利钦脸色显得有些苍白,表情看上去十分严肃,与讲台后装饰着新年树、俄罗斯白蓝红三色国旗和国旗上金黄色的“俄罗斯之鹰”图案等欢乐的气氛很不协调。

  他在讲台前顿了顿,随后缓慢而庄重地说:“今天,我最后一次作为俄罗斯总统向你们发表讲话。我已经决定,在即将过去的一个世纪的最后一天辞去总统职务……根据宪法,我在决定辞职时签署了把俄罗斯总统职权交给政府总理普京的命令。在未来三个月时间里他将是国家元首,三个月之后将举行总统选举。”

  叶利钦在解释自己的决定时说:“俄罗斯应该由有智慧、精力充沛的新政治家带入新世纪,而我已经执政多年,应该引退。当看到人们怀着极大的希望和信念在杜马选举中投新一代政治家的票时,我明白了,我已完成一生中主要的事业,现在俄罗斯永远不会回到过去,将永远前进,我不应妨碍这一自然的历史进程。”

  叶利钦声明,他不是因为健康原因而辞职的,他所以辞职是因为他已经做了所能做的一切。他说:“接替我的人是新一代人,是能够做得更多、更好的一代人。”

  面对这一声发生在俄罗斯世纪之交的“平地惊雷”,俄罗斯政界要人纷纷发表评论。

  外长伊万诺夫说:“俄罗斯新一代政治家近来表现出色,叶利钦总统把俄罗斯的未来交给他们完全放心,并相信他们能够积极履行自己的使命。”

  “团结”运动领导人、紧急情况部部长绍伊古说,叶利钦辞职是“一个为国家命运着想的勇敢的人所做的勇敢的决定,叶利钦总统表现出了一个伟大的革命家的风范。我们所有人都应当感谢这位强人,他保证了俄罗斯朝民主道路发展,并为俄罗斯的繁荣奠定了基础”。绍伊古重申:“我们过去、现在、将来都将支持普京。”……

3上一篇  
收藏 打印 推荐    
 
友情链接
 
现代快报版权所有 版权声明  | 投稿信箱 | 联系方式 | 网管信箱 | 广告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