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2版:完全披露
3上一版  下一版4  
PDF 版
· 意黑手党阴盛阳衰“教母当家”
· “蜗居诗人”:心在斗室飞翔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2009 年 8 月 26 日 星期   重要律师声明
上一期  
 
3上一篇  
    论坛 博客 推荐  
“蜗居诗人”:心在斗室飞翔

  何英明每天只能躺在床上,但他笑对命运,坚持诗歌创作。

  因为病魔缠身,他自幼不能跑,20岁时再也不能走,年轻的生命禁锢在10平方米的房间里。

  但他内心充满对生命的敬畏和热情,他画画、写诗。37年来,他的诗作频频发表并获奖,还被称为“蜗居诗人”……

  日前,重庆万州区望江路坡4号1单元1楼,一简陋的民房门户大开。室内,何英明和80多岁的父亲拼命摇着蒲扇。

  床头凳子上的电话突然响起,何英明颤抖着拿起电话:“你好,我就是何英明!你也是残疾人?想要那本《生命之歌》?好啊,我送你一本!你让人到我家来取……”

  半晌,何英明才放下电话,擦了把汗,很兴奋。《生命之歌》是他不久前出版的诗集,他没想到会受到那么多人喜爱——其实,何英明根本不知道聊了半天的电话是谁打的,只知道对方是个残疾人,跟自己一样行动不便,从朋友那里看到《生命之歌》后,很受启发,于是辗转联系到他。

  躯体残疾了,我也不哭泣

  月亮残缺了/它不哭泣/依旧转旋太空/将银辉洒向大地//树木弯曲了/它也不哭泣/依旧扎根土壤/给大地增添生气//躯体残疾了/我也不哭泣/紧扼命运的咽喉/书写人生的壮丽

  ——摘自何英明诗集《生命之歌》

  何英明,万州区人,今年57岁,靠低保生活。37年来,他一直在这间10平方米的小屋里度过。

  何英明说,自己的生命,首先是一首悲怆的歌。

  从记事起,何英明就知道自己不能像同龄人一样跑和跳。六七岁,同龄孩子大多背着书包蹦跳着上学时,父母发现小英明大、小腿变得一样粗,走路也越来越吃力。

  上学时,别人只走10分钟的路,何英明得绕开陡梯,走半小时以上。好不容易读完初一,何英明再也没力气爬上学校那高高的梯坎,只得辍学在家。

  直到这时,何英明才知道自己患上罕见的假肥大性进行性肌营养不良症,全身肌肉要逐渐萎缩。医生说,“这病很多人难活过20岁……”

  “前途黑暗,人生没有一丝希望!”当时,何英明不知道哭了多久。也许是哭累了,也许是骨子里的倔强,何英明擦干了眼泪:“既然还没死,就要好好活下去,不能哭着浪费活着的每一天!”这巨大的转变,他只用了三天时间,何英明自己也感到吃惊。

  没有坚硬的翅膀,我也要奋力地飞翔

  没有肥沃的土壤/我也要顽强地生长/学那沙漠中的红柳/战胜风沙与荒凉//没有坚硬的翅膀/我也要奋力地飞翔/学那天空中的云朵/追寻梦中的太阳

  ——摘自何英明诗集《生命之歌》

  那时,何英明还可以拄着拐杖勉强行走。不上学了,第一件事就是找工作。

  一天,何英明在街上看到有人在画展上卖画,别人坐在那里只需动动手,花鸟虫鱼就栩栩如生变成钱。何英明想到学画画。

  何英明找出家中小人书,整天把自己关在家里临摹。半年后,他画技大增,自己用西游记里的人物画了一副扑克,让邻居小孩羡慕不已。之后,不断有待嫁姑娘找他在门帘、枕套上画山水绣花底纹。

  就在何英明做着“画家梦”时,病魔又一次缠上他:20岁时,肌肉萎缩程度加重,不仅拄着拐杖无法行走,上肢甚至无法抬起,画画时握笔的动作都难以完成。

  自那时起至今的37年,何英明几乎没离开这10平方米的卧室,生活全靠亲人照顾。

  不能走动,不能画画,难道整天躺在床上等死?万念俱灰时,何英明虚弱的双手触到床头那本《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他想起保尔,又改变主意:“虽然不能画画了,但我的脑子还在转,手还能写字,可以写点东西!”

  本就喜欢文学的何英明找来各种诗歌杂志学习,一头扎进诗歌的海洋。

  我奋力地飞呀,始终朝着理想指引的方向

  我是一只生命的小鸟/飞翔在人生的茫茫穹苍/虽然有多少病/可我从未停止过飞翔/阴霾,总是将我缠绕/风雨,总是把我阻挡/我奋力地飞呀/始终朝着理想指引的方向

  ——摘自何英明诗集《生命之歌》

  接触诗歌一年后,何英明鼓起勇气给当地一家报社寄去自己的短诗《塔吊》。没想到,几天后,报社不仅发表了他的处女作,还一并刊发了他寄给编辑的附言:“我是一位身患‘假肥大性进行性肌营养不良症’的残疾人,已整整18年没出过一次家门……我想,人生不管处境如何,都要奋力拼搏,拼搏到底!”

  半个月后,何英明又有了第二次惊喜:当地报纸第二次出现了自己的名字——一位读者来信称,读完何英明的附言,对他的身残志坚充满敬意。何英明的事迹鼓励了自己,好多以前迈不过的坎都一迈而过了。

  把那封短短的读者来信读了一遍又一遍,何英明哭了——活了这么多年,第一次觉得自己对别人还是有用的!

  何英明顿时变得阳光起来——身体有残缺,为啥不能充分利用大脑?他把诗歌写作当成了自己毕生事业。这些年来,何英明写作诗歌1000余首,不仅频频发表,还在星星诗刊社主办的“全国文学艺术作品大赛”等比赛中获奖。他也被称为“蜗居诗人”,在圈内小有名气。

  何英明的事迹感动了许多人,去年,在好心人帮助下,何英明出版了自己第一部诗集《生命之歌》——每个人的生命都是一首歌,有的激昂有的舒缓,有的高亢有的低沉,有的悲壮有的甜美,但不管是哪种旋律,“只要活着,只要在歌唱,就是一种胜利!”据《重庆晚报》

3上一篇  
收藏 打印 推荐    
 
友情链接
 
现代快报版权所有 版权声明  | 投稿信箱 | 联系方式 | 网管信箱 | 广告服务