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30版:争议爱
3上一版  下一版4  
PDF 版
· “门当户对”原来不是古老的成语
· 婚姻投资新论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2009 年 8 月 29 日 星期   重要律师声明
上一期  
 
下一篇4  
    论坛 博客 推荐  
“门当户对”原来不是古老的成语
  “门当户对”

  原来不是古老的成语

  责编:戎华 美编:时芸 组版:杨艳

  “门当户对”这四个字,从封建迷信时代走到现在,没想到,从被完全摒弃的谷底,重新被视为“金科玉律”!重提“门当户对”的,竟然就是曾最不以为然的、80年代生人的父母们,加上70年代生人的反思,令“门当户对”回潮得更快。

  当然,过去,“门当户对”主要指男女双方的家庭背景要相当。如今,它的内容已大为不同,它的意义不再局限在财富、势力的相当,而是延伸到双方家庭的生活经历、生活习惯、知识偏好、人生观、价值观及审美观等方面,这便是当前“新结婚时代”的“新门当户对”之说。(资料图片)

  爱

  价值观:有些落差越来越难复位

  现年35岁的吴涵和老公黄宇明结婚8年,两人通过工作结识。黄宇明比自己大三岁。吴涵说,虽然两人是自由恋爱,但婚前了解并不多。吴涵经营一家贸易公司,而老公黄宇明在一家酒店工作,好不容易能聚在一起吃个饭,也时常被客户的电话给占去一半时间。那时,黄宇明显得很通融。2001年国庆,在亲友们的祝福声中,两人走进了婚姻。

  婚后,吴涵提议黄宇明辞掉酒店主管的工作过来帮自己一起打理公司的业务。但黄宇明说,自己喜欢酒店的工作,而且也有发展空间。见老公这样执拗坚持,吴涵也只能作罢。从那之后,夫妻俩各忙各的事业。

  吴涵的公司经过几年的积累,生意是越做越大,而她一点也高兴不起来,因为她发觉和老公之间的距离也越来越远。自己的事业蒸蒸日上,把老公给比下去了,虽是夫妻,但已经同床不同路了。黄宇明经常能感到一种莫名的压力。吴涵试图让黄宇明进公司和自己一起奋斗,但他始终没“兴致”。

  “后来我们在孩子的学校附近买了房子,可能因为都是我拿的钱买的,他始终不愿意搬家,为了迁就他,自己只好两头跑。”吴涵有些无奈,如今夫妻俩一说话就“抬杠”,根本沟通不了。面对这一切,她不由想起“门当户对”四个字。“但似乎这又超越了传统意义的门当户对,而我们明明是夫妻地位或者说价值观念的不对位。”

  生活观:“城市娇娃”VS“农村精英”他妈

  徐茵和刘星是大学同学,刘星来自贫苦的农村,当爱情的火花迸发的那一刻,世俗的一切都显得微不足道,为了和刘星在一起,徐茵冲破了家庭的阻挠。

  婚后,两人暂住在刘星单位的职工宿舍。

  “2005年,我们开始计划买房子。由于刚刚工作,手头的积蓄并不多,我的父母给了我们很大的经济帮助。房子虽然不大,只有60平米,但对于我们来说,这就是我们幸福温馨的小家。”

  老公刘星是个极其孝顺的人,买了房子没多久,他就提出要把老家的婆婆接来住一段时间,徐茵虽然心中稍有迟疑,但是为了自己爱的人,她答应了。婆婆是个典型的农村妇女,在农村生活了一辈子,辛辛苦苦把儿子供养出来,进城享享福也是应该的。

  不久,婆婆来了。原来的二人世界变成了三个人。婆婆在农村生活惯了,在很多生活习惯上都不太适应。吃饭时把残渣吐在地上,随地吐痰,上了厕所不冲水,有时上厕所还不关门。“她不会用家里的燃气炉灶,所以也就没办法做饭,每天都是我和老公下了班赶紧回家做饭。中午也是如此。尽管这样,我也都包容了她,毕竟她是老公的母亲啊。这样过了一个多月,我们感到很累了,老公便送她回了老家。如此这般,婆婆每年会来住上一段时间。每当天气太热或太冷,老公都会把她接过来。”

  “后来,我怀孕了。因为我反应很强烈,吃不进饭,需要人照顾,婆婆便不来了。只是偶尔打电话问问是否做了B超,是男孩还是女孩,似乎孩子的性别比我的身体更重要。”这些小事,让徐茵有些纠结。

  那段时间一直是妈妈来照顾徐茵。“孩子生出来了,是个漂亮的女孩,老公非常高兴,而打电话给婆婆时,似乎听到的是婆婆的不悦。孩子5个多月大时她才来看了一趟,又声称自己身体不好,不能洗不能累,老公很忙,所以孩子还得我一个人带,还得给她做饭。她还总是瞅准时机旁敲侧击地跟我说再生一个之类的话,弄得我心里很烦。”

  审美观:“婆婆的打扮比我更时尚”

  用胡倩的话说,她和她老公王梦成的相识、相爱或许就是一场美丽的错误。2007年5月, 22岁的盐城女孩胡倩在表姐的推荐下,顺利成为一名专柜营业员。漂亮的胡倩正因这样的“机遇”嫁了个有钱人家,认识了现在的老公王梦成。

  “农家女”飞上枝头变“凤凰”。在外人看来,胡倩有福气,嫁了个好人家,将来有享不尽的“荣华富贵”。但身处门庭深处的胡倩并不以为然;胡倩说,自己的父亲是一个普通的退休工人,上有哥哥姐姐,家庭经济状况很一般。而老公王梦成是高干子弟,且是独生子女。婆婆是医院里的主任医生,公公是机关干部。

  “自从嫁入他们家后,不仅没有快乐可言。相反有一种说不出的压抑。或许因为和老公的层次相差太多,老公学历高工作也好,而自己只是高中毕业后的打工妹。虽然老公没这么说,但自己处在这样的家庭氛围中就能感受到自己的‘档次’。”

  生活中,胡倩只能做“听众”,无权发言。偶尔插上一句,婆婆就会说:不懂就少说,别叫人笑话。婆婆甚至不喜欢胡倩在他们家做任何事,洗碗怕她打了,做卫生嫌她做不干净,甚至连晒衣服都不愿意和她的放在一起。

  “由于小时候的生活习惯,自己崇尚简单方便就好,所以在选择衣服方面比较喜欢简单普通和价位适中的那种。因而周围的邻居阿姨说我和婆婆像是姐妹。甚至说婆婆打扮得比我更年轻时尚。平日里更没少遭到婆婆的数落,说我眼光落后,又如何如何土气。说和她儿子出去,会丢她儿子面子之类的话。”对此,夹在中间的老公王梦成面对他妈妈的“真理”,通常是无言以对,也只能背地里安慰胡倩。胡倩心想,总不能为这些小事就离婚吧,只好将就着过下去。

  “现在,我和老公搬出来住了,对于我来说,他的那个家,真是‘庭院深深’,我无法融入他们的生活里。或许就因为我出身贫寒,或许就因为我没有学历。”如今,胡倩常常在想,如果真有下辈子一说,她一定找个门当户对的人家,找个能够从感情上接纳她的婆婆,再也不去“攀高枝”了!她终于感受到“高处不胜寒”的意味了。

  争议焦点

  幸福婚姻

  取决于“门当户对”?

  甲方

  我周围“门不当户不对”的多半不幸福。

  我们每一个人都带有自身的条件和资源,比如:外表、年龄、身材、工作、经济、家庭、教育程度等等。当男女双方的综合条件达到一种平衡时,才容易彼此接受对方。如果大学毕业找个初中文凭,白领找个民工……这样的情况不是没有,但是极少,因为这种不平衡存在着潜在的不稳定。高宁畅 41岁

  乙方

  我个人觉得,门当户对,只是婚姻的一种模式。现在的社会,爱情已经和过去不一样了,门当户对也好,门不当户不对也好,都可能产生爱情,拥有美满婚姻,也都可能离婚,都可能遭遇小三、小四、小五。婚姻不需要门当户对,但人们的观念要门当户对。也就如同两个人在别人看起来再般配,而在一起没有感觉一样。这样的婚姻再门当户对,也不会幸福的。说深入些,夫妻性生活的不和谐都会影响婚姻质量。那就更不能说:“婚姻是否幸福,是门当户对所决定的了。”miki 28岁

  丙方

  只能说,门当户对是一个参数 ,有这个参数的人成功率稍微比没有的人高一点点。

  我认为门当户对不一定会那么幸福。我是个单身,对待爱情的认识,也许还不足,有些朋友认为只要有钱就可以拥有更多的,可是,恋爱分手的人和很多离婚人,他们本来是门当户对,又为什么会分离呢?婚姻的幸福需要相互理解宽容、相互支持,最重要的是价值观念的相近,只有这样,生活观念才会相容,生活习惯才减少差异,生活才和谐。吴芝颖 30岁

  丁方

  如果两个人凭自己的能力在远离父母的城市或者国度生活,全部不要父母的支持,那么就是一个是盖茨的女儿,一个是农民的儿子,只要他们相爱,他们互相包容,他们一样幸福。因为他们的生存环境相对单一。

  换言之,两人就生活在自己父母身边,自己也没有独立的能力,处处要靠父母帮着,撑着,那他们还是门当户对的好,因为他们的生存环境复杂,不是仅仅由恋爱的两个人说了算,会牵牵扯扯了双方两个家庭的太多东西。

  孙娜 24岁

  如果说能和“情投意合”并且“门当户对”的人相爱结婚固然很好,对于婚姻而言,“门当户对”可以作为一种择偶的模式和参数,但这绝对不是惟一的标准。而对于夫妻之间,人生观和价值观才是打造幸福婚姻的基本要素。从情感上来说,要是“爱人”;从生活观念上来说,要是“同志”。“志同道合”更重要不是吗?所以我们应该提倡这个新概念,它比“门当户对”要有可行性得多。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友情链接
 
现代快报版权所有 版权声明  | 投稿信箱 | 联系方式 | 网管信箱 | 广告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